跳转到内容

缓释剂/安慰剂/反安慰剂

来自维基教科书,开放世界中的开放书籍
(重定向自 Lentis/Placebos)

安慰剂 (拉丁语:我将取悦) 和安慰剂效应依赖于并本质上是某种程度的错误信息或欺骗,导致患者或受试者感知或实际改善,而这种改善在没有欺骗的情况下原本不会被观察到。例如,糖丸只有在人们相信这些丸具有客观医疗价值时才有效。

在本 Lentis 章中,我们将探讨安慰剂和社会相互影响的方式。虽然安慰剂效应在许多应用中都可以观察到,但为了本章的论述和局限性,我们将把研究范围限制在医疗应用。 替代医学信仰治疗酒精药物磁疗 只是安慰剂效应对社会的影响方式的众多应用中的几个例子,这些影响方式通过消费和营销来塑造社会,可以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反安慰剂 (拉丁语:我将伤害) 的主题,也就是安慰剂的对立面,也是一个有趣的讨论,因为通常这些效应就像安慰剂一样,对患者来说可能以强大的不可预测的方式发生。


用途

[edit | edit source]

疗效

[edit | edit source]

治疗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自主反应、特异性反应和有意义的反应。自主反应是人体自然的 免疫反应,特异性反应是对药物治疗的反应,有意义的反应是情境反应[1]。正如后面描述的那样,品牌名称会影响治疗过程。当患者能够识别药物并了解其工作原理时,会产生更大的积极效果。治疗过程的这一部分归因于患者的态度和对药物的理解。

药物开发

[edit | edit source]
四种安慰剂

安慰剂在药物开发过程中最常被使用。根据 FDA[2],对药物的全面调查必须包括“与对照组的有效比较”。正如前面所述,安慰剂是模拟活性药物但没有医疗价值的惰性物质。因此,它们对于在整个药物调查过程中维持对照组至关重要。此外,参与者应随机分配到特定治疗组,实验应为双盲实验,即研究人员和参与者都不知道哪个组接受活性药物,哪个组接受非活性安慰剂[3]。这种类型的研究被称为 随机对照试验[1],可以防止 观察者期待效应,即研究人员可能无意中对特定结果产生的偏见[4]。在此测试阶段,药物必须在至少两次试验中显示出比安慰剂更好的效果。通常,许多药物未能产生比安慰剂更大的效果,并从药物开发中撤回。这被称为跨越无效边界[5]

社会影响对安慰剂效应

[edit | edit source]

有几个因素会影响安慰剂的成功率,包括成本、颜色、数量、给药方法、品牌名称和地理位置。

成本

[edit | edit source]

杜克大学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与服用更便宜的安慰剂相比,人们更有可能在服用更昂贵的安慰剂时产生积极反应[6]。这支持了这样一种文化观念,即更昂贵的东西更好或更有效。

颜色

[edit | edit source]

辛辛那提大学进行了一项研究,重点关注不同颜色安慰剂的效果[7]。在这项研究中,一组接受了蓝色安慰剂片,另一组接受了粉色安慰剂片。他们被告知一种药丸会增加嗜睡,而另一种药丸是兴奋剂。66% 服用蓝色药丸的参与者感到更困,而 26% 服用粉色药丸的参与者感到更困。药丸的颜色和引发的反应之间存在明显对应关系。蓝色是镇静剂,黄色是抗抑郁剂,红色是兴奋剂,绿色是抗焦虑剂,白色是抗酸剂[5]

数量

[edit | edit source]

除了颜色之外,药丸的数量也会改变安慰剂效应的大小[5]。在辛辛那提大学的研究中,参与者接受了相应颜色的药丸,要么是一粒,要么是两粒。接受两粒药丸的人比接受一粒药丸的人有更大的反应。正如成本一样,越多越好。

给药方法

[edit | edit source]

密西西比大学得出结论,注射药物远胜于口服药物。即使注射安慰剂也比口服活性药物更有效[8]

泰诺 Extra Strength 和泰诺 PM

品牌名称

[edit | edit source]

一项由 Braithwaite 和 Cooper 在英国进行的关于缓解头痛的研究[9] 最好地说明了品牌名称的影响。在这个实验中,有四个组。A 组接受了标有止痛药的安慰剂,B 组接受了标有品牌名称的安慰剂,C 组接受了标有止痛药的阿司匹林,D 组接受了标有品牌名称的阿司匹林。结果表明,阿司匹林的效果优于安慰剂。然而,在比较 A 组和 B 组(两组都接受了安慰剂)时,标有品牌名称的安慰剂的效果远远超过了标有止痛药的安慰剂的效果。

医生-患者互动

[edit | edit source]

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互动会极大地改变对任何医疗治疗的看法。这对安慰剂的使用尤其如此。

医生意识

[edit | edit source]
在一个测量安慰剂对拔智齿效果的实验中,对患者和医生进行了观察[10]。研究中使用了叫做芬太尼的止痛药。医生被告知由于并发症,该药没有按预期效果起作用。一周后,医生被告知该药已修复。在这两种情况下,芬太尼实际上都是安慰剂。然而,在医生“知道”该药无效的第一个研究中,患者的疼痛远大于医生“知道”该药有效的第二个研究中。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医生对药物的了解会导致患者产生反应,而两组都不知道这种情况。

医生诊断

[edit | edit source]
此外,诊断会改变安慰剂的效果。在一项研究中,一组患者接受了“积极”咨询,而另一组患者接受了“消极”咨询。虽然两组都接受了惰性药物,但接受了积极咨询的组的改善率为 64%,而接受了消极咨询的组的改善率仅为 39%[11]
针灸1-1

患者知识

[edit | edit source]

患者的知识和教育通常会导致预期结果。针灸是一种稳定气的知名疗法。它有时在手术后用于防止麻醉引起恶心。在患者不知道使用的情况下,针灸不起作用。但是,当参与者了解该程序并对该技术有良好的基础理解时,结果是成功的[1]。因此,患者必须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才能完全体验其效果。

地理

[edit | edit source]
ZODIAQUE 亚洲-中国

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医疗程序和诊断比其他国家更常见。例如,美国经历了许多其他地区没有的病毒感染[1]。“华裔美国人,而不是白人,如果他们的疾病和出生年份符合中国星相学和医学认为的不祥之兆,其寿命会明显短于正常水平(1.3-4.9 年)”[12]
在世界不同地区测试的药物产生了不同的结果。例如,一种治疗溃疡的药物在法国进行了测试,用药组的阳性结果为 76%,安慰剂组的阳性结果为 59%[13]。然而,当相同的药物在巴西进行测试时,用药组的阳性结果为 60%,而安慰剂组的阳性结果仅为 10%[14]

伦理问题

[edit | edit source]

由于安慰剂效应依赖于对患者体验的欺骗和错误信息,安慰剂效应本质上难以控制,如果应用不当,可能会产生严重的伦理后果。“安慰剂悖论”也是一个有趣的伦理问题;欺骗患者可能是不道德的,但使用无法治愈疾病的治疗方法也是不道德的[15]。此外,许多公司从向公众出售安慰剂中获利,这引发了人们对那些实际上没有活性成分的物质的广告和分销监管的质疑。

安慰剂在医学中的应用

[edit | edit source]

NIH 的一项调查表明,超过一半(57%)的普通医生定期开具安慰剂[16]。然而,没有记录显示医生故意为需要手术或类似侵入性治疗的中度到严重健康威胁开具安慰剂[16]

开具安慰剂可能会破坏医生-患者关系,并侵犯患者的自主权。有时,医生可能会错误地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并在患者需要实际药物时开具安慰剂。另一方面,患有各种程度疑病症的人会产生虚构的疾病和症状,这些疾病和症状只需要安慰剂就能治愈,而给他们开具实际药物可能会危害他们的健康。

安慰剂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edit | edit source]

在某些临床试验中,研究人员实施安慰剂对照研究,其中对照组接受模拟治疗。这些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控制安慰剂效应来确定药物的有效性。这消除了研究的积极结果仅仅是安慰剂效应的结果,而不是实际活性药物成分的有效性的可能性。安慰剂对照研究的使用已成为标准做法,监管机构甚至不会批准药物的使用,除非其有效性被证明大于安慰剂或根本不治疗。 生物医学和行为研究人类受试者保护国家委员会 伦理委员会批准了这些试验中安慰剂的使用,即使研究人员知道安慰剂预计不会是最优治疗方法。

1980 年哈佛医学院进行的一项研究[17]旨在测试阿司匹林预防心肌梗塞或心脏病发作的有效性。在一项 2x2 析因研究中,一组接受了活性阿司匹林和活性β-胡萝卜素,一组接受了阿司匹林安慰剂和活性β-胡萝卜素,一组接受了活性阿司匹林和β-胡萝卜素安慰剂,最后一组接受了两种化合物的安慰剂。受试者提交血样并填写半年一次的问卷,研究人员跟踪了样本中的死亡和健康并发症。9 年后,发现活性阿司匹林使心脏病发作减少了 44%,阿司匹林安慰剂对照组被撤下安慰剂,并在研究的剩余时间里服用阿司匹林。如果哈佛的研究人员允许研究继续进行,他们会获得更完整和统计上更稳健的数据,但他们选择在定期服用活性阿司匹林具有有益健康后果变得清晰时,删除实验的受控部分。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2009 年,威斯康星州的一对夫妻因其 11 个月大的女儿的二级过失杀人罪被判处 6 个月监禁[18]。该女婴患有未被诊断但可治疗的糖尿病,这对夫妇没有寻求医疗救治,而是选择为女儿祈祷,因此成为她最终死亡的帮凶。虽然关于祈祷治疗医疗状况的有效性存在争议[19],但法院裁定,这对父母的行为疏忽到足以构成判处监禁。不幸的是,在世界各地都有类似的案例。

这些案例代表了安慰剂效应无法以任何研究建议的方式发挥作用的情况;这些患者太小了,无法有意识地知道自己正在服用药物,并且不出所料,他们的症状没有显示出任何改善的迹象。这些案例中的成年人因使用已知的安慰剂治疗而被追究责任和处罚,尽管他们实际上相信各自方法的效力。这与同意成年人自行选择追求非传统治疗而不是现代医学,最终遭受严重伤害或死亡的案例形成对比[20]。不太可能所有因抛弃现代医学而选择未经证实的治疗而死亡的人都是相信替代治疗无效而死亡的。然而,除了少数例外,还没有任何顺势疗法或传统非医生治疗师因这些死亡或伤害而被判处监禁。判处监禁或罚款的案件是明确涉及严重疏忽[21][22]或治疗师的欺诈行为的情况。

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监管任何类型的健康产品的索赔和广告类型。但是,它优先监管声称能治愈癌症或艾滋病等严重疾病的无效或未经证实的产品[23],这些产品可能对公众健康构成更大的威胁,因为它们可能会欺骗人们不使用已知的可靠治疗方法。许多形式的非传统医学,如顺势疗法药物、磁性手环以及草药和补充剂,即使没有科学证据支持其说法,也被允许就一般健康和疼痛缓解做出广泛的声明。

很明显,我们并不完全了解安慰剂是如何运作的。我们确实认识到它对人们的影响力很大,在将具有安慰剂效应的技术应用于社会时,我们应该谨慎行事,并保持良好的道德判断。说谎也许总是错误的,但安慰剂效应清楚地表明,说谎可能对社会更有益。


Clipboard

待办事项
安慰剂(和 nocebo)是如何运作的现在已经完全了解了,因为大多数可能的函数。查看维基教科书催眠,并将部分内容从那里合并到此处,并从此处合并到那里关于涵盖此主题的部分。


什么是 nocebo 效应?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nocebo(拉丁语,意为“我会伤害”)一词最早由 Walter Kennedy(1961 年)描述,指的是安慰剂(拉丁语,意为“我会取悦”)一词的反义词。从广义上讲,安慰剂是一种物质(惰性或活性),它对受试者产生有益的效果——因为受试者相信/预期它会产生这种效果(Stewart-Williams & Podd,2004 年)。因此,nocebo 可能会对真实或模拟治疗产生不良反应。nocebo 这一词通常与非特异性副作用互换使用;症状是 个体的,并且不依赖于所施用的药物剂量(Barsky 等人 2002 年)。Kennedy(1961 年)还指出,nocebo 反应不应该与真正的药理作用混淆;nocebo 效应完全由受试者/患者产生。因此,并非所有服用活性药物后出现的症状/副作用都可以归因于药物。这对医学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药物不良副作用通常会导致终止医学治疗(Barsky 等人 2002 年)。


哪些主要因素介导 nocebo 效应?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根据 Barsky 等人(2002 年)的一篇综述,nocebo 效应的主要心理机制尚未完全了解,但似乎与潜意识条件反射和有意识预期等因素有关。个性因素也值得注意,将在后面的部分中描述。先前有过药物不良副作用经历的患者可能会在以后被条件反射地体验到类似的副作用。Liccardi 等人(2004 年)表明,先前药物不良副作用经历与未来 nocebo 反应率升高有关。他们的研究针对的是 600 名有药物不良副作用史的受试者;27% 的受试者出现了非特异性的不良副作用。如果患者阅读了药物附带的冗长副作用清单,或者回忆起其他人药物不良副作用经历,他们也可能会预期不良副作用(Barsky 等人 2002 年)。根据 Enck 等人(2008 年,第 195 页)。“似乎不存在仅一种心理生物学机制,可以解释一般安慰剂和 nocebo 现象。不同的机制似乎存在,通过这些机制,安慰剂和 nocebo 反应在不同的疾病和实验条件下被引导。” Benedetti 等人(1997 年)的一项研究表明,神经肽胆囊收缩素在介导 nocebo 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人员在报告轻度术后疼痛的患者中诱发了 nocebo 反应。患者同意将疼痛加重 30 分钟,然后他们被给予盐水溶液(不会影响疼痛),并被告知它会加重疼痛。当给予非活性盐水时,出现了 nocebo 反应。然而,如果将胆囊收缩素拮抗剂普鲁米特添加到盐水溶液中,则 nocebo 反应消失。研究人员得出结论,胆囊收缩素介导了疼痛增加/nocebo 反应,这可能是由胆囊收缩素引起的焦虑增加造成的。其他研究人员(如 Kim 等人 1998 年)也强调了胆囊收缩素在焦虑中的作用。


nocebo 效应是一种经常发生的现象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nocebo 现象在医学试验和治疗中都是一种常见现象:Turner 等人(1994 年)表明,在安慰剂试验中,健康志愿者发生药物不良副作用的总发生率为 19%。该研究是对 109 项双盲药物试验的回顾。Benedetti(2009 年)对预期在医学治疗中的作用进行了广泛概述,并且关于此事的经验发现被认为是可靠的。根据 Mondaini 等人(2007 年)的一项研究,被告知前列腺药物性副作用的患者,报告的性功能障碍比那些没有收到此类信息的患者高。Hahn(1997 年)表明,负面预期的明显影响;80% 的受试者(住院患者)被给予糖水并被告知该溶液会诱发呕吐,随后出现呕吐。在 Schweiger 等人(1981 年)的一项著名研究中,研究人员将“不存在的”电流通过学生参与者的头部。70% 的学生随后报告头痛。这些经验说明表明,副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信念和预期。在大多数情况下,nocebo 效应似乎是轻微的和短暂的,但已报告了严重病例。Cannon(1942 年)描述了一种他称为“巫毒死亡”的现象。这似乎是一种导致死亡的 nocebo 效应;一个被施加魔法的人在不久后死亡。没有发现器质性原因。Cannons 的工作确实增加了我们对负面预期引起的极度压力如何导致(致命)疾病的现代理解。


导致 nocebo 效应的性格因素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神经质的人格特质似乎在负向安慰剂易感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神经质,或称负性情感性,是指人格的一个维度,包含持续的负面情绪,如悲伤、焦虑、内疚和愤怒。此外,神经质还与认知和行为特征有关,例如自卑、沉溺和不安全感(Digman,1986)。值得注意的是,神经质指的是正常个体差异,并不意味着精神疾病诊断。神经质是公认的“五大”人格理论中包含的一个维度,被认为是一个随着时间推移而稳定的基本特质(Costa & McCrae,1987)。神经质似乎是负向安慰剂效应的一个明确预测因子(Davis,1995)。Costa & McCrae(1985)也观察到,神经质与患者报告的症状数量有关。Mills(2006)比较了内向性、神经质和精神病的测量指标,发现容易受到负向安慰剂效应影响的个体在神经质指标上的得分明显更高。Rief 等人(2006)认为,神经质与将一般身体症状归因于药物副作用等原因的倾向有关。因此,负向安慰剂效应可以解释为对已存在的身体症状的重新评估。Khosla 等人(1992;引自 Barsky 2002)发现,在为期三天的研究中,236 名健康志愿者(未服用药物)中有 73% 报告出现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是疲劳、头痛和注意力难以集中。因此,当患者开始服用药物时,各种正常/日常症状很容易被归因于药物。将负向安慰剂效应与焦虑(神经质的关键组成部分)联系起来的研究正在稳步增加:一项针对正常健康研究志愿者 (NHRV) 进行的研究表明,那些焦虑分数较高的人在服用药物后比那些焦虑分数较低的人表现出更多的负面副作用(Tishler 等人,2005)。Uhlenhuth 等人(1998)表明,不得不改变用药方案的焦虑患者经常会产生焦虑症状,并随后将其归因于药物;这种倾向在易于躯体化的患者中更为明显。负面情绪对疼痛的影响已经成为众多研究的主题(例如 Wiech,2009)。负面情绪和情绪会导致疼痛或加重现有的疼痛(Barsky & Klerman,1983)。医生观察到,焦虑患者报告的副作用通常与焦虑本身的症状相似;例如,心动过速、呼吸困难和出汗(Ferguson 等人,1993)。Barsky 等人(1999)指出,倾向于躯体化风格与非特异性副作用的经历增加有关。“躯体化风格包括:疑病症态度、躯体放大(倾向于普遍地体验身体感觉,包括非病理性身体不适和正常生理感觉——作为有害、令人警觉和异常)、身体吸收(深度参与感官和想象事件)以及躯体化(倾向于报告医学上无法解释的症状)。”(Barsky 等人,1999,P.397)。Barsky 等人(1988)报告称,放大与抑郁、焦虑和敌意的测量密切相关。

乐观/悲观的人格方面似乎也与负向安慰剂现象有关。尽管悲观与负面情绪的其他方面(尤其是抑郁症)相关,但它也可能包含一些不同的成分(John 等人,2008)。因此,这个方面将与神经质分开进行探讨。Geers 等人(2005)进行了一项研究,将乐观者和悲观者随机分配到三个不同的组别。在第一组中,受试者被给予一颗药丸,并被告知它会让他们感到不舒服(欺骗性预期组)。第二组,受试者被告知药丸会让他们感到不舒服或它是一种惰性物质(条件性预期组)。最后一组被告知他们将得到一颗无效的药丸(对照组)。结果表明,当悲观者被给予欺骗性预期时,他们比乐观者更有可能表现出负向安慰剂效应,但在给予条件性预期时则不然。因此,研究人员得出结论,当个人被给予欺骗性预期而非条件性预期时,乐观/悲观变量与负向安慰剂效应有关。这一发现意味着,在负向安慰剂效应方面,人格和情境变量之间存在相互作用。随后的研究 (Geers 等人,2007) 显示了乐观与对安慰剂效应的反应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同一项研究还表明,随着乐观的增加,负向安慰剂效应减弱。


负向安慰剂效应与性别和年龄的关系

[edit | edit source]

性别和年龄对负向安慰剂效应的影响也是研究人员关注的主题,但研究结果并不牢靠,需要更多研究(Rief 等人,2008)。最早提出女性报告更多副作用倾向的人是 Green(1962)。据他所说,副作用症状的多样性和频率在女性中更高。对使用抗抑郁药的临床试验的回顾表明,女性报告的非特异性症状略多于男性(Casper 等人,2001)。Klosterhalfen 等人(2008)发现,女性对条件化的负向安慰剂反应更强,而男性更容易表现出由于预期造成的负向安慰剂反应(但程度较低)。一项意大利研究(Liccardi 等人,2004)也发现女性的负向安慰剂倾向更高。30% 的女性报告了负向安慰剂反应,而男性参与者中只有 19% 报告了这种负面反应。Spriet(1977)对私人执业医师进行了调查,发现女性报告的副作用更多:(15.2%)相比之下,男性为(11.9%)。Strohle(2000)报告了诊断为惊恐障碍的女性患者中负向安慰剂反应增加。Pennebaker(1982)展示了一个有趣的性别差异。非特异性症状报告中的一个中介变量是症状测量的时间范围。只有在回顾性地测量症状时,才会发现女性比男性报告更多症状。当要求参与者评估他们当时正在经历的症状时(即通过使用症状清单),没有发现性别差异。据 Gijsbers 等人(1996)称,女性在负性情感性测量指标上的得分高于男性。Watson 和 Pennebaker(1989)发现了负性情感性与报告躯体症状之间的联系。相关性范围为 0.4-0.53。因此,这些研究结果可以作为女性负向安慰剂倾向加剧的间接指标。也许支持女性报告更多副作用倾向的最强“证据”是在 Passalacqua 等人(2002)进行的一项研究中发现的。他们发现,72% 的女性受试者报告了非特异性不良副作用。少数研究表明,老年人更容易出现负向安慰剂效应。Rosenzweig 等人(1993)回顾了 109 项双盲安慰剂研究,包括 1228 名健康志愿者,发现老年人中报告的不良副作用发生率明显更高。另一项能够显示报告负向安慰剂效应的年龄差异的研究是由 Spriet(1977)进行的。根据这项研究,30 岁以下的患者中有 10.5% 报告了副作用,而 80 岁以上患者的比例上升到 16.3%。然而,Costa & McCrae(1985)指出,表明疑病症在老年人群体中更为突出的数据可能令人困惑,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健康问题增多是自然现象。此外,研究人员建议,在解释健康问题(如非特异性症状)时,稳定的特质,例如神经质,比个人的年龄更有用。此外,McCrae & Costa(1982)发现,神经质(以及因此报告非特异性副作用的倾向)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另一项研究 (Amanzino 等人,2009) 也得出结论,在报告非特异性副作用方面,年龄不是一个相关的变量。总之,各种因素都会导致负向安慰剂现象;包括情境因素和特质因素。将负向安慰剂易感性与神经质的人格特质联系起来的研究被认为是可靠的。诸如悲观和倾向于躯体化风格等因素与非特异性副作用的经历增加有关。实证文献表明,女性更容易出现负向安慰剂反应,但表明年龄影响的研究结果是推测性的。


处理/改善负向安慰剂反应的建议

[edit | edit source]

众所周知,药物的一些益处可以归因于安慰剂效应,而一些非特异性不良效应可以归因于负向安慰剂效应。因此,在服用活性药物时,一些患者可能会报告令人困扰的副作用,因为他们的人格特点或情境的性质导致了这种情况。负向安慰剂效应在医学上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会导致患者不遵守医疗治疗(Barsky 等人,2002)。

治疗医生必须意识到潜在的负向安慰剂反应,而不应立即将非特异性不良症状归因于药物的药理作用。根据 Rief 等人(2006)的说法,高达 50% 的停止药物治疗的患者可能是由于负向安慰剂现象造成的。因此,意识到潜在的负向安慰剂反应会影响医生决定是否继续/停止治疗。Barsky 等人(2002)建议,如果症状特别模糊,或属于典型的“日常生活症状”,医生应格外怀疑负向安慰剂反应。这些模糊的日常症状通常包括疲劳、头痛、注意力不集中和恶心。此外,如果患者有不良副作用的病史,或过度担心药物治疗,并且似乎预期出现负面副作用,医生也应怀疑负向安慰剂反应。

为了减少非特异性副作用的发生率,Barsky 等人(2002)建议医生在治疗时应考虑患者的个人特征,例如神经质和躯体化倾向,并为这些“风险”患者提供额外帮助,以帮助他们理解、忽略或忍受这类非特异性症状。事先询问患者之前使用药物的经历也是值得推荐的,并提醒患者,期待副作用会导致副作用的发生(自我实现预言)。Evans(2003)建议医生可以通过强调副作用是药物起作用的标志,帮助患者从积极的角度重新解释副作用。很明显,容易出现安慰剂效应的患者(例如有情绪障碍和焦虑症史的患者)需要得到额外的关注和照顾。焦虑的患者通常对潜在的危害非常敏感,副作用可能对这些患者的控制感构成重大威胁。Flaten 等人(1999)提醒医生注意他们向患者介绍药物的方式。如果治疗医生预测副作用,安慰剂效应更有可能发生。Myers 等人(1987)也证明了这一点,他们观察到,被告知阿司匹林常见副作用的受试者,报告副作用的可能性几乎是其他人的三倍。正如之前提到的,期待特定类型的副作用和出现安慰剂效应之间的关系,已被许多研究人员证实;例如 Amanzino 等人(2009)、Mondaini 等人(2007)、Benedetti 等人(2003)和 Hahn(1997)。因此,医生在向患者介绍潜在药物时应非常谨慎。在告知患者预期副作用的伦理义务和减少安慰剂效应的预期之间取得最佳平衡非常重要。然而,在识别最有可能出现安慰剂效应的患者(例如,容易出现神经质的患者)和过度概括之间取得平衡是十分微妙的。除了咨询医学文献和对药物的临床经验外,将患者因素“放在脑后”可能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一些研究人员(例如 Varga,2001)指出,医生和护士等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可以通过更加关注个体患者,以及更加注意他们沟通的方式,在更大程度上预防非特异性副作用。许多患者在看医生或去医院时往往会感到焦虑和担忧加剧。这种状态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意识改变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患者更容易接受暗示;包括积极和消极的暗示(Varga,2011)。医疗专业人员每天都在使用暗示性沟通——但大多数人甚至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在治疗关系中使用的词语和我们构建句子的方式确实会影响身体过程。随意带有负面色彩的评论和善意的建议有时会对患者造成非常负面的影响(Bejenke,2010,引自 Varga,2011)。重构是一种暗示性沟通策略,它提供了一种不同的、积极的解释。正如之前提到的,Evans(2003)建议将副作用解释为好事:仅仅是药物起作用的标志。为了使暗示性沟通发挥作用,必须在医生和患者之间建立起融洽的关系。根据 Hall(2009;引自 Varga,2011)的观点,当医生发表更多积极的言论,表现出尊重和“热情”的态度,表现出专心致志,并且不打断患者时,患者与医生的融洽关系会更高。此外,称呼患者的姓名也是建立融洽关系的重要因素(人们可能认为这显而易见,但事实似乎并非如此!)。本文无法全面概述预防/改善非特异性副作用的暗示性沟通技巧。


参考文献

[编辑] [编辑源代码]
  1. a b c d Moerman, D.E. (2002). Meaning, medicine and the ‘placebo effect’. New York,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 ↑ FDA (2010, April 1). CFR – code of federal regulations title 21. Retrieved October 31, 2010, from http://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rh/cfdocs/cfcfr/CFRSearch.cfm
  3. ↑ Reagan, J., Hamer, G., Wright, A., Armour, A., & Fu, J. (2005). The placebo: promise and compromise. Tennessee Medicine, 138-139.
  4. ↑ Gray, P. (2007). Psychology. New York: Worth Publishers.
  5. a b c Silberman, S. (2009, August 24). Placebos are getting more effective. Drugmakers are desperate to know why. Wired Magazine. Retrieved November 8, 2010 from http://www.wired.com/medtech/drugs/magazine/17-09/ff_placebo_effect?currentPage=all
  6. ↑ Fox, M. (2008, March 4). Expensive sugar pills work better than cheap ones. Reuters. Retrieved October 31, 2010 from http://www.reuters.com/article/idUSN0446808020080304
  7. ↑ Blackwell, B., Bloomfield, S.S., & Buncher C.R. (1972). Demonstration to medical students of placebo responses and non-drug factors. Lancet, 1, 1279-1282.
  8. ↑ Grenfell, R.F, Briggs, C.J., & Holland, W.C. (1961). A double-blind study of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176, 124-128.
  9. ↑ Braithwaite, A., & Cooper, P. Analgesic effects of branding in treatment of headaches.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282, 1576-1578.
  10. ↑ Gracely, R.H., Dubner, R., Deeter, W.R., & Wolskee, P.J. (1985). Clinicians’ expectations influence placebo analgesia. Lancet, 1, 43.
  11. ↑ Thomas, K.B. (1987). General practice consultations: is there any point in being positive?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294, 1200-1202.
  12. ↑ Phillips, D.P., Ruth, T.E., & Wagner, L.M. (1993). Psychology an survival. Lancet, 342(8880), 1142-1145.
  13. ↑ Lambert, R., Bader, J.P., Bernier, J.J., Bertrand, J., Betourne, C., Gastard, J., Laverdant, C., Ribet, A., Sahel, J., & Toulet, J. (1977). Treatment of duodenal and gastric ulcer with cimetidine. A multicenter double-bind trial. Gastroenteroloie Clinique Et Biologique, 1, 855-860.
  14. ↑ Salgado, J.A., de Oliveira, C.A., Lima Jr., G.F., & de Paula Castro, L. (1981). Endoscopic findings after antacid, cimetidine and placebo for peptic ulcer-importance of staging the lesions. Arquivos De Gastroenterologia, 18, 51-53.
  15. ↑ David H. Newman (2008). Hippocrates' Shadow. Scribner. pp. 134–159. ISBN 1-4165-5153-0.
  16. a b BMJ-British Medical Journal (2008, October 25). U.S. Doctors Regularly Prescribe Real Drugs As Placebo Treatments, Study Claims.ScienceDaily. Retrieved December 3, 2010, from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08/10/081023195216.htm
  17. ↑ Physicians' health study i. (2009). Informally published manuscript, Department of Biomedical Research, Harvard University,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Retrieved from http://phs.bwh.harvard.edu/phs1.htm
  18. ↑ Imrie, R. (2009, October 6). Couple get 6-month jail sentence in prayer death. JSOnline, Retrieved from http://www.jsonline.com/news/wisconsin/63632882.html
  19. ↑ Brandeis University (2009, June 18). The Healing Power Of Prayer?. ScienceDaily. Retrieved December 3, 2010, from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09/06/090617154401.htm
  20. ↑ What's the harm?. (n.d.). Retrieved from http://whatstheharm.net/alternativemedicine.html
  21. ↑ Hepatitis outbreak gp struck off. (2000, November 15).BBC News, Retrieved from http://news.bbc.co.uk/2/hi/health/1024753.stm#top
  22. ↑ Arena, S. (2000, November 15). Cancer doc hit for $2.5m-plus.NY Daily News, Retrieved from http://www.nydailynews.com/archives/news/1997/03/31/1997-03-31_cancer_doc_hit_for__2_5m-plus.html
  23. ↑ Barrett, S. (2009). Homeopathy: the ultimate fake. Retrieved from http://www.quackwatch.org/01QuackeryRelatedTopics/homeo.html

Amanzino, M., Corazzini, L.L., Vase, L and Benedetti, F. (2009) A systematic review of Adverse events in placebo group of anti-migraine clinical trails. Pain, 146:261-269

Barsky, A.J., Klerman, G.L (1983) Overview: Hypochondriasis, bodily complaints, and somatic styles.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40: 273-283

Barsky, A.J., Goodson, J.D., Lane, R.S., Cleary, P.D. (1988) The amplification of somatic symptoms. Psychosomatic Medicine, 50: 510-519

Barsky,A.J.,Orav,J.E.,Ahem,D.K.,等(1999)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躯体风格和症状报告。精神病学,40:396-403

Barsky,A.J.,Saintfort,R.,Rogers,M.P. & Borus,J.F.(2002)非特异性药物副作用和安慰剂效应,美国医学会杂志,287(5):622-627

Benedetti,F.,Amanzio,M.,Casadio,C 等(1997)胆囊收缩素拮抗剂普鲁格鲁胺阻断安慰剂效应性痛觉过敏。疼痛,71:135-140。

Benedetti,F.,Pollo,A,Lopiano,L 等(2003)意识期望和无意识条件作用在镇痛,运动和激素安慰剂/安慰剂反应中的作用 神经科学杂志,23(10):4315-4323

Benedetti,F.(2009)安慰剂效应:理解健康和疾病中的机制。纽约:牛津大学出版社

Cannon,W.B.(1942)“巫毒教”美国人类学家,44(2):169-181

Casper,R.C.,Tollefson,G.D.,Nilsson,M.E.(2001)重度抑郁症患者的安慰剂反应没有性别差异。生物精神病学;49:158-160。

Costa,P.T,McCrae,R. R.(1985)。疑病症,神经质和衰老:躯体抱怨何时无根据。美国心理学家,40:19-28

Costa,P.T,McCrae,R. R.(1987)。神经质,躯体抱怨和疾病:吠声比咬人更厉害吗?人格杂志,55,299-316。

Davis,C.,Ralevski,E.,Kennedy,S.H.,Neitzert,C.(1995)。人格因素在报告对莫氯贝胺和安慰剂的副作用方面的作用:一项对健康男性和女性志愿者的研究。临床精神药理学杂志,15:347-352

Digman,J. M.,Inouye,J.(1986)。对人格五个稳健因素的进一步细化。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50,116-123。

Enck,P.,Benedetti,F.,Schedlowski,M(2008)对安慰剂和安慰剂反应的新见解。神经元,59(2):195-206)

Evans,R.(2003)给编辑的信:安慰剂反应:偏头痛药物疗效是否可以提高。头痛,43(6):693

Ferguson,J.M.(1993)艾司唑仑XR:患者接受度,安全性,耐受性。精神病学年刊,23:20-26

Flaten,M.A.,Simonsen,T.,Olsen,H.(1999)与药物相关的资料会产生安慰剂和安慰剂反应,从而改变药物反应。精神生理医学,61:250-255

Geers,A.,Helfer,S.,Kosbab,K.,Weiland,P.,Landry,S.(2005)重新思考人格在安慰剂效应中的作用:性格乐观,情境期望,安慰剂反应。精神生理学研究杂志,58(2):121-127

Geers,A.,Kosbab,K.,Helfer,S.(2007)进一步证据表明安慰剂反应的个体差异:互动主义视角。精神生理学研究杂志,62(5):563-570

Gijsbers van Wijk,C.M.,Kolk,A.M.(1996)症状知觉相关量表的测验学评价。人。个人。差异,20(1):55-70

Green,D.M(1962)副作用。联邦会议记录,21:179

Hahn,R.A.(1997)安慰剂效应:概念,证据和对公共卫生的意义。预防医学,26(5):607-611

John,O.P.,Robins,R.N.,Pervin,L.A.(2008)人格与健康:生命周期视角。在:人格手册:理论与研究。(pp.770-794)纽约:吉尔福德出版社

Kennedy,W.P.(1961)安慰剂反应。医学世界:95,203-205

Kim,Y.H.,Shim。J.C.(1998)临床精神病学研究中的神经肽:内啡肽和胆囊收缩素。韩国生物精神病学杂志,5(1):34-45

Klosterhalfen,S.,Kellermann,S.,Braun,S.,Kowalski,A.,Schrauth,M.,Zipfel,S.,Enck,P.(2008)性别和条件作用和预期后的安慰剂反应。精神生理学研究杂志,精神生理学研究杂志,66(4):323-328

Liccardi G,Senna G,Russo M,Bonadonna P,Crivellaro M,Dama A,等(2004)药物不良反应患者口服激发试验中安慰剂效应的评估。J 调查过敏和临床免疫学;14:104-107。

McCrae R.R.,Costa,P.T.(1982)自我概念和人格的稳定性:自我报告和评分的横断面比较。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43:1282-1292

Mills,B.S.(2006)安慰剂效应:在非临床人群中识别离散的因果人格特质。论文,里根大学,87 页。

Mondaini,N.,Gontero,P.,Giubilei,G. 等(2007)非那雄胺 5mg 和性副作用:有多少与安慰剂效应有关?性医学杂志,4:1708-1712

Myers,M.G,Cairns J.A,Singer J.(1987)知情同意书可能是副作用的可能原因。临床药理与治疗;42:250-253。

Passalacqua,G.,Milanese,M.,Mincarini,M. 等(2002)用替代化合物进行单剂量口服耐受试验,以管理对药物的不良反应。过敏免疫学。129:242-247

Pennebaker,J.W.,Brittingham,G.L.(1982)影响对身体症状知觉的环境和感官线索。在 Baum A. & Singer J.E(编),环境心理学进展:环境健康。(第 4 卷,第 115-136 页)。希尔斯代尔,HJ:艾尔鲍姆

Rief,W.,Avorn,J.,Barsky,A.J.(2006)安慰剂组中药物归因的不良反应。对不良反应评估的影响。内科学档案,166(2):155-160)

Rief,W.,Hofmann,S.G ,Nestoriuc,Y.(2008)期望的力量——理解安慰剂和安慰剂效应。社会与人格心理学指南 2(4):1624-1637

Rosenzweig P,Brohier S,Zipfel A.(1993)健康志愿者中的安慰剂效应:实验条件对 I 期研究中不良事件概况的影响。临床药理与治疗 ; 54:578-583。

Schweiger,A.,Parducci,A.(1981)安慰剂:心理诱导疼痛。帕夫生物科学杂志,16:140-143

Spriet,A.,Spriet,C.,Larousse,D.,Chigot,M.,Simon,P.(1977)私人诊所药物不良反应调查的方法和结果。欧洲临床药理学,11:181-192

Stewart-Williams,S.,Podd,J.(2004)安慰剂效应:消解期望与条件作用的争论。心理学公报 130(2)324-340。

Strohle,A.(2000)女性恐慌症患者对推测性恐慌诱导安慰剂给药的反应增强。精神病学研究杂志,34:439-442

Tishler,C.,Bartholomae,S.,Rhodes,A.(2005)正常健康志愿者的人格特征:对临床药物试验调查的潜在担忧。医学假说,65(1):1-7

Turner,J. A.,Deyo,R. A.,Loeser,J. D.,Von Korft,M.,Fordyce,W.E.(1994)安慰剂效应在疼痛治疗和研究中的重要性。美国医学会杂志,271(20):1609-1614

Uhlenhuth,E.H.,Alexander,P.E.,Dempsey,G.M. 等(1998)焦虑患者的药物副作用:负面安慰剂反应?情感障碍杂志,47:183-190

Varga,.K(编)(2011)超越言语:医学实践中的沟通和暗示。纽约:诺瓦科学出版社,公司。

Watson,D.,Pennebaker,J.W.(1989)健康抱怨,压力和困扰:探索负面情绪的中心作用。心理学评论,96:234-254

Wiech,K.,Tracey,I.(2009)负面情绪对疼痛的影响:行为效应和神经机制。神经影像,47(3):987-94


参考文献

[edit | edit source]
华夏公益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