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生物化学/酶催化机制/跨膜蛋白/钾离子通道
钾离子通道数量众多,几乎存在于所有类型的生物体中。它们在调节 K+ 离子流入中起着重要作用,从而产生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所需的电位梯度。请注意,当我们谈论离子的“流入”时,我们指的是净通量,因为离子可以双向流动。
该通道是一个整合蛋白,是一个四聚体,能够结合四个配体,虽然不是同时结合。它呈锥形,宽大的“开口”从细胞内部开始,向细胞外部(选择性过滤器所在位置)收缩。只有通道内部的外部腔体和“开口”周围有水层。
在细胞内部,有 K+ 离子进入泵的宽开口。当它们进入时,它们通常成对进入,中间夹着一个水分子(机制图中的#1)。为了通过通道,它们必须通过选择性过滤器,选择性过滤器包含四个结合位点(能够结合两个 K+ 离子)。结合位点由 TVGYG 氨基酸序列排列,该序列包含用于脱水离子的氧原子的羰基。K+ 离子的脱水对于建立与结合位点的有效相互作用是必要的。选择性过滤器将进行构象变化并牢固地结合 K+,稳定结合位点(#2)。这使得 K+ 离子能够向前移动到下一个结合位点,该位点与前一个位点处于类似的自由能状态(#3)。然而,一旦它到达出口附近,完全排出不会立即发生,因为从能量学角度来看这是不利的(仍然是 #3)。只有当第二个 K+ 离子进入第一个结合位点时,两个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才会将第一个 K+ 离子排出(#4-5)。这种情况发生得非常快。
在细胞内外,都存在 K+ 和 Na+。因此,从理论上讲,该通道可以渗透其中任何一种。然而,钾离子通道的选择性源于离子脱水的自由能成本差异。脱水 Na+ 离子的成本 (72 kcal/mol) 高于脱水 K+ 离子的成本 (55 kcal/mol)。
此外,两种离子半径的差异会影响结合位点对离子的结合亲和力。Na+ 是一种比 K+ 小的离子。由于它大约为 0.95 埃的较小半径,它与氧 (1.4 埃) 形成的键将导致 2.35 埃的键长——对于最佳相互作用来说太近了。相比之下,K+ 的半径为 1.33 埃,与氧形成 2.73 埃的键长。这是一个合适的长度,可以使相互作用更好。因此,Na+ 离子不能脱水,因此无法穿透通道。
选择性过滤器中由 TVGYG 序列组成的四个结合位点以负协同的方式起作用。这使通道对它可以穿过的离子具有高选择性,并通过静电排斥实现非常快速的扩散。
Berg, J., Tymoczko, J., Stryer, L. (2002). Biochemistry (第 5 版) 纽约:W. H. Freeman and Company。
Grigoryan, G., Moore, D., DeGrado, W. (2011 年 5 月 3 日)。跨膜通讯:M2 质子通道、K+ 通道和整合素受体结构和功能的一般原理和经验教训。检索自《生物化学年度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