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中文(普通话)/繁体/第7课

来自维基教科书,开放的书籍,开放的世界
课程 主页 - 发音 -1 - 2 - 3 - 4 - 5 - 6 - 7 - 8
子页面 简体 - 练习 - 笔顺

第7课:这是什么? What's this?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您可以在此处查看翻译

王明:这是什么?

李红:这是书。
王明:那是什么?
李红:那是钢笔。
王明:那是杂志吗?
李红:不,那不是杂志。那是字典。

Wáng Míng: Zhè shì shěnme?
Lǐ Hóng: Zhè shì shū.
Wáng Míng: Nà shì shěnme?
Lǐ Hóng: Nà shì gāngbǐ.
Wáng Míng: Nà shì zázhì ma?
Lǐ Hóng: Bù, nà bùshì zázhì. Nà shì zìdiǎn.

王明是中国。

王明是学生。
史密斯是美国人。
史密斯是王明的朋友。
史密斯是律师。

Wáng Míng shì Zhōngguórén.

Wáng Míng shì xuéshēng.
Shīmìsī shì Měiguórén.
Shīmìsī shì Wángmíng de péngyǒu.
Shīmìsī shì lǜshī.

  • 王明 (Wáng Míng)
  • n. 王明 [人名] [王=姓,明=名/字]
  • 李红 (Lǐ Hóng)
  • n. 李红 [人名] [李=姓,红=名/字]

    关于中文姓名:中文姓名始终采用“姓-名”的格式。姓氏通常由父亲(大多数情况下,除了离婚/父母身份不明等特殊情况)父系传承。大多数姓氏只有一个字。但是,也有一些双字(或更罕见的多字)姓氏,例如欧阳(ou1yang2); 司徒(si1tu2); 司马(si1ma3); 诸葛(zhu1ge2)等等。这些姓氏起源于原本非汉族的姓氏,最终被纳入汉族文化之中。

    因此,一个叫王明 (Wáng Míng) 的人被称为王先生,而不是明先生。一个叫李红 (Lǐ Hóng) 的女士被称为李小姐/李女士。

    但是,如果这个人有西方名字,则采用“名-姓”的格式,遵循西方惯例。因此,如果李红 (Lǐ Hóng) 有一个西式名字玛丽,她通常被介绍为“玛丽·李”,而不是“李玛丽”。

  • 这 (zhè)
  • pron. 这个
  • 是 (shì)
  • v. 是(是/在)
  • 什么 (大陆 shěnme
    和台湾 shěme)
  • pron. 什么
  • 那 (nà)
  • pron. 那
  • 笔 (bǐ)
  • n. 笔;所有笔的统称
  • 钢笔 (gāngbǐ)
  • n. 钢笔
  • 铅笔 (qian1bǐ)
  • n. 铅笔
  • 圆珠笔 (yuan2zi2bǐ)
  • n. 圆珠笔
  • 毛笔 (mao2bǐ)
  • n. 毛笔(书法笔)
  • 杂志 (zázhì)
  • n. 杂志
  • 报纸 (bao4zhi1)
  • n. 报纸
  • 书本 (shu1ben3)
  • n. 书
  • 传单 (chuan2dan1)
  • n. 传单
  • 吗 (ma)
  • 用于构成疑问句的疑问语气词
    形成疑问句
  • 不 (bù)
  • adv. 不
  • 字典 (zìdiǎn)
  • n. 字典
  • 人 (rén)
  • n. 人/人们
  • 中国人 (Zhōngguórén)
  • n. 中国人(中国:中国 人:人)
  • 外国人 (Wai4Guo2rén)
  • n. 外国人(外:外面 国:国家 人:人)
  • 日本人 (Ri4ben3rén)
  • n. 日本人(日本:日本 人:人)
  • 英国人 (ying1guórén)
  • n. 英国人(英国:英国 人:人)
  • 新加坡人 (xin1jia1po1rén)
  • n. 新加坡人(新加坡:新加坡)
  • 美国人 (mei3guórén)
  • n. 美国人
  • 学生 (xuéshēng)
  • n. 学生
  • 老师 (lao3shi1)
  • n. 老师
  • 校长 (xiao4zhang3)
  • n. 校长
  • 史密斯 (Shǐmìsī)
  • n. 史密斯
  • 美国人 (Měiguórén)
  • n. 美国人
  • 朋友 (péngyǒu)
  • n. 朋友
  • 律师 (lǜshī)
  • n. 律师
    • 笔记本/笔记本 (bǐjìběn)
    • 铅笔/铅笔 (qiānbǐ)
    • 英国人/英国人 (Yīngguórén)
    • 法国人/法国人 (Fǎguórén)
    • 报纸/报纸 (bàozhǐ)
    • 老师/老师 (lǎoshī)
    • 作家 (zuòjiā)

    n. 笔记本
    n. 铅笔
    n. 英国人
    n. 法国人
    n. 报纸
    n. 老师
    n. 作家

    在本课中,我们学习如何用中文表达“某物是某物”。首先需要了解的是,中文的句子结构与英文非常相似,都遵循主谓宾(SVO)的模式。但与许多西方语言不同,中文的动词不发生词形变化,名词和形容词的词尾也不变。它们不受时间或人称等因素的影响。

    这(/那)是什么?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这句话的意思是“这是什么/那是什么?”

    1. 这是什么?(What's this?)
    2. 那是什么?(What's that?)

    如果将这些句子逐字拆解,就会发现英文和中文的词序有所不同。

    这/那 什么 ?
    这个/那个 什么 ?

    句子的顺序可能看起来有点棘手,但不用担心,我们稍后会讨论这个问题。

    A 是 B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这句话的意思是“A是B”。

    “是” (shì),系动词“是”,可以用作英文的isequals。在简单的主谓宾句中,主语限定宾语。由于中文动词从不发生变化,因此不存在像英文中的wasam之类的其他形式。此外,中文中也没有athe这样的冠词。它们不翻译。

    例如

    1. 这是书 (zhe4 shi4 shu1): 这是(一本)书。
    2. 那是杂志 (na4 shi4 za2zhi4): 那是一本杂志。

    A 不是 B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这句话的意思是“A不是B”,其中“是”在“不”(bu)之前被否定。“不”字面意思是“不”、“不是”。

    例如

    • 这不是书 (zhe4 bu2 shi4 shu1): 这不是(一本)书。

    现在,我们回到“这是什么/那是什么?”的问题。我们已经看到,与英文的疑问句语序相比,词序有点棘手。但与后一种模式“A 是 B”相比,我们发现它们很相似:它们的顺序完全相同。实际上,与语气词一样,疑问词在不改变句子语序的情况下,将陈述句变为疑问句。要构成疑问句,只需将疑问词替换到答案中主语所在的位置。

    比较

    1. 这是。(This is (a) book.)
    2. 这是什么(This is what?)
    1. 那是杂志。(That is (a) magazine.)
    2. 那是什么(That is what?)

    “吗”是用于构成疑问句的疑问语气词。在陈述句末尾添加此字符会将句子转换为疑问句。

    示例1

    • 这是书 (zhe4 shi4 shu1)。(This is (a) book.)
      • 这是书 (zhe4 shi4 shu1 ma)?(Is this (a) book?)

    示例2

    • 这不是杂志 (zhe4 bu2 shi4 za2zhi4)。(This is not (a) magazine.)
      • 这不是杂志(zhe4 bu2 shi4 za2zhi4 ma)?(Isn't this (a) magazine?)

    “是” (shi4) 可用于回答简单的是非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是”表示yes,而“不” (bu2) 或“不是” (bu2 shi4) 表示no(字面意思是not is)。

    如何在中文中正确回答是非问题?通常,这与英文一样,但要注意如果问题是否定句,例如“这不是书吗?”。在中文中,你回答的是问题本身,而不是事实。如果问题本身是否定答案,则使用“不是”或简单的“不”,反之亦然。例如

    • A: 这不是书吗?zhe4 bu2 shi4 shu1 ma? (这不是书,对吗?)
      • B: ,这不是书。shi4, zhe4 bu2 shi4 shu1。(,这不是书。= 你是对的;这不是书。)
      • B: ,这是书。bu4, zhe4 shi4 shu1。(,这是书。= 你错了;这是书。)

    A 以否定方式询问那是不是书。如果物体不是书,你仍然应该首先认可 A 的说法。所以我们用“是”来承认 A 是正确的,然后说“这不是书”来强调 A 是正确的;如果物体是书,你应该首先否定 A 的说法,使用“不”(否)指出 A 是错误的,然后通过指出“这是书”(这是书)来做一个新的陈述。再举一个例子

    • 他今天晚上不来参加宴会了,对吗?(他今晚不来参加宴会,是吗?)
      • ,他肯定要来。(,他肯定会来。)
      • 啊,他很忙呢!(,他很忙!)

    汉字“的”(de)表示前面的词语拥有后面的词语。在英语中,它的作用类似于'sof,但拥有者和被拥有者的位置互换。例如

    1. 史密斯的书 <-> Smith's book
    2. 王明的钢笔 <-> Wang Ming's pen
    3. 约翰**(Yuēhàn: John)的朋友**(péngyǒu: friend) <-> John's friend 或 a friend of John's
    1. 替换下划线单词,并练习。
      1. 史密斯是美国人
        • 英国人
        • 法国人
      2. 这不是杂志
        • 笔记本*
        • 铅笔
    2. 替换下划线单词,然后用肯定和否定两种方式回答问题。
      • 例子
      • 史密斯是法国人吗?
        • 是,史密斯是法国人
        • 不,史密斯不是法国人
      1. 那是杂志吗?
        • 钢笔
        • 铅笔
        • 报纸*
      2. 王明是学生吗?
        • 律师
        • 老师*
        • 作家*
    3. 将以下英文翻译成中文。
      1. 王明不是老师。王明是学生。王明是中国人。王明不是美国人。
      2. 史密斯是律师。史密斯不是作家。史密斯是美国人。史密斯不是法国人。
      3. 这是史密斯的书。那是王明的钢笔。

    进一步阅读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阅读以下文章,然后用中文回答问题。

    你好(nǐhǎo, hello),我(wǒ, I)是王明。我是学生,我是中国人。这是史密斯。史密斯是我的1朋友,史密斯是律师。那是史密斯的妻子(qīzi, wife),安娜(Ana)。安娜是我的英语(yīngyǔ, English language)老师。
    1."我 的"表示"我的",我们将在下一课中讨论这一点。

    问题

    1. "我"是谁?
    2. 史密斯做什么?
    3. 安娜是谁?
    4. 安娜做什么?

    常用语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问候。如何在中文中向别人打招呼?
    • 你好!(nǐhǎo): 你好!
    • 嗨!(hài): 嗨!
    • 幸会 (xìng huì) 很高兴见到你!
    • 你吃过饭了吗?(nǐ chī guò fàn le ma?): 你吃过饭了吗?(这是朋友之间等人的随意问候。但这并不意味着你被邀请吃饭!这个短语在北京常用的另一种说法是“你吃了 吗?”)
    • 再见。(zàijiàn): 再见
    • 拜拜。(bāibāi): 再见
    • 回头见。(huítóu jiàn): 回头见。

    文本翻译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汉字 句子分解 英文翻译
    文本1

    王明:这是什么?
    李红:这是书。
    王明:那是什么?
    李红:那是钢笔。
    王明:那是杂志吗?
    李红:不,那不是杂志。那是字典。

    文本1

    王明:这是什么?
    李红:这是书。
    王明:那是什么?
    李红:那是笔。
    王明:那是杂志(疑问语气词)?
    李红:不,那不是杂志,这是字典。

    文本1

    王明:这是什么?
    李红:这是一本书。
    王明:那是什么?
    李红:那是一支笔。
    王明:这是杂志吗?
    李红:不,那不是杂志。那是字典。

    文本2

    王明是中国。
    王明是学生。
    史密斯是美国人。
    史密斯是王明 的 朋友。
    史密斯是律师。

    文本2

    王明是中国人。
    王明是学生。
    史密斯是美国人。
    史密斯是王明的朋友。
    史密斯是律师。

    文本2

    王明是中国人。
    王明是一名学生。
    史密斯是美国人。
    史密斯是王明的朋友。
    史密斯是一位律师。


    课程 主页 - 发音 -1 - 2 - 3 - 4 - 5 - 6 - 7 - 8
    子页面 简体 - 练习 - 笔顺
    华夏公益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