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蛮书/第七章

来自维基教科书,开放世界中的开放书籍

模板:翻译不完整

蛮书 范绰编辑的,由 故宫博物院图书馆翻译的,由 模板:ISO 639 名称 由沃尔特·斯坦尼什和  维基文库
第七章
[[Category:Works originally in 模板:ISO 639 名称]]

译者说明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翻译已完成,但尚未重新检查。

1913年在巴黎由邦公司印刷的扫描件,由热尔维斯·库尔特勒蒙拍摄的照片,法语标题,大致相当于云南:灌溉稻田的布置

农业税收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第七章:第一部分——云南管内物产:农业税收
原文 翻译
从曲靖州已南,滇池已西,土俗唯业水田,种麻、豆黍、稷,不过町疃。 曲靖州向南,滇池向西,当地习俗是以水田为生,种植麻、豆黍、稷,村庄之间只有小路通往田野。
水田每年一熟,从八月获稻,至十一月十二月之交,便于稻田种大麦,三月四月即熟。 水田每年收割一次,稻谷在八月收获,到十一月和十二月交界时,便在稻田里种植大麦,三月四月就成熟了。
收大麦后,還種粳稻。 收获大麦后,再种植粳稻。
小麦即於岡陵種之,十二月下旬已抽節如三月,小麦与大麦同時收刈。 小麦在山坡上种植,十二月底已经抽穗,就像三月一样,小麦和大麦同时收割。
其小麥面軟泥少味,大麥多以為麨,別無他用。 小麦面做的面条软而淡,大麦大多用来做粥,没有其他用途。
醞酒以稻米為麹者,酒味酸敗。 用稻米酿酒,酒味酸涩。
每耕田用三尺犁,格長丈余,两牛相去七八尺,一佃人前牽牛,一佃人持按犁轅,一佃人秉耒。 每块田地用三尺长的犁耕作,犁架长一丈多,两头牛相距七八尺,一个农民在前面牵牛,一个农民扶着犁把,一个农民拿着用以翻土的耒。
蛮治山田,殊為精好。 蛮族管理着山地,他们拥有最好的土地。
悉被城镇蠻將差蠻官遍令監守催促。 他们都受到城镇蛮族首领的管理,首领派官吏遍布各地监督催促。
如監守蠻乞酒飯者,察之,杖下捶死。 如果监督者向蛮族乞讨酒食,就会被发现,然后用棍子打死。
每一佃人,佃疆畛連延或三十裏,澆田皆用源泉,水旱無損。 每个农民都拥有约三十里的田地,他们用泉水灌溉,无论是旱季还是雨季都不会受到影响。
收刈已畢,官蠻據佃人家口數目,支給禾稻,其余悉輸官。 收割结束后,官吏根据每个农民家的人口数量,分发给他们一些稻谷,其余的都要上交政府。

丝绸生产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丝绸编织。梁楷的《蚕桑图》,1200年代。
第七章:第二部分——云南管内物产:丝绸生产
原文 翻译
蛮地无桑,悉养柘,蠶繞樹。 在没有桑树的地方,蛮族就会种植柘树,蚕会绕着树生长。
村邑人家,柘林多者數頃,聳幹數丈。 村庄的家庭,柘树林面积大的可以达到几顷,树干高耸,可以达到几十丈。
三月初,蠶已生,三月中,繭出。 农历三月初,蚕已经出生,三月中旬,蚕就结茧了。
抽絲法稍異中土。 抽丝的方法与中原地区略有不同。
精者為紡絲綾,亦織為錦及絹。 把优质的蚕茧用来纺丝,然后编织成绫,也用来编织锦和绢。
其紡絲入朱紫以為上服。 丝线染成朱红色,用来制作高级服装。
锦文頗有密致奇采,蛮及家口悉不許為衣服。 锦缎上的图案精美细致,颜色鲜艳,普通蛮族家庭都不允许穿戴。
其絹極粗,原細入色(案:「原細」二字未詳),制如衾被,庶賤男女計以披之。 绢布很粗糙,将原始丝线编织进去,染上颜色(以前的翻译者的注:(原始 [丝线]) 线的字不清晰),像制作被子一样,平民百姓男女都用它作为披肩。
亦有刺繡,蠻王並清平官禮衣悉服錦繡,皆上綴波羅皮(南蠻呼大蟲為「波羅密」)。 他们也会刺绣,蛮王和清平官的礼服都用锦绣制作,上面还装饰着波罗皮(南方蛮族称老虎为“波罗密”)。
俗不解織綾羅,自大和三年蛮賊寇西川,虜掠巧兒及女工非少,如今悉解織綾羅也。 历史上他们不懂得编织丝绸,从大和三年开始,蛮族入侵西川,掳掠了许多孩子和女工,如今他们都学会了编织丝绸。

周边地区的服装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蚕在桑树上吃桑叶。
第七章:第三部分——云南管内物产:周边地区的服装
原文 翻译
白银生城、柘南城、寻傳、祁鲜已西,蕃蠻種並不養蠶,唯收婆羅樹子破其殼,中白如柳絮,組織為方幅,裁之籠頭,男子婦女通服之。 白银生城柘南城寻傳祁鲜以西,各种吐蕃部落都无法养蚕,他们只收集婆罗树的种子,剥开外壳,里面是白色的,像柳絮一样,用它们编织成方形的布片,裁剪成帽子,男女都戴。
驃國、彌臣、諾悉諾,皆披羅緞。 骠国弥臣,人们都披着罗缎。
海南岛杨浦古盐田的盐田。
第七章:第四部分 — 云南管内物产:盐
原文 翻译
其鹽出處甚多,煎煮則少。 他们的盐来源很多,但用盐卤煎煮的很少。
安宁城中皆石盐井,深八十尺,城外又有四井,劝百姓自煎。 安宁城内都是石盐井,深八十尺(约24米),城外还有四口井,鼓励百姓自己煎盐。

玄宗的749年进攻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玄宗入蜀图,仿唐代中期画家李昭道风格,宋代十一世纪翻制
唐玄宗画像。
第七章:第五部分 — 云南管内物产:玄宗的749年进攻
原文 翻译
天宝八载,玄宗委特进何履光統領十道兵馬,从安南进军伐蠻國。 天宝八年(约749年)记载:唐玄宗(玄宗)派何履光統領(何履光統領)率领十路兵马,从安南(安南;即中国控制时期北部越南/今河内)进军攻打蛮国。
十载,已收復安宁城並馬援銅柱,本定疆界在安寧,去交阯四十八日程,安寧郡也。 义正词严[15]地记载,军队已经收复安宁城,目的是为了收复铜柱[16],安宁的边界线,从安宁到交阯(交阯;即中国控制时期北部越南的今河内)需要48天的路程,(经过)安宁郡
何履光本是邕管貴州人,舊嘗任交、容、廣三州節度。 何履光(何履光)原籍贵州(贵州;可能是远西广西或南部贵州[17])的邕管(邕管)(军事)地区,曾任交州(交州;即中国控制时期北部越南)、容州(容州;即广西省今北流)和广州(广州;即广东省今广东省[18])等地的军事长官。
天寶十五載,方收蠻王所坐大和城之次,屬安祿山造逆,奉玄宗詔旨將兵赴西川,遂寢其收復(案:此條乃敘次鹽井所在,其「天寶八載」以下一百十四字,於上下語意不相屬,疑亦他處之文,因安寧城而錯誤在此) 天宝十五年(约756年),正要收复蛮王所在的大和城(大和城;即今大理的太和村)时,属下安禄山(安禄山)叛乱,刚刚接到唐玄宗(玄宗)的圣旨率兵前往西川,就放弃了收复(原译者注:所以这一节谈的是盐井(盐井;字面意思是“盐井”)的区域。从“天宝八载”(“天宝八年(约749年)……”)开始,114个字与上下文意义不符,怀疑是其他地方的文本,因安宁城而误置于此)[19]

关于盐的进一步说明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第七章:第六部分 — 云南管内物产:关于盐的进一步说明
原文 翻译
升麻、通海已來,諸爨蠻皆食安寧井鹽,唯有覽賧城內郎井鹽潔白味美,惟南詔一家所食取足外,輒移竈緘閉其井。 升麻(升麻;据说是指今昆明北部的寻甸(寻甸)地区[20])到通海(通海;昆明东南),所有的爨蛮(爨蛮)都吃安宁井盐,只有览賧城(览賧城;据说是指今禄丰(禄丰)地区[21])内的郎井盐(郎井盐;字面意思是“官井盐”)洁白味美,只有南诏(南诏)一家食用,而且食量极大,用完后就将盐灶移走,封锁盐井。
瀘南有美井鹽,河賧、白崖、雲南已來,供食。 泸南(泸南)有美井盐(美井盐),河流,白崖,并立即为来自云南(云南;这里可能指昆明而不是云南一)的旅行者提供食物。
昆明城有大鹽池,比陷吐蕃。 昆明城(昆明城)有一个大型盐田,差点被吐蕃(吐蕃;即7至11世纪的吐蕃王朝)占领。
蕃中不解煮法,以鹹池水沃柴上,以火焚柴成炭,即於炭上掠取鹽也。 吐蕃人不懂得蒸发盐的方法,(而是)将盐池水浇在柴火上,用火烧柴火成炭,然后从炭上刮取盐。
貞元十年春,南詔收昆明城,今鹽池屬南詔,蠻官煮之如漢法也。 贞元十年春(约795年),南诏(南诏)攻占昆明城(昆明城),现在盐田归南诏所有,蛮官用汉人的方法煮盐。
東蠻、磨些蠻諸蕃部落共食龍怯河水,中有鹽井兩所。 东蛮(东蛮)、磨些蛮(磨些蛮)和各蕃部落(各蕃部落)都喝龙怯河(龙怯河;字面意思是“龙怯河”[22])的水,河里有两口盐井。
斂尋東南有傍彌潛井、沙追井,西北有若耶井、諱溺井,劍川有細諾鄧井,麗水城有羅苴井,長傍諸山皆有鹽井,當土諸蠻自食,無榷稅。 敛寻(敛寻;字面意思是“收集和寻找”)东南有弥潜井(弥潜井;字面意思是“完全隐藏的井”)和沙追井(沙追井;字面意思是“沙雕井”),西北有若耶井(若耶井;无字面意思)、讳溺井(讳溺井;字面意思是“禁止上瘾的井”)。剑川(剑川;字面意思是“剑河平原”)有细诺邓井(细诺邓井;字面意思是“细诺邓井”),丽水城(丽水城;字面意思是“美丽的水井”)有罗苴井(罗苴井;字面意思是“麻布纱井”),附近的所有山脉都有盐井,当地蛮族自己食用,没有税收。
蠻法煮鹽,鹹有法令。 蛮族用煮盐的方法,几乎没有法律规定。
顆鹽每顆約一兩二兩,有交易即以顆計之。 每块盐约一两到两两(即50到100克),交易时以块为单位计算。

茶、树木、草药和水果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树上挂着菠萝蜜。
第七章:第七部分 — 云南管内物产:茶、树木、草药和水果
原文 翻译
茶出銀生城界諸山,散收無采造法。 茶来自银生城(银生城;字面意思是“产银的城”)周围的所有山脉,随意采摘,没有加工方法。
蒙舍蠻以椒、姜、桂和烹而飲之。 蒙舍蛮(蒙舍蛮;即南诏;以大理为中心)用胡椒、生姜或姜黄[23]和桂皮(即肉桂[24])煮沸(从生状态?[25])作为饮料。
荔枝、檳榔、訶黎勒、椰子、桄榔等諸樹,永昌、麗水、長傍、金山並有之。 荔枝、槟榔(Areca catechu)、诃黎勒(即不明身份的黑色树生果实)、椰子、糖棕(Arenga pinnata)等树木在永昌(永昌;即今保山)、丽水(丽水;字面意思是“美丽[26]水”)、长傍(长傍;字面意思是“靠近首领”)和金山(金山;字面意思是“金山”)都有。
甘橋,大厘城有之,其味酸。 大厘城(大厘城)有“甜”橘子,但味道很酸。
寧賧有橋,大如覆柸 (案:「橋」疑「橘」字之訛) 宁賧(宁賧)也有橘子,它们很大,让人吃得后悔[27](原译者注:写成“桥”(桥)的字实际上应该是“橘”(橘子)。)
麗水城又出波羅蜜果,大者若漢城甜瓜,引蔓如蘿蔔,十一月十二月熟。 丽水城(丽水城)还产菠萝蜜(Artocarpus heterophyllus),大的像汉城(汉城)的香瓜[28][29][30]它的藤蔓像萝卜一样延伸,在农历十一月或十二月(即12月/1月)成熟。
皮如蓮房,子處割之,色微紅,似甜瓜,香可食。 它的皮像莲蓬的壳,里面的种子必须切出来,颜色微微发红——让人想起香瓜——味道特别好吃。
或雲此即思難也,南蠻以此果為珍好。 也许说这些是不合适的[31],但南蛮(南蛮)确实将这种水果视为珍宝!
祿{曰鬥}江左右亦有波羅蜜果,樹高數十丈,大數圍,生子,味極酸。 禄[怒吼峡]江(禄{曰鬥}江[32])两岸也产菠萝蜜,树高几十丈,粗大几圈,结出的果实,味道非常酸。
蒙舍、永昌亦有此果,大如甜瓜,小者似橙柚,割食不酸,即五香味。 大理(蒙舍;即大理)和永昌(永昌;意为“永恒[阳光所体现的善]”;今保山/保山)也有这些水果,最大的像香瓜那么大,最小的像橙子那么大,[33]这些水果切开后不会发酸,并且具有五味俱全(即非常美味)。
土俗或呼為「長傍果」,或呼為「思漏果」,亦呼「思難果」。 在当地方言中,它们被称为长傍果[34]思漏果[35],或思难果[36]
其次有雄黃,蒙舍川所出。 此外,还有雄黄(即α-As4S4,是一种砷硫化物矿物,也称为“红硫”或“砷红”)或雌黄(即一种深橙黄色砷硫化物矿物,化学式为As2S3,古时在中国用作药物),产自蒙舍川(蒙舍川;可能位于旧大理以南)。
青木香,永昌出,其山多青木香山,在永昌南三日程。 青木香[37]产自永昌(永昌):永昌南面三天的山脉被称为青木香山,到处生长着这种树木。
獲歌諾木,麗水山谷出。 获歌诺木(获歌诺木)产自丽水(祿{曰鬥}江)的峡谷。
大者如臂,小者如三指,割之色如黃蘗。 较粗的树枝有手臂那么粗,而较小的树枝只有三根手指那么粗,切开后呈黄色,如同黄柏[38](即非常黄)。
土人及賧蠻皆寸截之。 当地人和掸蛮(賧蠻)总是将其切成一(即一英寸左右)长。
丈夫婦女久患腰腳者,浸酒服之,立見效驗。 患有长期腰腿疼痛的男女,用酒浸泡后服用,效果立竿见影。
藤{艹彌},生永昌、河賧。 弥藤(藤{艹彌};未识别的植物)产自永昌(永昌)和河賧(河賧;意为“收费河”)。
緣皮處無竹根,以藤漬經數月,色光赤,彼土尚之(案:此條文義未明,疑有訛脫) 其表皮可以在(没有?)[39]竹笋中找到,并通过浸泡(用纺织品?)[40]数月进行加工。它呈鲜红色,当地人非常珍视。 (译者注:这句话的意思不清楚,疑似有错误。 [41])
孟灘竹,長傍出,其竹節度三尺,柔細可為索,亦以皮為麻。 它产自孟滩竹(孟滩竹;意为“孟氏的竹子(急流/海滩)”)和长傍(长傍)。藤蔓的每个节长约3(即一米),柔韧细长,可用于捆扎,也可用于捆扎麻。
野桑木,永昌、巴西諸山谷有之,生於石上。 野桑木[42]生长在永昌(永昌)和巴西(巴西)的各个山谷,并且生长在岩石上。[43]
及時月擇可為弓材者,先截其上,然後中割之,兩向屈令至地,候木性定,斷取為弓。 在适当的农历月份,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弓箭:首先截取一部分,然后从中间劈开,两侧向地面弯曲,待木性定型后,截取制作弓箭。
不施筋漆,而勁利過於筋弓,蠻中謂之<月真>弓者是也。 弓弦由筋制成,不涂漆;[44]在蛮族中,这种特别强劲的弓被称为“月真”弓。

淘金

[edit | edit source]
金块。
第七章:第八部分 - 云南管内物产(云南管内物产;yúnnán guǎnnèi wùchǎn):淘金
原文 翻译
生金,出金山及長傍諸山、藤充北金寶山。 生金山(生金山)、出金山(出金山)和长傍(长傍)都产金,位于藤充(藤充[45])的北部。
土人取法,春冬間先於山上掘坑,深丈余,闊數十步。 当地人采金的方法是在冬春之间,先在山上挖坑,深约一(即3.3米),宽数十步。
夏月水潦降時,添其泥土入坑,即於添土之所沙石中披揀。 夏季雨季时,泥土会流入坑中,人们就在新填的泥土中的沙石中淘金。
有得片塊,大者重一斤,或至二斤,小者三兩五兩,價貴於麩金數倍。 有时会找到金块——较大的金块重一(即500克)或多达二(即一公斤);较小的金块重3-5(约150-250克)。它们的价格是砂金的几倍。
然以蠻法嚴峻,納官十分之七八,其余許歸私。 蛮族的法律非常严厉,征收70-80%的所得金子作为税收;剩余的部分允许作为个人财产。
如不輸官,許遞相告。 如果拒不缴税,那么告密者将获得金子。[46]
麩金出麗水,盛沙淘汰取之。 砂金产自(位于/在[47]丽水(丽水),通过淘洗从沙子中分离出来。
沙賧法,男女犯罪,多送麗水淘金。 根据沙刑法,犯法的男女都被送往丽水(丽水)淘金。
長傍川界三面山並出金,部落百姓悉納金,無別稅役、征徭。 长傍川(长傍川)三面环山,也都产金,部落的百姓都必须缴纳金子作为税收,这与强迫劳动没有任何区别,是强制性的。
中国银锭。
第七章:第九部分 - 云南管内物产(云南管内物产;yúnnán guǎnnèi wùchǎn):银
原文 翻译
銀,會同川銀山出。 银产自会同川(会同川)的银山(银山)。
第七章:第十部分 - 云南管内物产(云南管内物产;yúnnán guǎnnèi wùchǎn):锡
錫,瑟瑟山中出,禁戢甚嚴。 锡产自瑟瑟山(瑟瑟山;意为“沙沙作响的山”[48]),开采受到严格禁止。

琥珀

[edit | edit source]
未经打磨的琥珀石。
第七章:第十一部分 - 云南管内物产(云南管内物产;yúnnán guǎnnèi wùchǎn):琥珀
琥珀,永昌城界西去十八日程琥珀山掘之,去松林甚遠。 琥珀产自琥珀山,位于永昌城(永昌城;即今保山)西面十八天的松林深处(即缅甸克钦地区)。
片塊大重二十余斤。 一块琥珀的重量可以超过20(即超过十公斤)。
貞元十年,南詔蒙異牟尋進獻一塊,大者重二十六斤,當日以為罕有也。 贞元年间(即约795年)的第十年,南诏(南诏)的蒙异牟(蒙异牟)进献了一块琥珀,重达26(即13公斤),当时被认为是罕见的宝物。
山区地形中的马匹。
第七章:第十二部分 - 云南管内物产(云南管内物产;yúnnán guǎnnèi wùchǎn):马
馬,出越賧川東面一帶,崗西向,地勢漸平,乍起伏如畦畛者,有泉地美草,宜馬。 马产自越賧川(越賧川)东面的一片区域,面向西方,地势逐渐平缓,从最初的起伏如田埂一样,拥有天然泉水和优美的草场,非常适合马匹生长。
初生如羊羔,一年後,紐莎為攏頭縻系之。 它们出生时像小羊羔一样,但在一岁后就被捕获[49]
三年內飼以米清粥汁,四五年稍大,六七年方成就。 它们在三岁前被喂食米粥,四五岁时逐渐长大,六七岁时才能训练成熟。
尾高,尤善馳驟,日行數百裏。 它们尾巴高高翘起,特别擅长奔跑,一天可以走数百(即超过100公里[50])。
本種多驄,故代稱越賧驄,近年以白為良。 这个品种大多是骝色(即棕色)的马,古代被称为“越賧骝马”,但近年来出现了白色的马。[51]
膝充及申賧亦出馬,次賧、滇池尤佳。 膝充(膝充)和申賧(申賧)也产马,但不如[52]滇池(滇池;即今昆明地区)的马匹优秀。
東爨烏蠻中亦有馬,比於越賧皆少。 东爨乌蛮(东爨乌蛮)也养马,但数量比越賧(越賧)少。
一切野放,不置槽櫪。 它们都被放养在野外,没有被圈养在马厩里。
唯陽苴咩及大厘、登川各有槽櫪,餵馬數百匹。 只有阳苴咩(阳苴咩)、大理(大理)和登川(登川)有马厩,饲养着数百匹马。

犀牛

[edit | edit source]
战国时期巴国出土的青铜兽带钩,钩首饰以金银。出土于四川省北部昭化,1954年。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由于有两个角,这是一幅苏门答腊犀牛的图画,Dicerorhinus sumatrensis
第七章:第十三部分 - 云南管内物产(云南管内物产;yúnnán guǎnnèi wùchǎn):犀牛
犀,出越賧、高麗。 犀牛[53]产自越賧(越賧)和高丽(高丽)。
其人以陷穽取之。 它们被用陷阱捕获。
每殺之時,天雨震雷暴作。 每次杀死一头犀牛,都会有雷雨交加。
尋傳川界、殼弄川界亦出犀皮。 犀牛皮也产自寻传川(寻传川)和壳弄川(壳弄川;可能意为“甲壳加工河流域”)的边界。
蛮排甲并马,统备(案:《新唐书》作“统伦”)马骑甲仗,多用犀革,亦杂用牛皮。 所有蛮族军队的军马都配备了(前译者注:在新唐书中使用“统伦”一词(即统筹调配),而不是“统备”(全部装备))鞍、甲胄和武器,大部分使用犀牛皮,也混杂使用牛皮。
负排罗苴已下,未得系金佉苴者,悉用犀革为佉苴,皆朱漆之。 在后备部队之后,[54]没有系统地分配金属[55]盾牌,其他人用犀牛皮做盾牌,全部涂上了朱红色漆。
一只濒危的印支虎(Panthera tigris corbetti),拍摄于德国柏林动物园。
第七章:第十四部分 — 云南管内物产(云南管内物产;yúnnán guǎnnèi wùchǎn):老虎
大虫,南诏所披皮,赤黑文深,炳然可爱。 老虎[56]皮被南诏(南诏)(朝廷)用来披挂,皮毛上有红黑斑纹,深沉而令人喜爱。
云大虫在高山穷谷者则佳,如在平川,文浅不任用。 [57]老虎在高山深谷中[58]最为繁盛,[59]而如果出现在平原上,它们的斑纹就比较浅,不适合使用。
[矮鹿/中国林麝] (Moschus berezovskii)。
第七章:第十五部分 — 云南管内物产(云南管内物产;yúnnán guǎnnèi wùchǎn):麝香
麝香,出永昌及南诏诸山,土人皆以交易货幣。 麝香鹿(即Moschus[60]分布在永昌(永昌;即现在的保山)到南诏(南诏;即现在的丽江/洱海盆地),当地蛮族用麝香换取货币。
滇文化时期(公元前三世纪,昆明附近)的青铜腰带扣上的家养水牛。沼泽水牛约在4000年前被驯化在中国。
第七章:第十六部分 — 云南管内物产(云南管内物产;yúnnán guǎnnèi wùchǎn):水牛
沙牛,云南及西爨故地并只生沙牛,俱绿地多瘴,草深肥,牛更蕃生犊子。 水牛产于云南(云南;可能指的是云南义)和西爨(西爨)地区之间,这些地方常年瘴气弥漫,草木茂盛,水牛繁殖力强,幼崽众多。
天宝中,一家便有数十头。 天宝年间(即公元742-756年),每家都有数十头水牛。
通海已南多野水牛,或一千二千为群。 通海(通海)以南有许多野水牛,成群结队,数量多达一千至两千。
彌諾江巴西出犛牛,开南巴南养处,大於水牛。 巴西(巴西;无字面意义[61])位于弥诺江(弥诺江;字面意思是“完全(流动/承诺流动)[62]河”)上,产黑水牛,主要分布在开南(开南;字面意思是开[63]以南地区)和巴南(巴南;字面意思是巴[64]以南地区),体型比普通水牛更大。[65]
一家数头养之,代牛耕也。 每家养几头,用来代替耕牛耕地。[66]
吠鹿 (Muntiacus)。
第七章:第十七部分 — 云南管内物产(云南管内物产;yúnnán guǎnnèi wùchǎn):鹿
鹿,傍西洱沙諸山皆有鹿。 鹿[67]分布在洱海西岸附近的所有山脉中。
龍尾城東北息龍山,南詔養鹿處,要則取之。 龙尾城(龙尾城;字面意思是“龙尾城”;即现在的下关)东北部的龙山(龙山;字面意思是“龙山”)是南诏(南诏)养鹿和猎鹿的地方。
覽賧有織和川及鹿川。 览賧(览賧)有织和川(织和川;字面意思是“织在一起[68]河谷”[69])
龍足鹿白晝三十五十,群行嚙草。 龙足鹿(龙足鹿),在白天(即清晨[70])成群结队出来吃草,数量在30-50只之间。

鱼类和水生动物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恒河鳄(淡水鳄)。
第七章:第十八部分 — 云南管内物产(云南管内物产;yúnnán guǎnnèi wùchǎn):鱼类和水生动物
鯽魚,蒙舍池鯽魚大者重五斤,西洱河及昆池之南接滇池。 关于鲤鱼:[71]蒙舍池(蒙舍池)中的鲤鱼,大的可以重达五斤(即2.5公斤),西洱河(西洱河)和昆池(昆池;可能是滇池的最西北部)与滇池(滇池)交汇处也有。
冬月,魚、雁、鴨、豐雉、水紥鳥遍於野中水際。 在冬季农历月份(即大约12月至1月),鱼类、雁、鸭、野鸡和芦苇鸟遍布田野和水边。
大雞,永昌、雲南出,重十余斤,嘴距勁利,能取鹯、鱷、<鳥戈>、鵲、鳧、鴿、鴝、鵒之類。 大鸡(大鸡),产于永昌(永昌)和云南(云南),重量超过10斤(即5公斤),喙部强劲有力,可以捕食小鸟、鳄鱼、[72][73]翠鸟、喜鹊、野鸭、鸽子、乌鸦、八哥等。
野生亚洲象。
第七章:第十九部分 — 云南管内物产(云南管内物产;yúnnán guǎnnèi wùchǎn):大象
象,開南、巴南多有之,或捉得,人家多養之,以代耕田也。 大象在开南(开南;字面意思是“开以南”;未确定[74])和巴南(巴南;未确定[75])地区都有,有时会被捕捉到,许多人家会饲养它们,用来代替耕牛耕田。

烹饪资源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圈养的濒危印支豹;据称古代云南人会食用。
第七章:第二十部分 — 云南管内物产(云南管内物产;yúnnán guǎnnèi wùchǎn):烹饪资源
豬、羊、貓、犬、騾、驢、豹、兔、鵝、鴨,諸山及人家悉有之。 猪、羊、猫、狗、骡、驴、豹、[76]兔、鹅和鸭,在野外和圈养环境中都存在。
但食之與中土稍異。 但是,当地的烹饪习惯与中原地区略有不同。
蠻不待烹熟,皆半生而吃之。 蛮族人不会等到食物煮熟,而是半生不熟就食用。[77]
大羊多從西羌、鐵橋接吐蕃界三千二千口將來博易。 西羌(西羌;即云南/四川高原/藏区[79])地区有许多大羊,铁桥(铁桥)和吐蕃(吐蕃)的边境地区有2-3000头,将来应该很容易获得。
古云南滇文化的青铜剑,带有猎头的主题(约公元前100年),在建成出土,现存于昆明官渡云南省博物馆,2016年。请注意,这种文化比本文讨论的时期早了约1000年,但展示了更古老的武器风格,本文讨论的武器可能源于这种风格。
第七章:第二十一部分 — 云南管内物产(云南管内物产;yúnnán guǎnnèi wùchǎn):武器
鐸鞘,狀如刀戟殘刃。 duó qiào[80]是一种带刃的长柄武器。
積年埋在高土中,亦有孔穴傍透。 (它们通过一种)长时间埋在高地土壤中的方法锻造,内部几乎完全是空的。
朱笴,出麗水,裝以金穹鐵簜,所指無不洞也。 zhū gě(朱笴;字面意思是“珍珠长柄武器”[81])产于丽水(丽水),装饰有金色的护手和铁制的护甲,[82]内部始终是空的。
南詔尤所寶重。 南诏对这些武器尤为重视。
以名字呼者有六:一曰祿婆摩求,二曰虧雲孚,三曰鐸戢,四曰鐸摩郱,五曰同鐸(案:惟有五名,疑缺其一) 它们有六个名字:1. luwk ba muɑ (lùpó mó qiú) 2. khjwe hjun pʰɨo (kuī yún fú) 3. dak t͡ʃiɪp̚ (duó jí) 4. dak muɑ bi? (duó mó píng) 5. duwng dak (tóng duó) (前译者注:只列出了五个名字,我们怀疑遗漏了一个。) .[83]
昔時越析詔於贈有天降鐸鞘;後部落破敗,盛羅皮得之,今南詔蠻王出軍,手中雙執者是也。 早前,越析詔 (Yuè​xī​zhào​) 被赐予了天降鐸鞘 (Tiān​jiàng​ Duó​qiào​; 天降鐸鞘; lit. 'Duó​qiào​ that Fell from Heaven') 兵器,随后征服了其他部落。盛羅皮 (Shèng​luó​pí​) 随后获得了它,而如今南诏蠻王 (Nán​zhào​ Mán​ Wáng) 在征战中将其作为一把双手剑使用。
貞元十年,使清平宮尹輔酋入朝,獻其一。 贞元十年(约公元795年),一位使节将一把“天降鐸鞘”献给了朝廷。
郁刀,次於鐸鞘。 郁刀” (Yù​dāo​; 郁刀; lit. 'elegant knife') 的地位仅次于“天降鐸鞘”。
造法:用毒藥、蟲、魚之類,又淬以白馬血,經十數年乃用。 制造方法:用毒药、昆虫、鱼等材料,然后用白马血浸泡,经过十多年才能使用。
中人肌即死,俗秘其法,粗問得其由。 这种刀能够瞬间致人死亡,当地人对其制作方法秘而不宣,只能粗略地了解其原理。
南詔劍,使人用劍,不問貴賤,劍不離身。 南诏 (Nán​zhào​) 的使节无论身份高低,都佩带着南诏剑,剑不离身。
造劍法:鍛生鐵,取迸汁,如是者數次,烹煉之。 造剑方法:将生铁熔炼,提取熔液,反复多次,然后将其淬火。
劍成即以犀裝頭,飾以金碧。 剑完成之后,用犀牛角装饰剑尖,并用金玉进行装饰。
浪人詔能鑄劍,尤精利,諸部落悉不如,謂之浪劍。 浪人詔 (Làng​rén​zhào​) 能够铸造非常锋利的剑,其他部落的剑都无法与之相比,因此被称为“浪剑”。
南詔所佩劍,已傳六七代也。 南诏 (Nán​zhào​) 的剑已经传承了六七代人。
槍、箭多用斑竹,出蒙舍、白崖、詔南山谷,心實,圓緊,柔細,極力屈之不折,諸所出皆不及之。 南诏的枪、箭大多使用斑竹制作,产自蒙舍 (Méng​shè​)、白崖 (Bái​yá​; 白崖; lit. 'the white cliffs') 和诏南 (Zhào​nán​; 诏南; ie. probably south-of-Erhai) 山谷。斑竹的竹心坚实,竹身圆润紧实,柔韧细长,即使用力弯曲也不会折断,其质量远超其他地方产的竹子。
  1. 不清楚原文中的“豆黍”指的是哪种植物。我个人理解是豆类和黍米,但之前的译者将这两个字解释为一种植物,我尊重他的专业意见。(在中文维基百科、百度百科、中文维基词典和英文维基词典中都没有关于“豆黍”的条目。)
  2. 我推测“麨”指的是小麦的外壳或糠,这个字在现代中文词典中没有定义(例如英文维基词典),但似乎暗指麦 (wheat) + 少 (little) = 小麦植物的某一部分,不是种子。这可能意味着当地大麦的产量比北方品种更多,也许暗示了不同的品种以及长期在该地形闭塞地区种植,从而促进了积极的农业表型,最终导致早期基因隔离。
  3. 可能暗示了在面条制作过程中将两种谷物混合在一起,以避免面条柔软无味,但这仍然不确定。
  4. 参见英文维基词典关于“麹”的条目。
  5. 现代资料表明,至少在印度,现代栽培的“桑树”可能只有1.5-1.8米(5-6英尺)高。这表明云南的桑树确实具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规模或基因型。
  6. “绢”或juàn​
  7. 根据诺苏彝语-汉语-英语词典,词语“ꆿꃀ lat mop [la⁵⁵mo²¹]”,其含义为“1) n 狼 wolf 2) n 老虎 tiger”,可能在语音上与之相关。虽然我不理解彝语的典型语义结构,但似乎缺失的初始音节bo可能代表服装:“ꀙꀬ bip but [pi²¹pu⁵⁵] n 布(文学语)cloth [literary] / ꁁꋋ pa cyx [pha³³ʦhɿ³⁴] n 布条;布片 piece of cloth; rag”。如果属实,这将直接证明彝语在南诏统治阶层中的使用,这是一个我理解目前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学术支持但仍在争论的观点。如果这种重构成立,那么我们的作者将虎皮服装的词语误解为仅仅是老虎;考虑到他大部分信息似乎是二手或三手资料,这并不奇怪。根据彝语-汉语汉语-彝语词典,其他可能存在远亲关系的当前音节是bop di/bbup ddi
  8. 本段的轻蔑语气可能是为了迎合作者-官僚的上级。
  9. 即南朝时期西藏。
  10. 现代翻译表明这指的是Shorea robusta,或不太可能是Saraca indica,或Saraca asoca;尽管这些物种似乎都不具备适当的海拔范围,也不具备相应的种子类型。
  11. 杨柳科柳属的“垂柳”型植物。
  12. “柔荑花序”或“葇荑花序”是指细长、圆柱形的穗状花序,花瓣不明显或没有花瓣,通常是风媒花(风媒花),但有时也有虫媒花(如柳属)。它们包含许多通常是单性的花,紧密排列在中央茎上,中央茎通常是下垂的。它们存在于许多植物科中,包括桦木科壳斗科桑科杨柳科。- 维基百科
  13. 这个词似乎在公元7-9世纪的中国语中使用。
  14. 据信源于孟语,ဖာသီ (pha sɛm)。
  15. 似乎是对这个古老的比喻副词的最佳上下文解释,它可以表示任何东西,从最上面/最上面到完全。
  16. 本文开头详细讨论了中国帝国早期建立的领土标记。
  17. 这是一个棘手的地名,一方面在现代使用中它显然指的是贵州省,另一方面,它在当时没有得到适当的建立,或者只是最近才建立,与本文之前使用的该地区的地名发生冲突;即黔州 (Qiánzhōu) - 以及与紧邻的广西/邕江地区明显相关的军事地名,在行政意义上级别更高。
  18. 因此,可能包括现代广西省的东部。
  19. 这没有多大意义。在第一章中,从安宁城 (Ān​níng Chéng) 到交阯 (Jiāo​zhǐ​; 交阯; ie. modern Hanoi) 的48天行程距离是一致的。如果这个位置是虚假的,为什么距离会重复正确?其次,云南过去确实有很多盐井,在安宁城 (Ān​níng Chéng) 附近有几个盐井也并非不可能。如果之前的译者确实是正确的,那么这将表明作者的原文中存在错误,而不是抄写员的错误。然而,这段旅程中各个阶段的描述却非常详细......所以我倾向于相信作者,而不是译者。
  20. 马可·波罗在中国:来自货币、盐和税收的新证据。汉斯·乌尔里希·沃格尔。
  21. ibid
  22. 可能是对上游长江或昆明和丽江之间的一条或多条主要的南向支流的另一种称呼。
  23. 一些现代词典中没有关于这个词的条目。在英文维基词典中,日语定义(可以很容易地保留更古老的含义)是姜黄,而这个音节是姜的同义词,在云南广泛分布。
  24. 参见英文维基百科。
  25. 可能是通过使用pēng (烹)​ 来强调。
  26. 更含蓄地说,也许可以争辩说,即使在华中地区使用这个字,也许也是对一种未被识别的或类似鹿的哺乳动物的指代,因为它们与鹿和当时该国普遍存在的许多鹿类相似,特别是该地区。
  27. 我对这个比喻的解释,我发现它相当困难,而且可能是错误的。无论如何,它们很大。
  28. 根据英文维基百科,这个物种有许多栽培品种,所以用任何精度识别它都是不可能的。
  29. 在朝鲜。
  30. 在半热带地区种植的大多数菠萝蜜比许多瓜都要大,所以这并不奇怪,但这显然让我们的作者感到非常惊讶。考虑到有迹象表明他去过四川和安南,可以假设菠萝蜜不是安南的特产(现在它肯定很受欢迎)或者他在抵达安南之前,在四川写了这部分内容。
  31. 在我看来,作者担心会被指责他把时间都花在吃当地美食上,而不是履行官僚职责!
  32. 参见第二章注释 #115。现在,根据上下文,我们可以推断这条河流位于一个相对热带的地区。
  33. 所使用的词语“橙柚”并不明确地指代橙子或柚子,因此我将其用连字符连接以保留其古老的含义。无论如何,最小的橙柚也不比橙子小。
  34. 本章前面提到的一个地名,暗示它们并非大理本地产物,而是从该地引入的。
  35. 字面意思是“思想泄漏”,可能暗示它们被用来放松或安抚外国游客,以便进行交谈,就像今天这个地区使用的米酒一样。
  36. 字面意思是“难思”,可能暗示味道太好,以至于难以专注于其他事情,或者暗示食用它们被认为有助于提高智力。
  37. 未确定的芳香热带木材。
  38. 这种树的树皮是中药的五十味基本药材之一,经盐、酒精或木炭加工后,以丸剂或粉末形式用于肾脏、膀胱或大肠问题。传统上,树皮在三月到五月收获。活性成分,小檗碱,据说是中国神农氏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使用的民间药物,据说是根据《神农本草经》记载的,这本失传的草药知识书籍据信是大约公元200-250年左右从口头传统中汇编而成的。有两种类型:Phellodendron amurense 来自中国东北,可能是我们作者更常用的参考对象。尽管如此,Phellodendron chinense 生长在云南地区,可能来自四川。因此,尚不清楚他指的是哪种树。
  39. 不清楚。
  40. 不清楚。
  41. 总体意思似乎是,这种藤蔓被收集起来并浸泡以使其变得柔软,然后才能使用。
  42. 维基百科中文版表明,这种藤蔓后来在该地区得到证实,被哈尼族用来制作乐器。 这个网站表明,在西周时期,这种藤蔓被用来制作中国中部的军事弓。此外,它们生长缓慢。这意味着它们的木材可能相对珍贵。
  43. 再次暗示生长缓慢。
  44. 使用的实际动词是“未涂漆”,进一步暗示当时的中国弓弦是用某种液体涂抹的,目的是为了某种目的(可能是为了收紧/加固)。
  45. 推测是一个地名;可能是腾冲的另一种写法。
  46. 不太清楚,但似乎是这个意思。
  47. 由于地名是一个城市,但也可能是一条河流,英语翻译所需的精确度无法从原文中确定。
  48. 可能指的是风。
  49. 这里有一些非常奇怪的字,但似乎是明确的意思。
  50. 根据唐朝的一里估计,约为323米。
  51. 最后一句略有改动。
  52. 实际上这可能是其他关系,我不确定确切的意思,可能是与税赋征收有关。
  53. 根据现代分布,可以推断指的是Rhinoceros unicornis(印度犀牛)、Rhinoceros sondaicus(爪哇犀牛)、Dicerorhinus sumatrensis(苏门答腊犀牛)或它们的混合体。维基百科关于古代中国的犀牛页面指出,苏门答腊犀牛的一个亚种,Dicerorhinus sumatrensis lasiotis(北苏门答腊犀牛)是古代中国最常见的物种,但这三个物种确实都存在。云南可能拥有所有这些物种,因为它紧邻现代现存种群。
  54. 我对“负排”的解读,似乎暗示了军事阵型的第二排。
  55. 使用的实际字是“金”,暗示金属材质。
  56. 可能指的是印支虎(Panthera tigris corbetti),或者不太可能是华南虎(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
  57. 暗示更高海拔的栖息地。
  58. 我对“则佳”的解读。
  59. 我对“穷谷”的解读。
  60. 可能指的是矮香獐Moschus berezovskii)、黑麝Moschus fuscus)或高山麝Moschus chrysogaster)。
  61. 除了可能指的是某个东西的西边,可能是一条河流或其他显着的地理特征。
  62. 暗示可能存在季节性的流量变化。
  63. 可能指的是现代的开远?
  64. 暗示一个特定的地方;未确定。
  65. 很有可能这个词语指的是另一个物种的水牛,现代生物学家可以很容易地识别出来。由于主要物种在现代被认定为“沼泽水牛”,这可能是一个不同的物种。
  66. 暗示动物的家族或单个的人类家族。
  67. 可能指的是一种Muntiacinae;有鹿角),可能出现在滇时代的青铜器上(示例)、猪鹿Hyelaphus porcinus;有鹿角)、苏门答腊鹿(Rusa unicolor;有鹿角)或Moschus;无鹿角)。
  68. 多种材料,或者更准确地说,暗示着精细的编织?
  69. 请注意,这可能是朱河而不是朱火,尽管含义可能没有改变。
  70. 这种解释基于日晷(希腊语gnomon)的假设,其中“每天的时间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测量,例如将一天分成12个‘双时辰’或100个刻”,从而暗示着略微接近中午。
  71. 可能指的是Cirrhinus molitorella(泥鳅或鮊鮥)。
  72. 我尽力了,但我无法以一种可以将捕鸟归因于鳄鱼的方式解读这句话,因此我们有了一种吃鸟的5公斤鱼,这是一个语义上的怪事。
  73. 可能指的是一种或多种现已灭绝的淡水恒河鳄的本地种群,或者暹罗鳄。不太可能指的是沼泽鳄咸水鳄,后者可能曾经“几乎”沿着湄公河进入云南,据斯蒂芬·G·霍的马可波罗的中国:一个威尼斯人在忽必烈汗的王国,没有引用的参考资料。
  74. 可能指的是云南中部或南部的热带地区;因为这个区域名称与报道的水牛分布相对应。
  75. 可能指的是云南中部或南部的热带地区;因为这个区域名称与报道的水牛分布相对应。
  76. 指的是印度豹Panthera pardus fusca;现已在中国灭绝)或印支豹Panthera pardus delacouri)。
  77. 作为云南的长期居民,以及以前是长期素食主义者,我能够理解云南与中国其他地区相比,新鲜食物的吸引力。这里的人口密度较低,与城市相关的疾病也较少,可供选择的食材种类更多,气候也更温暖,这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炉灶用于供暖的双重目的(这是中国人北方地区会考虑的问题)。
  78. 几乎可以肯定指的是一种体型更大的山羊;肯定比当时的中国家养山羊体型更大。
  79. 这里的术语可以指的是一个民族或地区,但似乎指的是一个地区。
  80. 可能是一个与现代怒苏彝语a domu(刀)相关的彝语词——“ꅅꃅ ddox mu (do³⁴mu³³) n. 刀 knife (any kind) cf-sns ꊮꀨ”。后缀变为“鞘”可能是与汉语“条”(中古汉语:dew)相关联的音义对应,意思是“细长的物体;棍子”,但这只是猜测。
  81. 据推测是戈武器的形声字。
  82. 据我所知,似乎没有人(至少没有可访问的词典(现代或古代))能自信地断定簜字的含义,这暗示着它的含义来自竹子或植物,以及运动。无论如何,这排除了刀身剩余部分,从而导致了目前的翻译,因为运动的概念不适合刀柄,而适合护手。最后,在剔除了软金属和已经提到的金属后,我们可以推断出刀身很可能是青铜制成的,因此锡和铜可能是在丽水附近开采的。
  83. 以下是我自己对可能词源的经验不足的推测。总的来说,这些术语可能是从当时的藏缅语或(不太可能)壮台语中音译过来的。我想知道“缺失的”第六个名字是否就是已经确定的,即 zhū​ gě(朱笴;字面意思是“珍珠矛”?)
    1. luwk ba muɑ / lùpó​mó​qiú​ (祿婆摩求): 不清楚 — 可能是一个彝/藏缅语语义复合词,描述了一种带有竹柄的工具。如果属实,在现代怒苏彝语中可能是“x x ꂷ x”。
    2. khjwe hjun pʰɨo / kuī​yún​fú​ (虧雲孚): 不清楚。可能是藏缅语/彝语,意思是“刮刀/切刀/收割工具”,现代怒苏彝语重建: “ꐑ x x”
      • kuī​ (中古汉语: khjwe)
        • 怒苏彝语 ꐑ — 可能是一个古代的“扫荡切割”语义,现代的含义源于此: “qur (ʨhu̱³³1) v. 铲(草)去除土壤中的草和杂草,为种植做准备2) / v. 剃(头)剃(头或脸)”
        • 汉语 — 中古汉语: kwæt — 刮
        • 原始汉藏语: *kĕt (汉语 製 — 中古汉语: ćèj切断或制作)
        • 原始汉藏语: *Krij (藏语: gri)
        • 原始澳亚语: *kat / *ka:t ( — 泰语: khat (劈开) — 高棉语: kat (切) — 卡西语: dkhat (折断,折断))
      • yún (中古汉语: hjun)
      • fú​(中古汉语: /pʰɨo/)
    3. dak t͡ʃiɪp̚ / duó​jí​ (鐸戢) — 几乎可以肯定是一个彝语词。以与其他具有高度证据支持的刀具相关语义复合词相同的音译开头,结尾的限定词与语言结构相匹配。
      • duó​ (中古汉语: dak)
        • 怒苏彝语 ꅅꃅ ddox (do³⁴) — 可能是一个词根,意思是刀状刀刃。 (在现代怒苏彝语词典中,“domu”的意思是刀 — ꅅꃅ ddox mu (do³⁴mu³³) n. 刀 knife (any kind) cf-sns ꊮꀨ)
        • 汉语 — 中古汉语: taw  — 刀
        • 原始汉藏语: *tō̆nH ( ~ -ɫH) (汉语: 斷 (切断) 剸 () 膞 (切肉) — 中古汉语 dwấn — 景颇语: don1 (切))
      • jí​ (中古汉语: t͡ʃiɪp̚)
        • 原始汉藏语: *giǝ̆r (汉语: 斤 — 中古汉语 kɨn — 卢塞语: kher (用尖锐的工具挑出;砍或劈) — 勒巴语: kar-ǯó (一种弯刀,镰刀))
    4. dak muɑ bi? / duó​mó​​píng (鐸摩郱) — 几乎可以肯定是一个彝语词。现代怒苏彝语词典中,“domu”的意思是刀 — “ꅅꃅ ddox mu (do³⁴mu³³) n. 刀 knife (any kind) cf-sns ꊮꀨ” — 在其他/专业词语中,已知单音节限定词会跟在后面。
      • duó (中古汉语: dak)
        • 几乎可以肯定是一个关于刀的双音节语义的一部分。 — 否则,同上。
      • ​mó (中古汉语: muɑ, muɑH)
        • 几乎可以肯定是一个关于刀的双音节语义的一部分。 — 否则,同上。
      • ​​píng (没有可用的中古汉语重建,可能类似于 bi?)
    5. duwng dak/ tóng​duó​ (同鐸) — 几乎可以肯定是一个彝语词。可能的意思是“青铜切割”。可能与汉语 銅刀 (青铜刀) 语义相关。没有可用的彝语词典(我查了两个)有青铜词。重建的原始汉藏语数据库也没有(可能是由于年代久远)。鉴于铸造技术很可能是从周边文化中学习来的,而且已知彝语方言中限定词会跟在后面,所以这是一个可能的语义结构。也就是说,无定形的在线资料显示藏语中青铜的词语是不同的,可能是 mkhar/akhar
      • tóng​ (中古汉语: duwng)
      • duó (中古汉语: dak)
华夏公益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