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欧洲历史/欧洲:1918 年至 1945 年

来自维基教科书,开放世界中的开放书籍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见证了欧洲交战国精疲力竭,一代年轻人死在战场上,战后的政治状况也与战前发生了巨大变化。德国、奥地利和俄罗斯的君主制被赶下台,取而代之的是民主或革命政府,许多欧洲民族在这些国家统治下,抓住机会获得了独立。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战胜国试图给欧洲带来持久和平。战争的胜利者迅速将战争的爆发归咎于德国,并决心惩罚她,这正是 1919 年 6 月 28 日凡尔赛条约发生的事情。条约对德国如此苛刻,主要是因为法国和意大利对他们感到愤怒。

1919 年凡尔赛条约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文件:WilsonVersailles.jpg
伍德罗·威尔逊 和美国和平代表团在凡尔赛条约谈判期间。

在巴黎和会或凡尔赛条约上,“四大”聚首讨论战争结束后的结果。四大包括美国,由总统伍德罗·威尔逊代表;英国,由首相大卫·劳合·乔治代表;法国,由克莱蒙梭代表,他最想报复德国;以及意大利的奥兰多。德国和俄罗斯没有被邀请,因为德国战败了,俄罗斯在 1917 年与德国单独媾和,而且由于那里革命的布尔什维克的兴起而受到人们的恐惧。

在讨论中,许多参与者都希望总统威尔逊能够领导,因为美国受到的损害最小,而且似乎是最中立的胜利者,而且因为成员们认为威尔逊的十四点计划为新未来提供了一条理想的路线图。

威尔逊十四点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威尔逊的十四点是民主的、自由的、开明的和进步的——一种旨在永远确保和平的新型条约。他的提议的关键方面是未来禁止秘密条约,允许海洋自由,为裁军提供条件,允许国家自决,并建立威尔逊认为是防止未来战争的关键工具的国际联盟。

条约对德国的处置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与威尔逊的理想主义形成对比的是,凡尔赛条约是严酷的、野蛮的、惩罚性的和报复性的,尤其是因为法国仍然对普法战争怀有挥之不去的愤怒。条约的目的是试图阻止德国未来发动战争的能力。它命令法国将富含煤炭和铁矿的萨尔谷控制 15 年,并将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德国和法国之间的莱茵兰将被非军事化,作为这两个国家之间的缓冲区。德国的殖民地被瓜分给法国和英国,德国本身总共损失了 13.5% 的土地和 12.5% 的人口。德国海军被没收,德国军队被限制在 10 万人,并且不允许使用潜艇、飞机或火炮。德国被迫支付 1320 亿马克的巨额战争赔款。最后,第 231 条,即战争罪责条款,是一项纯粹的报复性措施,命令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的全部责任。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面临的问题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德国新的民主政府,即所谓的魏玛共和国,在凡尔赛条约后遇到了严重的问题。尽管威廉二世皇帝退位,战时军事领导人也失去了权力,但德国人普遍拒绝承认他们的军队输掉了战争。相当多的人认为德国可以继续战斗,最终占上风,而投降是对能够赢得战争的军队的“背叛”。

虽然这严重损害了新共和国的信誉,但德国军队可以继续战争并最终获胜的观点被大多数历史学家所驳斥,因为美国新兵的加入以及德国在四年战斗后的虚弱。事实上,在 1918 年末,德国高级指挥部面对强大的盟军进攻德国本土,以及他们自己的军队精疲力竭,绝望地转向德国的民主政治家,要求他们组成一个盟军可以接受的政府进行谈判。

战后初期,魏玛共和国遇到了严重的经济问题。数百万复员的士兵回到家,却发现没有工作或几乎没有工作。饥饿十分普遍。此外,法国和英国欠美国战争债务,为了偿还这些债务,他们要求德国支付赔款。德国无力偿还,因此法国占领了鲁尔谷的工业城镇。德国的反应是印发货币来支付鲁尔失业工人的工资,这导致德国出现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

在政治上,几年来几乎一片混乱,左翼和右翼的边缘政治团体公开而暴力地互相战斗,也与中央政府作战。斯巴达克斯主义者或共产主义者在柏林和其他城市发动了起义,并在巴伐利亚短暂地掌权。弗赖科尔,各种不愿放下武器的复员士兵,镇压了巴伐利亚政变。然而,弗赖科尔也试图在 1920 年发动政变推翻魏玛共和国政府,但当德国工人对此作出总罢工的回应时,政变失败了。

1919 年,慕尼黑的一个小型右翼政党接纳了一名新成员,一位名叫阿道夫·希特勒的陆军下士。希特勒是一位技艺高超的演说家和政治家,他迅速升任为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即纳粹党的领袖。

德国的繁荣回归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在 1920 年代后期,德国的繁荣再次出现,这主要是由于美国通过 1924 年的《道威斯计划》和 1929 年的《杨格计划》所做出的努力。这些计划向魏玛共和国提供了贷款,并为共和国提供了一个现实的赔款支付计划,帮助恢复了经济稳定。

这种繁荣对左右两翼的激进组织的影响越来越小。由于德国的繁荣,这些团体的吸引力也随之减弱。

1920 年代和平主义和孤立主义的兴起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在 1920 年代,大多数公民和国家的普遍态度是和平主义和孤立主义。在目睹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的恐怖和暴行之后,各国希望在未来避免类似的情况。因此,欧洲在 1920 年代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确保和平。

在 1921 年的华盛顿海军会议上,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和意大利同意在十年内不建造新的战舰,并缩减其现有的海军规模。

在 1925 年的洛迦诺条约期间,德国无条件地保证了法国和比利时的边界,并承诺绝不侵犯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的边界。

1926 年,德国加入了国际联盟。国际联盟是欧洲人在此期间确保和平的主要手段之一。

1928 年,65 个国家签署了《凯洛格-布里安公约》,拒绝将战争作为政策的手段。1934 年,俄罗斯加入了国际联盟。

1919 年至 1939 年欧洲的民主国家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虽然法西斯主义在欧洲崛起,但英国和法国的自由民主国家却遇到了上述的孤立主义和和平主义,以及失业和殖民地斗争等问题。由于 1930 年代的大萧条,政府有责任满足公民社会需求的理念越来越流行。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英国的《1908 年老年金法案》于 1908 年通过,通常被认为是英国现代社会福利的基础之一,也是 1906 年至 1914 年自由党政府更广泛的社会福利改革的一部分。

该法案为 70 岁以上的老人提供了一项非缴款式老年金。该法案于 1909 年 1 月生效,向 50 万名符合条件的人支付了每周 5 先令(已婚夫妇 7 先令 6 便士)的养老金。福利水平有意设定为较低,以鼓励工人也为退休储蓄。要获得资格,他们每年必须赚取不超过 31 英镑 10 先令,并且必须通过“品行测试”;只有“品行良好”的人才能获得养老金。您还必须在英国居住至少 20 年才能获得资格,而那些一生没有工作过的人也不符合资格。

此外,那些领取救济金的人、精神病院的“疯子”、刑满释放后被判处十年监禁的人、因醉酒罪被判罪的人(由法院酌情决定),以及任何因“习惯性不工作”而被判罪的人也不符合资格。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其中最严重的是失业,约 200 万人领取“救济金”,即英国的福利制度。这导致了工党的兴起。工党在英国创建了一个现代福利国家,创建了老年金、医疗保健、公共住房和失业救济。

英国的工业现在已经过时,落后于时代,随着美国加入工业舞台,其销售量也下降了。

英国殖民地的成员,如爱尔兰、埃及、印度和巴勒斯坦,发现启蒙运动的理想正在吸引他们,并开始反抗英国统治。

最后,大萧条给英国带来了巨大问题。

工党成员拉姆齐·麦克唐纳首相实施了“紧缩政策”,削减了社会支出,禁止女性就业,并对外国商品征收 100% 的关税。他实施了由 J.M. 凯恩斯提出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思想,该理论主张在大萧条期间增加政府支出,以将资金注入经济中。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是 1870 年至 1940 年的执政机构。尽管它因政治不稳定和腐败而广受诟病,但它确实设法带来了一个黄金时代,即被称为《美好时代》的巴黎。这座城市获得了许多独特的新地标和公共建筑,其中最著名的是为 1889 年世界博览会建造的埃菲尔铁塔。它以艺术中心而闻名,印象派艺术家从其新景观中汲取灵感。与此同时,巴黎还因其“欧洲罪恶之都”的声誉而闻名,拥有数百家妓院、歌舞表演和色情歌舞表演场所,如著名的红磨坊。这座城市还拥有其地铁系统,于 1900 年开通。

1877 年,麦克马洪总统试图解散议会,因为他对总理感到厌恶,并试图夺取更多权力。然而,法国人民选出了相同的议员。法国人民显然想要阻止另一个独裁者掌权。

1886 年至 1889 年,布朗歇将军险些推翻政府。他获得了君主制支持者、贵族和工人的广泛支持,恳求与德国作战。然而,他在政变即将发生的那一刻失去了勇气,逃往比利时并自杀。

1894 年,一名名叫阿尔弗雷德·德雷福斯的法国犹太裔军官在臭名昭著的“德雷福斯事件”中被诬告叛国罪,这表明反犹太主义在法国仍然很强,尤其是在军队和天主教会中。埃米尔·左拉写了著名的信“我控诉!”,这帮助获得了对德雷福斯的支持,德雷福斯最终获得了赦免并恢复了军衔。因此,法国于 1905 年颁布了政教分离法。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遇到了一些问题。他们难以承担重建国家的费用和负担,而且由于俄国革命,他们损失了在俄国的所有投资。德国没有按照预期支付赔款。此外,当时的法国税收欺诈现象普遍存在。

到 1920 年代后期,繁荣已经恢复。然而,1930 年代的大萧条引发了政治动荡和社会动荡。1934 年,社会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在议会(议会两院之一)与法西斯主义者发生冲突,并互相扔墨水。由于动荡,人民选出了“人民阵线”——一个由社会主义者、自由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组成的联盟来执政。人民阵线的领导人是莱昂·布鲁姆,他在任期间颁布了家庭津贴、福利待遇、两周假期、每周 40 小时工作制和集体谈判。莱昂·布鲁姆在 1938 年被爱德华·达拉迪埃取代。

1930 年代对民主的挑战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由于大萧条,法西斯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等边缘群体对欧洲普通民众的吸引力越来越大。

大萧条的原因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大萧条的发生是由于多种原因。当时的低工资导致购买力下降。农业萧条和价格下跌导致农业产量增加,但需求减少。工厂的过度生产和信贷的过度扩张,以及 1929 年的美国股市崩盘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大萧条初期采取的措施包括美联储不适时地加息(希望吸引外国投资),以及后来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立即的关税报复,并使全球贸易的大部分崩溃。

对殖民地的影响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欧洲的这些变化导致殖民地对自治的呼声更高,伍德罗·威尔逊提出的国家“自决”的影响越来越大。

1931 年,《威斯敏斯特法令》创建了“英联邦”,包括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爱尔兰自由邦和南非。这些国家获得了自治权,但通过贸易与英国保持联系。

在 20 世纪 30 年代,印度开始渴望自治。穆斯林联盟和印度国民大会呼吁印度人在政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最终导致了英国统治的结束,并在 1935 年,印度政府法案赋予了印度内部自治权。1947 年,印度获得了独立,并与巴基斯坦分离。

1908 年,“青年土耳其人”推翻了土耳其的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并统治该国直至 1918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凯末尔·阿塔图尔克领导了土耳其。1923 年,他将首都从伊斯坦布尔迁至安卡拉,开始了土耳其共和国。阿塔图尔克在土耳其推广西方服饰、拉丁字母,并禁止一夫多妻制。1936 年,妇女获得了选举权,并被允许在议会中任职。

德国和意大利的法西斯主义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转向了法西斯主义,贝尼托·墨索里尼成为该国的独裁者。不久之后,希特勒领导下的德国也走上了同样的道路。法西斯主义是一种由墨索里尼发起的新的政府形式,它提倡极端民族主义和民族团结;强调男性气质、青年、侵略和暴力;种族优越性;具有超凡能力的一位最高领导人;拒绝个人权利;使用秘密警察、审查制度和宣传;军事化和侵略性的外交政策;严格控制经济;并将个人置于社会整体需求之下。

意大利法西斯政权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贝尼托·墨索里尼

意大利的自由派政权担心受到俄国革命思想启发的社会主义革命,因此支持了由贝尼托·墨索里尼领导的小型国家法西斯党。经过几年的斗争,1922 年 10 月,法西斯分子试图发动政变(“罗马进军”);法西斯军队实力远不如对手,但国王下令军队不干预,与墨索里尼结盟,并说服自由党认可由法西斯领导的政府。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墨索里尼(被称为“Il Duce”,即领导人)以防止革命为借口,消灭了所有政党(包括自由党),并限制了个人自由。

德国法西斯主义和希特勒的崛起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阿道夫·希特勒

在 20 世纪 30 年代初,德国距离内战并不遥远。由多个政党组建的准军事部队恐吓选民,并在公众中播下暴力和愤怒的种子,这些公众饱受高失业率和贫困的折磨。与此同时,在有影响力职位上的精英们对反政府政党的崛起感到担忧,他们在彼此之间争斗,并利用魏玛宪法中提供的紧急权力,通过总统令进行非民主统治。

在经历了一系列失败的内阁后,1933 年 1 月 29 日,兴登堡总统在顾问的推动下,几乎没有其他选择,任命阿道夫·希特勒为德国总理。

2 月 27 日,国会大厦被纵火。根据紧急法令,基本权利被废除。授权法案赋予了希特勒政府完全的立法权。一个集中的极权主义国家建立起来,不再基于民主法治,这是希特勒在其传记《我的奋斗》中概述的政策。新政权通过取缔所有反对党,并利用党自身的组织 SA 和 SS 以及新成立的国家安全警察盖世太保来压制公众中持不同政见者,使德国成为一个一党制国家。

工业受到严格的配额和要求的管制,以便将经济转向战争生产基地。大规模的公共工程项目和政府的大量赤字支出有助于大幅降低高失业率。据说,这一点和大型福利计划是即使在战争后期也保持公众支持的主要因素。

1936 年,德国军队进入非军事化的莱茵兰,试图重建民族自尊心。希特勒受到鼓舞,从 1938 年起,开始实行扩张主义政策,以建立大德意志,即一个德意志民族国家,首先是与奥地利合并(称为“安施卢斯”),然后是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英国首相意识到他奉行对德国的绥靖政策正在被利用。为了避免两线作战,希特勒与苏联签订了《莫洛托夫-里宾特洛夫条约》,即互不侵犯条约。

1936-1939 年的西班牙内战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923 年,由米格尔·普里莫·德·里维拉将军领导的政变与阿方索十三世波旁国王结盟,组成了新的政府。1930 年,反对普里莫·德·里维拉的右翼政府导致他辞职。由于西班牙民众渴望民主和社会主义,阿方索于 1931 年被推翻,共和国宣布成立。1936 年,左翼力量的“人民阵线”当选议会,并控制了政府。左翼的反对宗教行动以及他们对天主教堂和修道院的直接攻击激怒了所有保守的西班牙人。左翼和右翼政治激进分子在街头发生冲突。1936 年 7 月,军队中很大一部分爆发了叛乱。它得到了来自所有社会阶层保守势力的支持,战斗开始了。

国家分裂成两个派系。共和国派或“忠诚派”由共产党人、社会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和自由派组成,并获得了一些国际支持,以及来自斯大林的大量军事和经济援助。“民族主义者”由君主主义者、愤怒的天主教徒、地主、军队、“法兰西”党成员、传统主义者组成,并得到了意大利和德国的大量直接援助。

1936 年,英国、法国和美国签署了一项关于内战的非干预条约。1937 年,平民城市格尔尼卡遭到德国空军的袭击和轰炸。1939 年,民族主义者占领了巴塞罗那和马德里,弗朗西斯科·佛朗哥将军宣布内战结束。从 1939 年到 1975 年,佛朗哥将统治西班牙,成为独裁者。

重返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凡尔赛条约》产生了所谓的“修正主义”力量。德国作为战败国,被强加了严厉的赔偿。意大利在巴黎和会上没有得到任何东西。匈牙利失去了三分之二的领土,三分之一的匈牙利人被置于外国统治之下。即使在日俄战争中击败俄罗斯后,日本也没有获得其想要的种族平等条款。苏联也被巴黎和会冷落,因为它没有被邀请参加会议。

轴心国的侵略行为和西方的反应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933 年,德国退出国际联盟。1934 年,德国试图吞并奥地利。1935 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而德国重新占领萨尔谷,开始征兵和公开重新武装。1936 年,德国重新武装莱茵兰。1938 年,德国吞并奥地利和苏台德地区。

20 世纪 20 年代欧洲盛行的和平主义意味着欧洲国家不愿干预修正主义力量的行为。《凡尔赛条约》的缔约国开始对他们对德国的待遇感到内疚,并认为他们冤枉了德国。此外,德国最初入侵的地区都是德裔人,各国的领导人想知道是否应该允许德国夺取这些领土。1938 年,各国领导人在慕尼黑会议上会面,希特勒承诺不再采取侵略行动。

然而,1939 年,德国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剩余领土,表明战争不可避免,绥靖政策已经失败。波兰和匈牙利也参与其中,夺取了靠近其边境的捷克和斯洛伐克领土。同年,意大利和德国签署了“钢铁条约”联盟。

英国首相内维尔·张伯伦对占领捷克斯洛伐克的反应是向波兰保证,如果德国攻击波兰,英国将对德国开战。波兰政府没有要求结成这种联盟。许多历史学家认为,这项保证让张伯伦意识到了希特勒的侵略计划,但另一些人认为,它愚蠢地增加了战争的可能性,因为这鼓励了波兰在任何关于波兰走廊和但泽城的谈判中对抗德国。

德国和苏联可能为了应对张伯伦的行动,出乎西方大国的意料,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这项条约表明战争迫在眉睫,因为两个互为死敌的体系达成了协议。

1939 年 9 月 1 日,德国用其新的战争机器入侵了波兰,使用了被称为闪电战的战术。因此,1939 年 9 月 3 日,英国和法国对德国宣战。1939 年 9 月 17 日,苏联入侵波兰。1940 年,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签署了《三国同盟条约》,组成了轴心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939 年 9 月 1 日入侵波兰后,从 1939 年秋到 1940 年春,盟军没有直接在西部进攻德国,而是进行了骚扰作战,被称为“假战”。这使德国能够完成其部队的动员。1940 年 4 月,德国入侵丹麦和挪威。下个月,比利时、荷兰和法国遭到攻击。在六周内,法国投降了。

1940 年 5 月,温斯顿·丘吉尔成为英国首相。丘吉尔决心不惜一切代价,不惜一切手段摧毁希特勒。丘吉尔开创了战争的新纪元,对德国平民目标发起了史无前例的轰炸。德国人进行了报复,英国人英勇的防御被称为不列颠之战。伦敦和英格兰的其他许多城市遭到重创,造成大量平民伤亡。

1941 年,德国入侵俄罗斯,企图摧毁共产主义,奴役俄罗斯人,并获取急需的石油来为德国战争机器提供燃料。然而,入侵失败,冬季袭击了俄罗斯,导致德国军队遭受重大伤亡和破坏。

1942 年,德国试图围攻俄罗斯城市斯大林格勒,但最终以苏联胜利和德国战败告终。同样在 1942 年,英国和美国在北非击败了德国军队。

到 1943 年,盟军已登陆意大利,并击退了墨索里尼的军队。1943 年期间,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装甲战斗库尔斯克战役也在东线进行。再次,苏联军队以压倒性的优势击败了德国军队。1943 年 9 月 8 日,意大利向盟军投降。

到 1943 年,美国和英国发起了大规模的轰炸行动,旨在摧毁德国城市,使德国人民无家可归,从而击垮德国的战斗意志。几乎所有主要城市都被摧毁,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但战后研究表明,轰炸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很小,甚至可能增强了德国人的战斗意志。

1944 年 6 月 6 日,盟军在诺曼底海滩登陆,这就是著名的“D 日”。进攻对盟军来说取得了成功,盟军的伤亡远低于预期。这标志着战争结束的开始。1944 年 12 月,德国在比利时发动了最后一次大规模进攻——突出部战役。这场战役的结果是盟军胜利,并摧毁了德国剩余的大部分军队。1945 年 5 月 8 日,苏联占领柏林,欧洲战争胜利日到来。

战争结束

[edit | edit source]

随着战争接近尾声,两次主要会议召开,讨论如何最有效地结束战争。

雅尔塔会议

[edit | edit source]

雅尔塔会议于 1945 年 2 月 11 日开始。与会者包括美国总统富兰克林·D·罗斯福、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和苏联领导人约瑟夫·斯大林。雅尔塔会议达成了一系列重要条款。

第一个是成立联合国,这是一个国际组织,自称是一个“全球政府联盟,促进国际法、国际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方面的合作”。联合国取代了国际联盟,并被赋予了以军事手段实施其决议的能力。

雅尔塔会议要求将德国肢解为四个部分,分别归属英国、法国、美国和俄罗斯。这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德国在不统一的情况下,其威胁性远不如统一国家。

战争罪犯在纽伦堡接受审判,这是军队成员首次被追究国际标准。

波兰得以重建,尽管领土发生了重大变化,并被置于苏联势力范围之内。德国被强加了赔偿,并同意在战胜德国后,苏联将加入对日本的战争。

最后,各方同意《欧洲解放宣言》。该宣言规定,解放的国家将有权举行自由选举,选择自己的政府。这是为了防止斯大林吞并东欧,但显然,这次尝试失败了。

波茨坦会议

[edit | edit source]

波茨坦会议于 1945 年 7 月至 8 月举行。与会者包括接替罗斯福的美国总统哈里·S·杜鲁门,由于罗斯福去世,英国首相艾德礼代表工党,在丘吉尔的保守党在英国大选中失败后代表英国,以及约瑟夫·斯大林。会议规定德国解除武装、非军事化和去纳粹化。为了奖励苏联并惩罚德国,波兰被向西迁移,因此出现了大规模战后移民。

最后,日本受到“一种强大的新型武器”的毁灭威胁,这种武器后来被证实是原子弹。

华夏公益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