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抽象代数/2x2实矩阵

来自维基教科书,开放的书籍,开放的世界

2×2实矩阵的结合代数用M(2, R)表示。M(2, R)中的两个矩阵pq的和为p + q,由矩阵加法给出。积矩阵p q由矩阵乘法形成。对于

那么q q* = q*q = (adbc) I,其中I是2×2单位矩阵。实数ad − bc称为q行列式。当ad − bc ≠ 0时,q可逆矩阵,并且

所有这些可逆矩阵的集合构成一般线性群 GL(2, R)。在抽象代数的术语中,M(2, R)以及相关的加法和乘法运算形成了一个,而GL(2, R)是它的单位群。M(2, R)也是一个四维向量空间,因此它也是一个结合代数

2×2实矩阵与二维笛卡尔坐标系到自身的线性映射一一对应,其规则为

M(2,R)是所有三种平面角用面积表示的地方。M(2,R)被描述为实数线上的一支铅笔,由三种类型的2-代数共享,这些代数作为M(2,R)的子代数出现。它们分别是除法二元数、分裂二元数和对偶数,它们分别使用圆角、双曲角和斜率。

双曲角定义为y=1/x下方的面积。圆角等于半径为√2的圆的相应扇形的面积。同样,斜率等于以直线为底、顶点距直线√2距离的三角形的面积。

根据平面的类型,这些角度在运动下具有不变性。可以是旋转、挤压或剪切。首先讨论M(2,R)中虚数单位概念的推广。正是矩阵乘法产生了对平面的群作用,因此矩阵使它们成为面积保持者的特征接下来讨论。

平面子代数的铅笔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在综合几何中,术语铅笔用于表示给定点上的直线集,轴向铅笔用于表示给定直线上的平面集。这里,轴是单位矩阵I乘以实数的倍数集。不在此集合中的每个矩阵都包含在唯一的平面子代数中。这些子代数是除法二元数、分裂二元数或对偶数。

给定一个矩阵m,其中m2在{I, 0, −I}中,存在一个子代数

那么Pm是一个交换子代数,并且M(2, R) = ⋃Pm ,其中并集是对所有满足m2 ∈ {−I, 0, I }的m进行的。

为了识别这样的m,首先对通用矩阵进行平方

a + d = 0时,这个平方是一个对角矩阵。

因此,当寻找m来形成交换子代数时,假设d = −a。当mm = −I时,bc = −1 − aa,这个方程描述了参数空间(a,b,c)中的双曲抛物面。这样的m用作虚数单位。在这种情况下,Pm同构于除法二元数,也称为(普通)复数域。

mm = +I时,m是一个对合矩阵。那么bc = +1 − aa,也给出一个双曲抛物面。如果一个矩阵是幂等矩阵,它必须位于这样的Pm中,在这种情况下,Pm环同构分裂二元数

幂零矩阵mm = 0,的情况出现在bc只有一个非零时,此时交换子代数Pm就是对偶数平面的一个副本。

当M(2, R)通过改变基底重新配置时,这个铅笔在分裂四元数中可见,其中I和−I的平方根集呈对称形状,如双曲面。

等面积映射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首先将一个微分向量转换为另一个微分向量

面积用密度 ,一种外积,其中 在线性映射中,这个微分2-形式被变换为

当行列式为1时,面积保持不变。因此,等面积映射被识别为 ,即特殊线性群。根据上述轮廓,每个这样的g都位于一个交换子环Pm中,根据m的平方表示一种复平面类型。由于g g* = I,以下三种情况之一会发生

  • mm = −I 且g为欧几里得旋转,或者
  • mm = I 且g双曲旋转,或者
  • mm = 0 且g剪切映射.

面积的保持为研究平面上的共形映射提供了共同的基础。实际上,在分析中使用了三种角度,圆形和双曲角度以及斜率作为对偶数平面中角度的表达式。

2 × 2实矩阵的函数

[edit | edit source]

M(2, R)的交换子代数决定了函数理论;特别是三种类型的子代数各自具有自己的代数结构,这些结构决定了代数表达式的值。平方根函数和对数函数的考虑说明了上述铅笔中每种类型子代数Pm的特殊性质所隐含的约束。

首先要注意,每个平面的可逆元素,即单位,构成一个具有一个、两个或四个连通分量的拓扑群。包含1的连通分量称为单位元连通分量。元素的极坐标包含一个角度因子

  • 如果mm = −I,则z = ρ exp(θm),其中θ为圆形角度。
  • 如果mm = 0,则z = ρ exp(sm) 或z = −ρ exp(sm),其中s为斜率。
  • 如果mm = I,则z = ρ exp(a m) 或z = −p exp(a m) 或
z = m ρ exp(a m) 或z = −m ρ exp(a m),其中a为双曲角度。

在第一种情况下,exp(θ m) = cos(θ) + m sin(θ),被称为欧拉公式。

在对偶数的情况下,exp(s m) = 1 + s m。最后,在分裂二元数的情况下,单位元群中有四个连通分量。单位元连通分量由ρ和exp(a m) = cosh(a) + m sinh(a)参数化。

现在 不管子代数Pm是什么,但函数的自变量必须取自其单位元连通分量。在对偶数结构的情况下,半平面丢失了;在分裂二元数的情况下,必须排除四分之三的平面。

类似地,如果ρ exp(a m)是与2×2矩阵m相关联的平面的单位元连通分量的元素,则对数函数得出值为log ρ+ a m。对数函数的定义域受到与上面描述的平方根函数相同的约束:在mm = 0 或mm = I 的情况下,必须排除一半或四分之三的Pm

2 × 2实矩阵作为复数的种类

[edit | edit source]

每个 2×2 实矩阵都可以解释为三种(广义[1])复数之一:除数二元数、对偶数或分裂二元数。以上,2×2 矩阵的代数被描述为子代数 Pm 的并集,它们都共享相同的实轴。可以使用以下方法确定给定 2×2 矩阵属于哪种子代数

考虑 2×2 矩阵

通过投影找到包含 z 的子代数 Pm

如上所述,当 a + d = 0 时,矩阵 z 的平方是对角矩阵。矩阵 z 必须表示为单位矩阵 I 的倍数和超平面 a + d = 0 中的矩阵的和。将 z 交替投影到 R4 的这些子空间上,得到

此外,

其中 .

现在 z 属于三种子代数之一

  • 如果 p < 0,则它是一个除数二元数
    . 然后 .
  • 如果 p = 0,则它是对偶数
    .
  • 如果 p > 0,则 z 是一个分裂二元数
    . 然后 .

类似地,2×2 矩阵也可以用极坐标表示,但要注意对偶数平面单位群有两个连通分量,而分裂二元数平面有四个连通分量。

射影群

[edit | edit source]

给定一个 2 × 2 实矩阵,其中 adbc,它对实射影线 P(R) 的射影坐标 [x : y] 的作用方式为线性分数变换

cx + dy = 0 时,像点是无穷远点,否则

与上一节中矩阵对平面的作用方式不同,矩阵对射影线 P(R) 的作用方式相同,所有成比例的矩阵都以相同的方式作用。

p = adbc ≠ 0。然后

该矩阵在实射影直线上的作用是

因为射影坐标。

因此,该作用是实射影直线上恒等映射的作用。所以

作为乘法逆元。

射影群以 M(2,R) 的单位群 GL(2,R) 开始,然后如果它们成比例,则将两个元素联系起来,因为对 P(R) 的成比例作用是相同的:PGL(2,R) = GL(2,R)/~,其中 ~ 联系着成比例的矩阵。射影线性群 PGL(2,R) 的每个元素都是 ~ 下成比例的 2 × 2 实矩阵的等价类。

自治微分方程

[edit | edit source]

微分方程 的解是 其中 a 是给定的常数,C 是任意常数。

使用二元运算除法,方程 可以解释为由 t 参数化的曲线的切线斜率:对于 i2 = − 1,微分方程 的解是

类似地,对于 j2 = +1,微分方程 的解是 单位双曲线的分支。

自治微分方程 中,矩阵 A 对应于常数二元运算,它将切线的斜率与曲线联系起来。矩阵微分方程的解由指数函数给出,使用该常数作为参数中的一个协因子。当常数是除法二元运算时,解是周期性的,当它是分裂二元运算时,解不是周期性的。显然,该常数也决定了 M(2,R) 的哪个子代数包含解曲线。

虽然线性代数以联立线性方程为基础,但存在微分方程系统解的存在定理[2]

是连续函数。

这里p = 2,矩阵是常数,并且给出了解。但是,数学读者需要进行一些符号上的体操。按照传统,矩阵写在左边,并使用函数符号。因此,与之前章节中将行向量输入矩阵不同,该函数被视为列向量,读者必须从二进制中重建它。

参考文献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 Anthony A. Harkin & Joseph B. Harkin (2004) 广义复数的几何数学杂志 77(2):118–29
  2. T. J. Willmore (1959) 微分几何导论,第 27 页,第 1 章,附录 I,牛津克拉伦登出版社
  • w:Rafael Artzy (1965) 线性几何,第 2-6 章 实数域上平面仿射群的子群,第 94 页,Addison-Wesley。
  • Helmut Karzel & Gunter Kist (1985) "运动学代数及其几何", 可以在以下找到
    • 环与几何,R. Kaya,P. Plaumann 和 K. Strambach 编辑,第 437–509 页,特别是 449、50,D. Reidel,ISBN 90-277-2112-2
  • Svetlana Katok (1992) 富克斯群,第 113 页及以后,芝加哥大学出版社 ISBN 0-226-42582-7
  • Garret Sobczyk (2012)。“第 2 章:复数和双曲数”。数学新基础:数的几何概念。Birkhäuser。 ISBN 978-0-8176-8384-9.
华夏公益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