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放射肿瘤学/蕈状肉芽肿

来自维基教科书,开放的书籍,为开放的世界

有关 B 细胞淋巴瘤的信息,请参见皮肤 B 细胞淋巴瘤

流行病学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 黑人比白人更常见
  • 男性比女性更常见(1.6:1)
  • 发病中位年龄为 55-60 岁
  • 通常出现在有长期皮肤斑块、皮疹、斑块、瘙痒、红皮病病史的患者中
  • 5% 的患者表现为塞扎里综合征(历史上由红皮病、全身淋巴结肿大和皮肤、淋巴结和外周血中出现塞扎里细胞的三联征定义)

组织学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 典型细胞是淋巴细胞,具有脑状和有时是染色质丰富的细胞核,主要局限于表皮。
  • 塞扎里细胞是核卷曲的异常增大的淋巴细胞

发病机制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 PMID 15128898,2004 — “蕈状肉芽肿的发病机制”。Girardi M,Heald PW,Wilson LD。2004 年 5 月 6 日;350:1978-88。

WHO-EORTC 分级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在最近的共识会议上,WHO 和 EORTC 就皮肤淋巴瘤的新分级系统达成一致,现在称为 WHO-EORTC 分级系统。PMID:15692063

  • 惰性皮肤 T 细胞淋巴瘤 - 包括蕈状肉芽肿、淋巴瘤样丘疹症、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这些疾病的 5 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约为 80-100%
  • 侵袭性皮肤 T 细胞淋巴瘤 - 包括塞扎里综合征、原发性皮肤周围 T 细胞淋巴瘤。这些疾病的 5 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 <25%
  • 局限性斑块/斑块疾病的 10 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为 97%
  • 泛发性斑块/斑块疾病的 10 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为 83%
  • 肿瘤期疾病的 10 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为 42%
  • 淋巴结受累的 10 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为 20%

2009 年 AJCC 分期(第 7 版)


T 分期

  • T1 - 局限性斑块/斑块(<10% 的总皮肤表面积)
    • T1a - 仅斑块
    • T1b - 斑块 +/- 斑块
  • T2 - 泛发性斑块/斑块(>10% 的总皮肤表面积)
    • T2a - 仅斑块
    • T2b - 斑块 +/- 斑块
  • T3 - 一个或多个肿瘤(≥ 1 厘米直径)
  • T4 - 红斑融合覆盖 80% 或更多身体表面积

N 分期

  • N0 - 淋巴结临床上无受累
  • N1 - 淋巴结临床上异常,组织病理学荷兰分级 1 或 NCI LN0-2
    • N1a - 克隆阴性
    • N1b - 克隆阳性
  • N2 - 淋巴结临床上异常,组织病理学荷兰分级 2 或 NCI LN3
    • N2a - 克隆阴性
    • N2b - 克隆阳性
  • N3 - 淋巴结临床上异常,组织病理学荷兰分级 3-4 或 NCI LN4

M 分期

  • M0 - 无内脏受累
  • M1 - 内脏受累(必须有病理学或影像学确认)

B 分期(血液)

  • B0 - 无循环塞扎里细胞(<5% 的淋巴细胞)
    • B0a - 克隆阴性
    • B0b - 克隆阳性
  • B1 - 循环塞扎里细胞(≥5% 的淋巴细胞)
    • B1a - 克隆阴性
    • B1b - 克隆阳性
  • B2 - 高血液肿瘤负荷(≥ 1000/uL 塞扎里细胞,克隆阳性)


注释:

  • 斑块表示任何大小的皮肤病变,无明显隆起或硬化。应记录是否存在色素减退或色素沉着过度、鳞屑、结痂和/或色素异常。
  • 斑块表示任何大小的皮肤病变,隆起或硬化。应记录是否存在鳞屑、结痂和/或色素异常。
  • 肿瘤表示至少有一个直径为 1 厘米的实体或结节性病变,有深度和/或垂直生长的证据。注意病变的总数、病变的总体积、最大病变的大小以及受累的身体部位。
  • 异常淋巴结表示任何可触及的周围淋巴结,在体格检查中坚硬、不规则、聚集、固定或直径为 1.5 厘米或更大。体格检查中检查的淋巴结组包括颈部、锁骨上、肘窝、腋窝和腹股沟。除非用于组织病理学确诊 N3,否则目前不考虑中心淋巴结。
  • T 细胞克隆由 T 细胞受体基因的 PCR 或 Southern 印迹分析定义。
  • 对于内脏扩散,脾脏和肝脏可以通过影像学标准诊断。
  • 对于血液,塞扎里细胞被定义为具有高度卷曲脑状核的淋巴细胞。
  • NCI 随机试验 PMID 2594037 比较联合电子束照射 + 化疗与局部治疗
    • 103 例患者
    • Xrt 组接受 30 Gy 照射至全身皮肤 + CTX、阿霉素、依托泊苷、长春新碱。局部治疗组接受序贯局部治疗。
    • 联合组完全缓解率更高(38% 对 18%),但急性毒性也更高。总体生存率无差异。
    • 晚期疾病联合治疗完全缓解的中位持续时间不到 2 年
    • 作者的结论是,与从序贯局部治疗开始的保守治疗相比,积极治疗并未改善预后。
华夏公益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