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灾害管理中的信息通信技术/前言

来自维基教科书,开放的书籍,开放的世界

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UN/ISDR)统计,在1991年至2005年间,全球记录的5210次灾害中,有2029次(约占40%)发生在亚太地区。其他一些报告指出,仅在过去三年里,该地区发生的自然灾害数量就超过了过去三十年。印度尼西亚和其他地区国家的几次地震,现在已成为过去三年中每年都会发生的事件,特别是在苏门答腊断层沿线地区,2004年引发海啸的这次地震就起源于此。2006年也值得注意的是,太平洋台风季全年都在持续,给包括中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菲律宾、大韩民国和越南在内的许多亚洲国家造成了相当大的物质损失和人员伤亡。如果能够积极主动地应对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后果以及人口所面临的脆弱性,那么这些后果是可以减轻的。虽然我们必须始终牢记,完全消除风险并非总是可行,但过去几十年的丰富经验和实践表明,通过精心规划、减灾和迅速行动,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任何灾害造成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信息通信技术(ICT)有可能在灾害预防、减灾和管理中发挥关键作用。各种现有技术,包括通信卫星、雷达、遥测和气象学,都能够实现用于预警的遥感。信息通信技术涵盖传统媒体(广播、电视)和新媒体(手机广播、互联网、卫星广播),所有这些媒体都可以在教育公众了解潜在或迫在眉睫的灾害风险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灾害发生之前,信息通信技术被用作传播即将发生的危险信息的渠道,从而使人们能够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来减轻这些灾害的影响。为了使这成为可能,一致地应用信息通信技术和向受灾地区传播警报信息至关重要。这种警报的传播必须广泛,并应教育公众了解当地可能面临的风险。无论多么昂贵或复杂,如果没有教育成分,预警系统永远不可能完全有效。此外,信息通信技术在促进重建过程以及协调灾民返回其原始家园和社区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灾害发生后的立即救援行动,可以通过使用适当的信息通信技术工具来提高效率。这些工具包括资源管理和跟踪工具、紧急情况下的通信工具(例如,使用互联网通信)、为受灾者收集必需物品以及国内和国际筹款工具。自2004年12月印度洋海啸以来,亚洲减灾中心(ADPC)与国际电信联盟(ITU)共同采取了措施,研究亚太国家紧急通信的现状,并就国家紧急通信和国家预警系统设置提出建议。对孟加拉国、马尔代夫和斯里兰卡的这些紧急通信系统进行了评估。为了加强预警系统,ADPC在印度洋预警系统计划下,还推出了海啸警报快速通知系统计划,重点强调健壮的信息通信技术系统,以将信息和预警从国家层面传播到社区层面。为此,我很高兴地向您介绍这个电子手册,它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亚太发展信息计划(UNDP-APDIP)和亚太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培训中心(APCICT)共同编写。我相信,这份电子手册将在提高和传播对各种信息通信技术工具的认识方面发挥有效作用,并将作为政策制定者、灾害管理实践者和媒体人员如何最好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工具来成功应对灾害威胁的指南。

Krasae Chanawongse 教授 亚洲减灾中心理事会主席

华夏公益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