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Lentis/随身听效应

来自维基教科书,开放的书籍,开放的世界
1979 年推出的第一款随身听

随身听效应是指个人通过便携式设备(通常伴随头戴式/耳塞式耳机)创造一个看似个人化的环境的现象。这种效应随处可见。例如,学生戴着耳机去上课,清洁工边听音乐边吸尘,或员工在隔间工作时耳朵里放着音乐。这个词是由细川修平在 1984 年创造的。[1]

便携式个人音乐播放器的引入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井深大,索尼的联合创始人,经常出差,他发现自己总是带着索尼笨重的 TC-D5 卡式录音机四处走动以听音乐。1979 年,他要求大贺典雄,执行副总裁,设计一款带有耳机的单声道播放版。最终,在 1982 年,井深大推出了索尼随身听,一款全新的紧凑型、高品质音乐播放器。索尼的第一步营销是向公众有影响力的人(如名人以及音乐界人士)推广。索尼向日本录音艺术家、电视明星以及电影明星赠送免费的随身听。他们还开始了具有创新意义的营销活动,以年轻人和活跃人士为目标人群。有了随身听,用户可以控制他们想要播放的音乐,以及播放的时间和地点。最初的随身听有一个橙色的按钮,按下后会降低音乐音量,以便人们可以互相交谈。此外,内置了两个耳机插孔,以便用户可以分享他们的音乐。然而,事实证明,人们并不分享他们的音乐播放器,这标志着个性化音乐时代的开始,如今这种趋势仍在继续,例如 iPod 等便携式音乐播放器。

随身听效应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984 年,细川修平在《大众音乐》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名为“随身听效应”。细川将随身听效应定义为随身听用户与其环境之间的一种脱节。他将随身听更多地视为一种文化物品,研究它与用户的联系,而不是把它看作一种科技产品。[1] 随身听扩展了听音乐的行为,以前听音乐通常是私人行为,而现在可以在更多公共场所,例如公园、工作场所以及健身房。细川将使用随身听听音乐描述为“一个脱离时空的地方,一个无处不在的地方,用户被带到这里,与周围的世界隔绝”。[2] 随身听创造了一个虚拟空间,在这个空间中,“空间差异”被抹去,体验在任何地方都相同。[1] 使用随身听听音乐的体验与其他活动之间存在距离。随身听会导致用户处于两个不同空间的交汇点,例如介于媒体和物理空间之间,以及私人世界和社会环境之间。

随身听用户被孤立在这个虚拟空间中,独自听音乐,与外界隔绝。用户在这个物理世界之外的空间拥有完全的控制权。用户可以构建、解构以及/或者改变这个虚拟空间。公众将随身听用户视为不寻常和心不在焉。当听众哼着歌,随着音乐的节奏走动时,外面的世界没有人能听到他在听什么。随身听用户正在进行一项公开演出的私人行为,这通常被认为是不合适的。用户是自主的,但也与周围的环境隔绝。

公共与私人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在随身听上市之前,人们一直在争论消费电子设备及其对将人们从公共生活带入私人生活的影响。例如,电视和收音机将用户从“公共领域”带到了“家庭领域”。[3] 随身听的发布为这场争论增添了新的维度;消费者现在可以将他们的家庭领域置于公共领域。

然而,随身听效应的意义在不同文化之间存在差异。随身听在日本最初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人口密度高。这可以通过分析巨型收音机(也称为“黑胶唱机”)的衰落来解释。与随身听一样,巨型收音机也为音乐带来了新的便携性。人们可以在任何地方播放他们的音乐,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调节音量。巨型收音机通常与嘻哈和霹雳舞社区联系在一起,是这些社会群体通过他们播放的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方式。使用这些设备,用户可以控制音乐播放的位置(例如,在公园或社区),并且可以与音乐播放器声响范围内的所有人分享他们的音乐,但他们无法控制音乐播放的内容和时间。在现代日本,巨型收音机已经没有立足之地。部分原因是日本的人口密度很高,日本人民已经接受了一种文化,在这种文化中,在公共场合制造不必要的噪音被认为是不尊重人的行为。例如,大多数日本公共交通工具不允许使用手机(参见左侧的标志)。因此,随身听比巨型收音机更适合这种文化。在日本,使用随身听既是对周围人的尊重,也是与周围环境隔绝的一种行为。

真实与虚拟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自从随身听问世以来,用户赋予了它在文化生活中的意义、含义和价值。[3] 随身听可以在许多场景中使用。例如,在飞机或公共汽车上旅行时听音乐;在等待飞机着陆或公共汽车停靠时听音乐;或者在散步或慢跑时听音乐。随身听效应赋予用户同时身处两个地方或同时做两件事的能力。想象一下,一个用户朝着教室走去,看到了圆形大厅,感受着冬日的寒意。但他同时感觉自己仿佛身处黑眼豆豆的演唱会现场,因为他正在用 iPod 听他们的音乐。随身听充当了物理世界和虚拟音乐空间之间的连接。随身听提供了一种“微观世界”,一种屏蔽外界世界的一个维度,并提供隐私感和空间感。[1] 细川评论道,“人们失去了与周围环境的健康关系,变得孤立,变成了一个孤独的群体,饱受沟通不畅的折磨。”[1].

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第二人生中也能找到类似的与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脱节现象。

其他技术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随身听效应”可以应用于其他技术。例如,电脑、笔记本电脑、移动游戏设备和手机。所有这些技术都允许用户在公共环境中逃离到私人空间。这种效应随处可见,比如在咖啡馆里。咖啡馆是一个公共场所,但顾客正在进行通常私人的活动,比如读书看报、听音乐和上网。 “随身听效应”可以扩展到个人音乐世界以外的其他虚拟空间。“随身听效应”并非直接与“随身听”本身相关,而是与社会不成文规则边界内的自我隔离特征相关。咖啡馆里的人只可以在不打扰周围人的情况下进行他们自己的个人行动。咖啡馆里的人不仅通过位置在物理上连接,而且还共享“随身听效应”体验。细川指出:“‘随身听’[体验]既是边界又是界面,调节着一种全新类型的相遇。”[1] 这段话表明,即使“随身听效应”将人们相互隔离,他们也通过“随身听效应”的体验联系在一起。

社会群体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早期批评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随身听”的想法在早期遇到了很多怀疑者。便携式音乐设备的最初发明者安德烈亚斯·帕维尔在带着他的产品接触多家美国电子商店时遭到冷遇。帕维尔表示,很多商店“说他们不认为人们会疯狂地带着耳机到处跑。”[4] 帕维尔在1976年在米兰时说:“有时候人们会在公共汽车上看着我,你可以看到他们自己在问,为什么这个疯子带着耳机到处跑?”[4]

一位法国记者采访了年轻人,并询问了诸如

我们是不是正在失去与现实的联系?使用“随身听”的人是人吗?他们有精神病或精神分裂症吗?你是否担心人类的命运?[1]

马克·诺尔在《基督教今日》杂志的一篇文章中评论说,“随身听”是“对上帝之声的又一个竞争者”。[5]

诺曼·莱布雷希特是“随身听效应”的坚决反对者。2004年,他描述了“随身听”是如何终结了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他描述说,音乐现在“成为一种工具,不值得比从水龙头喝水获得更多关注。”[6]

许多国家对“随身听”都有自己的反应。在伦敦,用户可能会因播放大声音乐而被罚款。[7] 1994年,文森特·杰克逊进行了一项实验,观察人们在他戴着耳机时对他有什么反应。在地铁里,不知情的人们,杰克逊的“随身听”里并没有播放任何音乐;当他做出调高音乐的动作时,周围的人们给了他很多白眼。他得出结论,戴着耳机的象征意义足以让人们不喜欢他。[3]

中国对“随身听”的反应并不积极。周蕾认为,“随身听”可能是一种破坏形式。[8] “随身听”将一些控制权交给了用户;中国再也不能控制其公民在听什么了。周蕾评论说,“随身听”让年轻人“对历史的广播喇叭充耳不闻……‘随身听’听众的自闭症激怒了旁观者,正是因为旁观者发现自己被减少到只有独自观看的活动。”[8]

正如一位博主所说:“随身听效应”归结为权力,“它对那些掌权者构成了威胁”。[7]

与有氧运动的协同效应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运动的“随身听”

“随身听”的推出恰逢有氧运动热潮的兴起,数百万人在锻炼时使用“随身听”来增加娱乐性。从1987年到1997年,自称以步行作为锻炼的人数增加了30%。[9] 研究表明,快节奏的音乐有助于锻炼者提高运动表现,至少在一定程度的运动水平上是如此。[10]

音乐对工作场所的影响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音乐对工作效率的影响是多种多样的,这取决于个人。为了了解音乐是否对身体和工作效率有任何影响,人们进行了许多科学实验。虽然科学事实尚无定论,但主要共识是,音乐通过改变情绪来提高工作效率。[11][12] 许多工人都抱怨同事在工作环境中制造的噪音;这些人转向耳机和音乐来帮助他们消除周围的噪音。[13]

参考文献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 ^ Hosokawa,S. (1984). The Walkman Effect. Popular Music, 4, 165-180. Retrieved from http://www.jstor.org/stable/853362
  2. ^ Hemment,D. (2005). The mobile effect. Convergence: The Journal of Research into New Media Technologies, 1(2).
  3. ^ du Gay, P., Hall, S., Janes, L., Mackay, H., & Negus, K. (1997). Doing cultural studies: the story of the Sony Walkman.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Retrieved from http://books.google.com/books?id=Gop0dQGKm5sC&lpg=PA118&ots=C_g3Efa4Gc&dq=%22vincent%20jackson%22%20walkman%20underground%20menace&pg=PP6#v=onepage&q=%22vincent%20jackson%22%20walkman%20underground%20menace&f=false
  4. ^ Rohter, L. (2005). An unlikely trendsetter made earphones a way of life. The New York Times. Retrieved from http://www.nytimes.com/2005/12/17/international/americas/17pavel.html?_r=1
  5. ^ Mitchell, J. P. (1999). Visually speaking: radio and the renaissance of preaching. Louisville: T&T Clark. Retrieved from http://books.google.com/books?id=XLwb6FzLG4QC&lpg=PA73&ots=dHoEblreVA&dq=Christianity%20Today,%20Mark%20Noll%20%22voice%20of%20god%22%20walkman&pg=PR4#v=onepage&q=Christianity%20Today,%20Mark%20Noll%20%22voice%20of%20god%22%20walkman&f=false
  6. ^ Lebrect, Norman. (2004, July 26). Sony Walkman - Music to whose ears?. Retrieved from http://www.scena.org/columns/lebrecht/040726-NL-walkman.html
  7. ^ Quirk, T. (2010, April 22). The quiet revolution. Retrieved from http://blog.rhapsody.com/2010/04/the-quiet-revolution.html
  8. ^ Chow, R. (1993). Writing diaspora: tactics of intervention in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Retrieved from http://books.google.com/books?id=GapTNVOUz1wC&lpg=PA163&ots=InmnAQQ7j2&dq=%22rey%20chow%22%20walkman&pg=PR4#v=onepage&q&f=false
  9. ^ Pocket Calculator. (2002). Walkman history 101. Retrieved from http://www.pocketcalculatorshow.com/walkman/history.html
  10. ^ Karageorghis, C., & Priest, D. L. (2008). Music in sport and exercise: an update on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The Sport Journal, 11(3). ISSN: 1543-9518
  11. ^ Purdy, K. (2009, September 22). The Best Sounds for Getting Work Done. Retrieved from http://lifehacker.com/5365012/the-best-sounds-for-getting-work-done
  12. ^ Kutchka. (2008). Does listening to music improve productivity? Retrieved from http://www.kutchka.com/products/musicincreasesproductivity.htm
  13. ^ Iann22. (2009). 工作中使用耳机。经理工具论坛。取自 http://www.manager-tools.com/forums-4088
华夏公益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