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佛教哲学/词汇表

来自维基教科书,为开放的世界提供开放的书籍

佛教哲学

  1. 简介
  2. 细节
  3. 冥想
  4. 正念
  5. 经文
  6. 学派
  7. 密宗佛教
  8. 阴阳
  9. 发展
  10. 词汇表
  11. 妙语
  12. 参考资料和链接

编辑此模板

内容 顶部 - 0–9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词汇表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Arisings - 在冥想中出现或扰乱一个人的意识流。

Amitaba - 所有大乘佛教派别(尤其是净土宗)所尊崇的一位佛陀。代表真如。另一种拼写是“Amitahba”。

Anatta - 灵魂或意识不存在的状态。

Arahat - 佛教中的圣人。已经从轮回中解脱的人。另一种拼写是“arhat”。

Avalokitesvara - 佛教慈悲的化身。观音。陈列西。达赖喇嘛。

Attachment - 痛苦的根源

Buddha Nature - 任何有情众生的潜能,使他们能够成佛。

Buddha - “觉悟者”。“开悟者”。

Bardo - 死亡和下一次重生之间的中间存在。

Bhikkhu - 乞丐/一个受戒进入佛教僧团的男性。僧人。

Bhikkhuni - “Bhikkhu”的女性对应词。一个受戒进入佛教僧团的女性。尼姑。

Bodhi - 完美的知识或智慧。

菩提心

Bodhisattva - 任何有救度自己和他人愿望的人。

Causality - 表明事物表面性质的概念 - 一种或多种现象是由一种或多种现象引起的,并导致它们自身一种或多种现象。任何现象似乎都有原因和结果。请参阅本页面上的因缘和空性。

Citta - 心或心,这两个词在佛教中是同义词。

慈悲

Conventional Truth - 这表明概念、物体和一般所有现象只是世俗的,它最终不存在。但是,为了向依赖概念和物体的众生解释这一点,有必要使用概念和物体。因此,作为理解所有现象缺乏固有本质的基础,据说现象是存在的 - 但只是作为众生之间的约定,作为对感知和记忆的解释的习得习惯。请参阅本页面上的因果关系、因缘和空性。

Dana - 布施,礼物,布施,布施,慷慨,慈善,仁慈,宽宏,捐赠。

Dharini - 密宗佛教中使用的扩展咒语。

空行

Dependant Arising - 表明任何出现的现象都是依赖于因(和条件,条件也可以看作因)而产生的。这证明了我们认为存在的任何物体、众生、概念、感知等都没有固有的存在,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它是“流动”的一部分,是整个存在。 “部分”、 “流动”和“存在”的概念也受到这种因缘关系的影响。没有一种现象可以独立地建立起来,完全独立于所有其他现象。请参阅本页面上的因果关系和空性。

Deva - 光明者,神,神灵

Dharma - 教义,法,本质,真理。

Dukkha - 痛苦,苦难,悲哀,疼痛,病,悲伤,麻烦,不适,不令人满意

Dhyana - 专注练习。

金刚经 - 是般若波罗蜜多经的一部分,它表明所有现象的显现不是终极现实,而是幻觉,是自己思想的投射。

Emptiness - 在佛教语境中,对应于梵文“shunyata”。它表明所有现象的基本性质,这些现象是空的,没有任何可以想象的概念和特征。它表明所有看起来存在的东西都是空的,没有任何存在的方式。为了让人们更容易理解这个概念,有时会说现实只存在于一个人心中的一个概念中 - 这有点类似于说它在任何人们相信它存在的方式中根本不存在。在人类世界中,这很容易通过观察到所有现象都是由过去的原因决定的,它们的形状和/或状态是相对于其他现象定义的,等等,而无法确定一种现象可以作为定义的独立基础。请参阅上面的因果关系和因缘。

Jhana - 冥想,恍惚,狂喜,吸收,通过冥想达到的平静沉思状态。

Jnana - 超越的,非概念性的智慧。

Karma - 心的活动,产生身、语、意的行为

Kalpa - 劫,世界周期。

Lobha - 贪婪,贪欲。

Loka - 世界,一个世界,存在平面。

Mantra - 意思是:“保护心灵的事物”。用于训练心灵和冥想佛陀/菩萨的音节序列,在密宗教义中,用于在某些形式的瑜伽中塑造微妙气流(prana)的流动。

Metta - 慈爱,善意,友谊。

Nirvana - 贪婪、仇恨和无明之火的熄灭。已经消灭了所有烦恼的状态。

Non-duality - 事物的真实本质。不可能将任何现象建立为独立和分离,因此不可能完全分离一个“这个”和一个“其他”,而不会找到任何共同的原因或它们之间的联系,无论我们搜索多深。

Non-self - 空性和因缘的概念也适用于我们认为的“自我”。这个自我也是由过去的因缘决定的。此外,非二元性也可以应用于自我。这一发现是佛教宗教所特有的,也是其教义的核心内容。它摧毁了自我主义的发现,因为自我主义是基于自我概念,而自我概念是无效的。贪婪和仇恨也是无用的,因为它们没有可以依赖的基础。

巴利语大藏经 - 佛陀去世后 400 年形成的书面传统,由口头故事组成,包括律藏、经藏和阿毗达摩藏。

Papa - 邪恶,错误行为,过失,不好。

波罗蜜多 - 完美,字面意思是“运载/渡过”。

般若 - 概念智慧。

Puja - 崇拜(外部和精神上的,荣誉,敬畏,敬意,虔诚的供品。

三宝 - 佛、法、僧。

Rigpa - 大圆满教义中描述的原始的、不二的意识。

- 物质,形式,物质身体,形状,外观,物质性。

श्रद्धा - 信仰,信心。

Sala - 布道大厅或房间

三摩地 - 专注,沉思,吸收。

轮回 - 轮回,存在循环,苦难。

僧伽 - 僧侣社区。

- 道德。

密宗 - 密宗佛教。

如来 - 这样来的人。释迦牟尼佛的称呼。

两种真理

终极真理

执著 - 执着,依恋。

优婆塞 - 男佛教在家信徒。

优婆夷 - “优婆塞”的女性等同词。

- 感知,感觉。

寺院 - 寺院,寺庙。

- “纪律”。有助于消除 *轮回* 的(行为、规则等)。

维巴萨那 - 洞察力,直觉洞察力,内省,沉思,洞察力发展。

精进 - 努力,精力,活力,努力,竭尽全力。

Wat (泰语) - 寺院,寺庙。

华夏公益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