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气道管理
气道管理是指确保以下过程:
- 患者的肺部与外界之间有一条开放的通道,并且
- 肺部免受误吸。
确保无意识患者气道开放的最简单方法是使用仰头抬颌法,从而将舌头从喉咙后部抬起。
ILCOR不再提倡使用下颌推举法,即使对于脊柱损伤的受害者也是如此。改为继续使用仰头抬颌法。如果没有脊柱损伤风险,最好使用仰头抬颌法,因为它更容易操作和维持。
有多种人工气道可用于保持肺部与口腔/鼻腔之间的通道。
口咽通气管可用于防止舌头堵塞气道。当这些气道正确插入时,救援人员无需手动打开气道。但仍然可能发生血液、呕吐物和其他体液的误吸。
只有在患者完全失去知觉或没有呕吐反射时才能插入口腔气道。如果患者在插入口腔气道后开始作呕,请立即将其取出。
选择正确的尺寸的方法是根据患者头部测量(从耳垂到嘴唇角)。然后将气道倒置插入患者的口中。一旦接触到喉咙后部,气道就会旋转180度,以便于插入,并确保舌头固定。测量非常重要,因为气道的张开端必须稳固地靠在嘴唇上才能保持固定。
要取出该装置,请沿着舌头的弯曲方向将其拉出;无需旋转。
气道并不能取代复苏体位:它不能防止液体(血液、唾液、食物、脑脊液)窒息或声门关闭。
其主要风险包括:
- 如果患者有呕吐反射,他们可能会呕吐
- 如果尺寸过大,它可能会关闭声门,从而关闭气道
- 尺寸不当会导致气道出血
更正:气道的测量方法是从嘴唇中心到下颌角的距离。这是国际上救护车服务所采用的方法。
对于仍有呕吐反射的无意识患者,可以使用鼻咽通气管来维持气道畅通。通气管有多种尺寸,由于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每个个案都需要使用不同的尺寸。
正确的尺寸是根据患者头部测量(从鼻孔到耳垂)。将通气管的斜面朝向鼻孔插入,直至整个通气管都进入患者的鼻腔。插入前,应使用水性润滑剂充分润滑通气管。这将防止插入过程中对鼻腔气道造成过度损伤。由于插入通气管导致鼻毛细血管破裂,可能会出现少量出血,但这并不危及生命。
- 严重的脊柱/头部损伤(存在增加脑脊液泄漏压力的风险)
气囊面罩(也称为BVM或安宝袋,后者为品牌名称)是一种手持设备,用于为呼吸停止的受害者提供通气。该设备会自动充气,但可以连接到氧气系统。
使用BVM为受害者通气通常称为“挤压”。当受害者的呼吸不足或完全停止时,通常需要挤压。使用BVM是为了手动提供机械通气,而不是口对口复苏(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通过辅助装置如口袋面罩)。
BVM由一个柔性气室(大小约为美式橄榄球)组成,通过一个快门阀连接到一个面罩。当挤压气室或“气囊”时,该装置会将空气强迫送入受害者的肺部;当松开气囊时,它会自动充气,吸入周围空气或来自储罐的氧气。气囊面罩可以在不连接氧气罐的情况下使用,为受害者提供空气,但建议补充氧气,因为它会增加到达受害者的氧气量。有些设备还具有一个储气罐,可以在患者呼气时(被动发生的过程)充满氧气,以便将输送到受害者的氧气量增加约两倍。BVM应具有一个阀门,防止受害者重新吸入呼出的空气,并且可以连接到管道以允许通过面罩提供氧气。
气囊面罩有不同的尺寸,以适合婴儿、儿童和成人。某些类型的设备是一次性的,而其他设备则设计用于清洁、消毒和重复使用。
BVM在施救者压缩时,通过单向阀引导其内部的气体;然后气体通过面罩进入受害者的气道和肺部。为了有效,BVM必须向受害者的肺部输送700至1000毫升的空气,但如果通过管道提供氧气,并且受害者的胸部每次吸气时都会隆起(表明足够量的空气到达肺部),400至600毫升可能仍然足够。每5秒钟挤压一次气囊(成人)或每3秒钟挤压一次(婴儿或儿童)可以提供足够的呼吸频率(成人每分钟12次呼吸,儿童或婴儿每分钟20次呼吸)。
专业的施救人员被教导确保BVM的面罩部分正确地密封在患者的脸上(即确保适当的“面罩密封”);否则,空气会从面罩中逸出,不会被推入肺部。为了保持这种密封,一些方案使用一种涉及两名施救者的通气方法:一名施救者用双手将面罩固定在患者的脸上并确保面罩密封,而另一名施救者则挤压气囊。但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可用的施救人员,BVM可以由一名施救人员操作,该施救人员用一只手(使用C形握法)将面罩固定在受害者的脸上,并用另一只手挤压气囊。
与其他通气方法一样,使用BVM时存在肺部过度充气风险。这可能导致肺部本身受到压力损伤,也可能导致空气进入胃部,造成胃扩张,从而使肺部充气更加困难,并可能导致受害者呕吐。施救人员的谨慎操作可以避免这种情况。或者,一些型号的BVM配备了一个阀门,通过在达到一定压力时阻塞出口管来防止过度充气,尽管在需要更大压力的情况下(例如过敏反应)应该能够绕过所有阀门。
对于呕吐或气道中有其他分泌物的受害者,这些技术是不够的。经过适当培训的急救人员可以使用吸痰器清洁气道,但这并不总是可能的。对于呕吐或口腔中有大量分泌物的无意识受害者,在没有吸痰设备的情况下,应将其转为半俯卧位,因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液体从口腔排出,而不是流入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