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内容

佛教哲学/导论

来自维基教科书,开放书籍,面向开放世界

佛教哲学

  1. 导论
  2. 细节
  3. 冥想
  4. 正念
  5. 经文
  6. 流派
  7. 密宗佛教
  8. 阴阳
  9. 发展
  10. 词汇表
  11. 妙语
  12. 参考文献和链接

编辑此模板

什么是佛教哲学? 提供了对这里开发的一些关键点的介绍。 佛教 将从其一些鲜为人知的属性中进行探讨

  • 对医学和治疗的影响
  • 宇宙论
  • Rasayana 教义
  • 世俗宗教的发展
  • 非神论的伦理和道德

佛陀出生于蓝毗尼,现今尼泊尔的领土,公元前 566 年。他的父亲是净饭王,母亲名叫摩诃摩耶。他出生于释迦族王室,他的父亲咨询了许多宫廷占星家,在给他取名为悉达多·乔达摩之前,预测了他的儿子的未来。他接受教育,成为世俗领袖,但最终成为了佛教的创始人。他母亲在分娩后不久就去世了,所以他主要由他的姑姑和继母抚养长大。

佛教通常将其宗教基础追溯到释迦牟尼佛陀的一生和灵感。佛教一直与对他人,包括动物(尤其是猴子)的和平相处,以及强调冥想有关。许多原本主要与佛教相关的词语现在已成为西方用语的一部分,例如:禅宗、业力、咒语、涅槃。

是什么导致了佛陀的开悟?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佛陀一生的半神话性质也反映在许多苏菲故事中,这些故事讲述了放弃王位追寻精神解脱之路的王子,尽管这些故事直到很久以后才出现在历史记录中,因此可能受到了佛陀故事的影响。 [1] 佛陀出生于尼泊尔一个小王国的统治者,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在看到四相后,他决心离开舒适的生活,找到克服不满足或dukkha的原因。经过学习、苦行和冥想练习,佛陀发展了一种理解或认识;他生命的其余部分都用来传播这种认识。

佛陀在说:“我所教导的只有两件事,哦,弟子们:苦的实相,以及摆脱苦难的可能性。”

佛陀启发了著名的“四圣谛”和“八正道”,这使得人们能够实现涅槃。什么是涅槃?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您必须理解业力的概念。佛教哲学指出,一切事物都受业力法则支配。佛陀教导说,积极的行为会积累一个人的业力,而消极的行为则会减少业力。佛教徒试图通过过上道德高尚的生活来获得善业,并摆脱恶业,这是遵循佛教实践的预期结果。涅槃是一种摆脱精神污染(klesha)的状态,这些污染主要是恨、欲和无明;无明是所有这些的根本原因。随着klesha的停止,所有形式的痛苦都会停止,并达到一种幸福和平静的状态。佛教教导说,生命是痛苦循环的一部分,称为Samsara。如果一个人获得了善业,实践四圣谛,遵循八正道,那么这个循环就会结束,他们将不再受业力法则支配,而是摆脱业力,生活在永恒的幸福中。

四相是什么?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佛陀在皇宫里过着悠闲而受保护的生活,甚至还生了一个孩子。当他违背所有建议离开皇宫时,他遇到了四种人类痛苦的体现或征兆

  1. 老人
  2. 病人
  3. 死人
  4. 流浪的苦行者(类似于西方的修士,或任何有意放弃家园和个人财产来追求更丰富精神生活的人)

悉达多受到了他所看到的事物的触动,并决心找出为什么会有痛苦、痛苦的原因以及如何结束痛苦。

梵文单词"karma"字面意思是“行动”。Hetu是梵文中的“意图”,phala指的是“效果”。业力可以是“善业”(积极)或“恶业”(消极),这两类行为都有各自的phala

四圣谛是什么?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 存在意味着不舒服或痛苦(dukkha)。所有世俗生活都是不令人满意的和支离破碎的。
  2. dukkha的起因是执着、贪婪或欲望(tanha),统称为Samudāya
  3. dukkha的停止来自实现Nirodha,摆脱痛苦的方法,即消除执着和欲望。
  4. 通往dukkha停止之路(Marga):通往摆脱痛苦之路被称为八正道。

佛陀教导说,为了达到涅槃(Nirodha),人们必须摆脱自我,放弃一切欲望。佛陀声称,因为我们有太多欲望(比如想要快乐、财富、幸福、安全、成功、长寿等),我们自己注定要遭受痛苦,永远无法逃脱轮回的循环。这就是为什么佛教徒相信所有痛苦都是自我造成的。 [2]

八正道是什么?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 正见/正知
  2. 正思惟
  3. 正语,戒除说谎、离间语和恶口,以及无益的闲聊(Sutta Nipata 45.8)
  4. 正业,戒除杀生、偷盗和邪淫(Sutta Nipata 45.8)
  5. 正命,戒除助长他人的痛苦或死亡,或与之同谋,避免使用枪支和毒药,或任何其他仅用于造成伤害的东西(Sutta Nipata 45.8)
  6. 正精进
  7. 正念
  8. 正定,更常见的是冥想

三宝是什么?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佛陀的最高成就包括

  1. 佛陀~ 他一生都在获得智慧、理解和觉醒
  2. 教法(Dharma)~ 口头教导和传承
  3. 僧伽(Sangha)~ 佛陀的觉悟教师或弟子群体

三十一界(Bhumi 31)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佛教宣称有三十一界,其中存在生命。人道(manussa bhumi)是 31 界之一,属于乐界(sugati bhumi)。这些境界分为四大类,分别是

  1. 苦界或非人界(apaya bhumi):地狱(niraya)、阿修罗道(asura)、饿鬼道(peta)和畜生道。
    • 众生由于其前世中的恶行而投生于此。
  2. 乐界(sugati bhumi)或欲界(kama bhumi):人道和六种天人界(“神”这个词与西方的“上帝”意义无关)。
    • 众生由于其善行而投生于此,主要是通过修行布施、戒律和冥想。
  3. 色界。
    • 成功修行至rupa-jhana境界的众生。
  4. 无色界。
    • 成功修行至arupa-jhama境界的众生。

六道是什么?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六道是指有情众生可能存在的六种状态。每个道中的众生都有巨大的差异,但这些众生都拥有某些共同特征。我们根据自己的业力,重新轮回在这些状态中。'下三道'一词是指地狱、饿鬼(petas)和畜生道。这三种状态严重限制了困于其中的有情众生获得解脱的能力,因此,他们在轮回中的苦难会持续更久。寻求皈依最基本的原因是为了获得避开这些道的处所。

天界,或天人道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这些是天人或“光辉者”居住的境界,以长时间体验极乐和快乐为特征。

天人道分为两种主要的存在状态 - 有形和无形。天人道与八禅(jhanas)/八定(dhyanas)相关,即八种不同的禅定状态。前四种禅定以对形体的觉知为标志,例如修行者的身体,而后四种则是完全的精神体验,物质感官不再感受到感官输入。

众生通过在生命中的正确行为和/或深入的禅定体验获得天人道的再生。一旦到达那里,他们拥有无限的寿命,尤其是在更高状态中,他们对时间的感知也与人类不同 - 他们的一天有时相当于人类的千年。

再生在天人道被认为最终是无用的,因为它是暂时的,而且似乎没有理由努力从轮回中解脱。当住在天人道中的有情众生的业力开始耗尽时,他们通常在他们的意识流或意识中几乎没有与快乐存在相关的功德,最终会生到下三道中。当他们死去时,他们会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这种体验据说比其他任何道中可能经历的所有苦难都要糟糕。

阿修罗道,冲突的巨人道(嫉妒的神)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佛陀境界:父性的生命,责任与决心之间的冲突,四相

在意大利,在博吉亚家族统治的三十年里,他们经历了战争、
恐怖、谋杀和流血,但他们也创造了米开朗基罗、
莱昂纳多·达·芬奇和文艺复兴。
在瑞士,他们拥有兄弟般的爱、
五百年的民主和和平,
他们创造了什么?布谷鸟钟。

—奥逊·威尔斯,《第三人》

三十年来,人们一直在问我如何调和 X 和 Y!
说实话,我不知道。
我的一切都是矛盾的,其他人也是如此。
我们由对立组成;
我们生活在两个极点之间。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庸人和一个审美家,一个凶手和一个圣人。
你不能调和两极。你只需要认清它们。

—奥逊·威尔斯对肯尼斯·泰南,1967 年

人类发展阶段:幼儿期

情欲或畜生道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佛陀境界:训练佛陀,愚蠢和奴役

主要的
穆罕默德的激情
是女人和香水。
这个道是关于本能的模式,
动物的需求。为了食物和互动。
有趣的是,一些体系将这个道作为智慧和灵感的来源
承认
是关键的一部分,而不是否认,禁欲主义或故意的
否认或放纵,这是中道

人类发展阶段:青春期

地狱道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佛陀境界:已训练但无处可去,被折磨所困扰,以攻击为特征

有一个关于净土宗大师做了一个令人不安的梦的精彩故事

在梦中,大师看到自己身处天界
他召集了同修僧侣,眼含泪水
讲述了这个不祥的梦
恳求他们祈祷他被送往地狱
去救助住在那里的众生。

一个真正的菩萨。

人类发展阶段:青年期

饿鬼道,或贪欲道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佛陀境界:极端的苦行僧,以强烈的渴望和永恒的饥饿为特征

人类发展阶段:成熟期

佛陀境界:世界被改变

既有善又有恶的众生;他们能够开悟,但大多数人被蒙蔽了,沉迷于他们的欲望中

人类发展阶段:老年期

参考文献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 Walters, Jonathan S. (1999 年 2 月). “Suttas as History: Four Approaches to the "Sermon on the Noble Quest" (Ariyapariyesanasutta)”. 宗教史. 芝加哥大学出版社. 38 (3): 247–284. doi:10.1086/463543.
  2. “宗教 - 佛教:四圣谛”. BBC. 2009 年 11 月 17 日. 检索于 2022 年 8 月 25 日.
华夏公益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