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放射肿瘤学/NHL/DLBCL

来自维基教科书,开放书籍,开放世界

首页: 放射肿瘤学 | RTOG 试验 | 随机试验

非霍奇金淋巴瘤: 主页 | 随机化
概述: 概述 | 滤泡性淋巴瘤 |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 MALT 淋巴瘤 | 结节边缘区淋巴瘤 | 套细胞淋巴瘤 | CLL/SLL | 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 | 伯基特淋巴瘤 | NK/T 细胞淋巴瘤 |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治疗: 侵袭性淋巴瘤 | 特定部位 | 放射免疫治疗


病理学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 形态学 - 临床上无用
    • 免疫母细胞型
    • 中心母细胞型
    • 间变型
    • 多叶型
  • 标记物
    • 生存率提高
      • Rb(细胞周期)
      • 生发中心(bcl-6,CD10)
    • 生存率降低
      • CD5(T细胞谱系)
      • HLA-I,HLA-II(免疫)
      • Ki-67(增殖)
      • p53+,p21,p27,cyclin D3(细胞周期)
      • bcl-2,bax,survivin(细胞凋亡)
      • CD44(粘附)
  • 起源
    • 活化的淋巴滤泡的生发中心


亚分类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 基因分析确定了3种不同的亚型,具有不同的临床行为(5年OS)
    • 活化B细胞 - NFkB活化 - 生存率30%
    • 生发中心B细胞 - 高度突变,REL扩增,bcl-2易位 - 生存率64%
    • 原发性纵隔B细胞 - 生存率59%
  • 纵隔B细胞淋巴瘤与霍奇金淋巴瘤的结节硬化亚型(从临床和基因表达谱来看)比其他类型的B细胞淋巴瘤更密切相关。
  • 形态学上,也与伯基特淋巴瘤有明显的重叠。


  • Charite,2006(德国)PMID 16760442 -- "从转录和基因组分析中对伯基特淋巴瘤进行生物学定义。"(Hummel M,N Engl J Med. 2006年6月8日;354(23):2419-30。)
    • 基因分析。220例成熟的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分子伯基特淋巴瘤(mBL)特征已开发:58个基因集。一些具有这种特征的患者在形态学上表现为DLBCL
    • 5年OS:mBL 75%,GCB-DLBCL 51%,ABC-DLBC 12%
    • Myc基因座生存率(mBL 和 DLBCL):断点 15% 与无断点 44%
    • 结论:伯基特淋巴瘤的分子定义
  • 淋巴瘤分析项目
    • 2006 PMID 16760443 -- "伯基特淋巴瘤的分子诊断。"(Dave SS,N Engl J Med. 2006年6月8日;354(23):2431-42。)
      • 基因分析。303例侵袭性淋巴瘤患者,25例病理学伯基特淋巴瘤。基因谱已开发。
      • 8个最初诊断为DLBCL的样本具有伯基特淋巴瘤的分子特征。
      • 结论:基因表达谱分析可准确区分BL和DLBCL。
    • 2005 PMID 16046532 --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亚型具有不同的遗传特征,这些特征会影响肿瘤生物学并改善基于基因表达的生存预测。"(Bea S,Blood. 2005年11月1日;106(9):3183-90。)
      • ABC-DLBCL:3号染色体三体,3q 臂增益,18q21-q22 增益,6q21-q22 丢失
      • GCB-DLBCL:12q12 增益
      • PMBCL:9p21 增益,2p14-p16 增益
  • Dana Farber,2003 PMID 12933571 -- "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的分子特征不同于其他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并与经典霍奇金淋巴瘤具有某些共同特征。"(Savage KJ,Blood. 2003年12月1日;102(12):3871-9。)
    • 基因表达谱比较。MBCL 和 HL 之间共享的生存途径。
  • NCI,2002 PMID 12075054 -- "使用分子分析预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化疗后的生存率。"(Rosenwald A,N Engl J Med. 2002年6月20日;346(25):1937-47。)
    • 使用 DNA 微阵列检查了 240 位患者的活检样本。开发了 17 个基因集预测器。
    • 基因阵列独立预测器 IPS
  • Stanford,2000 PMID 10676951 -- "通过基因表达谱分析确定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不同类型。"(Alizadeh AA,Nature. 2000年2月3日;403(6769):503-11。)
    • 使用 DNA 微阵列对基因表达进行系统特征分析。
    • 两种分子上不同的类型:1)生发中心型和 2)活化 B 细胞样
    • 生发中心型患者的 OS 明显更好。


原发性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 流行病学
    • NHL 患者的 2%
    • 倾向于影响年轻女性
  • 临床表现
    • 快速生长的(体积大于 10 厘米)纵隔肿块,常伴有呼吸道症状
    • 高达 50% 的患者会出现 SVC 综合征症状(面部水肿、颈静脉扩张、上肢水肿)
  • 标准
    • 没有明确的原发性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定义。
    • 各种定义包括
      • 有些人:仅限于具有硬化和透明细胞形态的肿瘤,或仅限于累及胸腺组织的肿瘤。
      • 局限于低阶段疾病,或排除胸外侵犯。
      • “[DLBCL] 发生在纵隔区的疾病局限于纵隔区域,或更晚期出现纵隔区为主要病变部位” (Rodriguez 1994,PMID 8001905
      • 纵隔肿块至少 5 厘米,且纵隔外肿块大小不超过纵隔内肿块(Abou-Elella 1999,PMID 10071267
  • 病理学
    • 据信起源于胸腺 B 细胞。
    • 具有 bcl-6 易位,但也存在 Janus 激酶 (JAK-2) 增益,bcl-2 易位缺失。
    • 与霍奇金病 (NScHL) 有着显著的临床、免疫学和分子相似性,但细胞保留 B 细胞分化标记(如 CD20),并且缺乏 Reed-Sternberg 细胞。
  • 治疗
    • 有关更多详细信息,请参阅特定部位部分。
    • 有证据表明,剂量强化的治疗(如 MACOP-B、VACOP-B、DA-EPOCH)可能优于 CHOP。利妥昔单抗的作用尚不清楚,但其获益程度可能与 DLBCL 相似。特定部位部分的 Dunleavy 文章表明,DA-EPOCH-R 显著减少了放疗的必要性。
    • 许多患者接受巩固性放疗来治疗体积大或残余性疾病,但放疗的作用尚不清楚。
  • 结果
    • 尽管年龄较小,但其病程略微更具侵袭性,其生存率与 DLBCL 相似。
    • 2 年后复发的罕见性。
  • JCO 2005 - PMID 16155024 — "最先进的治疗方法: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Coiffier B 等人。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第 23 卷,第 26 号(9 月 10 日),2005 年:第 6387-6393 页。

请参阅侵袭性淋巴瘤治疗部分。

华夏公益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