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史:从神话到民族/明治时代
明治时期,也称为明治时代(明治时代 Meiji Jidai),是日本的一个时代,从 1868 年一直持续到 1912 年。这个时期代表了日本帝国的前半段。这个时代见证了日本的工业化,以及其迅速崛起成为世界舞台的中心。它见证了日本文化的变革,日本开始接受更多西方思想。明治时代是日本历史上第一个见证天皇统治的时代,自建武中兴以来。
伊藤博文(1837–1919)是土佐藩的一位有影响力的人物,他曾因 1873 年的朝鲜事件辞职,是一位代表性政府的主要倡导者。伊藤博文寻求和平而非叛逆的方式来获得政府的话语权。他成立了自由党,开始了一场旨在建立君主立宪制和立法议会的运动。这种运动被称为自由民权运动。伊藤博文和其他人于 1874 年撰写了土佐备忘录,批评寡头政治的无节制权力,并呼吁立即建立代议制政府。
在 1871 年至 1873 年间,颁布了一系列土地和税收法,作为现代财政政策的基础。私有制合法化,发放了土地证,土地按公平的市场价值进行评估,税款以现金支付,而不是像明治时代之前那样以实物支付,而且税率略低。
在 1875 年重新加入国家会议后,伊藤博文对改革的步伐感到不满,他于 1878 年组织了他的追随者和其他民主主义者加入了全国的爱国社(爱国者协会),以推动代表性政府的建立。1881 年,伊藤博文因其最为人知的行动而协助创建了自由党(自由党),该党倾向于法国政治学说。1882 年,大隈重信成立了立宪改新党(宪政进步党),呼吁建立英国式的宪政民主制度。作为回应,政府官僚、地方政府官员和其他保守派于 1882 年成立了立宪政友会(帝国统治党),这是一个亲政府政党。随后发生了许多政治示威活动,其中一些是暴力性质的,导致政府进一步收紧了限制。这些限制阻碍了政党的发展,并在政党内部和政党之间造成了分歧。自由党曾反对改新党,于 1884 年解散,大隈重信也辞去了改新党主席一职。政府领导人长期以来一直担心对稳定的暴力威胁和朝鲜事件导致的严重领导层分裂,他们普遍认为应该在将来建立宪政政府。长州藩的领导人木戸孝允自 1874 年以前就一直赞成宪政形式的政府,并且已经起草了几个关于宪法保障的提案。然而,寡头政治尽管承认政治压力的现实,却决心保持控制权。因此,采取了适度的措施。
1875 年的大阪会议导致政府重组,设立了独立的司法机构和任命的元老院(元老院),负责审查立法机构的提案。天皇宣告“宪政政府将逐步建立”,并下令元老院起草宪法。
三年后,府县知事会议设立了选出的府县议会。虽然这些议会在权力上有限,但它们代表了向国家层面的代表性政府迈进的一步,到 1880 年,村镇也成立了议会。1880 年,来自 24 个府县的代表举行了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建立国会期成同盟(建立国民议会的同盟)。
尽管政府并不反对议会制度,但面对“民权”的推动,政府继续试图控制政治局势。1875 年的新法律禁止媒体批评政府或讨论国家法律。集会结社法(1880 年)通过禁止公务员参加以及要求所有集会获得警察许可,严格限制了公众集会。
然而,在统治阶层内部,尽管领导层采取了保守的做法,但大隈重信仍然是英国式政府的唯一倡导者,这种政府拥有政党和由多数党组成的内阁,对国民议会负责。他呼吁在 1882 年举行选举,并在 1883 年召开国民议会;在这样做的时候,他引发了一场政治危机,最终以 1881 年的一项天皇敕令宣告在 1890 年建立国民议会并解雇大隈重信而告终。
岩仓具视和其他保守派拒绝了英国模式,大量借鉴了普鲁士宪政制度。明治寡头政治中的一员,伊藤博文(1841–1909),是一位长期参与政府事务的长州藩人,被指派起草日本的宪法。他于 1882 年率领宪法考察团出国,大部分时间都在德国度过。他拒绝了美国宪法,因为它“过于自由”,也拒绝了英国制度,因为它过于笨拙,而且议会对君主权力的控制过于强大;法国和西班牙的模式也被拒绝,因为它们倾向于专制主义。
伊藤博文于 1884 年被任命为新成立的宪法制度调查局局长,国家会议于 1885 年被取代,取而代之的是由伊藤博文担任首相的内阁。自 7 世纪以来一直作为天皇顾问职位存在的太政大臣、左大臣和右大臣职位都被废除。为了取代它们,枢密院于 1888 年成立,负责评估即将发布的宪法并向天皇提供建议。
为了进一步加强国家权力,最高军事会议在山县有朋(1838–1922)的领导下成立,山县有朋是一位长州藩人,他被认为是现代日本陆军的创始人,并将成为第一位宪政首相。最高军事会议建立了德国式的参谋总长制度,参谋总长可以直接接触天皇,并可以独立于陆军大臣和文官官员运作。
1889 年的日本帝国宪法(明治宪法)最终由天皇颁布,作为他分享权力并赋予臣民权利和自由的标志,该宪法规定设立帝国议会(帝国议会),由一个具有非常有限的选举权的众议院组成,该议院由 25 岁以上且缴纳 15 日元国家税的男性公民组成,约占人口的 1%,以及由贵族和天皇任命的人组成的贵族院;以及对天皇负责且独立于立法的内阁。议会可以批准政府立法并提出法律,向政府提出意见,并向天皇提交请愿书。然而,尽管发生了这些制度性变化,但主权仍然根据天皇的神圣血统而归属于天皇。
新宪法规定了一种仍然具有威权主义特征的政府形式,天皇拥有最终权力,只对人民权利和议会机制做出了最小的让步。政党参与被认为是政治进程的一部分。明治宪法一直作为基本法持续到 1947 年。
在宪政政府的初期,明治宪法的优缺点显露出来。一小撮萨摩和长州精英继续统治日本,他们被制度化,成为元老(元老)这一非宪法机构。元老集体做出属于天皇的决定,并且是元老而不是天皇控制着政府的政治。
然而,在此期间,政治问题通常通过妥协解决,政党逐渐增加了对政府的权力,并在政治进程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在 1891 年至 1895 年期间,伊藤博文担任首相,内阁主要由元老组成,他们希望建立一个执政党来控制众议院。尽管并没有完全实现,但向政党政治发展的趋势已经确立。
明治维新后,政府的首要行动之一是为贵族设立新的等级制度。五百名来自旧宫廷贵族、前大名和为天皇提供宝贵服务的武士被分为五个等级:亲王、侯爵、伯爵、子爵和男爵。正是在这段时期,一种被称为“Ee ja nai ka”的运动,即一种自发的狂喜行为爆发。1885年,思想家福泽谕吉写下了有影响力的文章《脱亚入欧》,主张日本应该以“西方文明国家”为榜样,抛弃“毫无希望落后”的亚洲邻国,即朝鲜和中国。这篇文章无疑促成了日本在明治时代的经济和科技崛起,但也可能为日本后来在该地区的殖民统治奠定了基础。
日本的工业革命发生在明治时代。日本现代化速度如此之快至少有两个原因:一是雇佣了3000多名外国专家(称为“o-yatoi gaikokujin”或“聘用外国人”),他们在英语教学、科学、工程、陆军和海军等各个专业领域工作;二是根据1868年《五条誓文》的第五条,即“广求学问,以致强基”,派遣了许多日本学生到欧洲和美国学习。这个现代化进程受到明治政府的密切监控和大力补贴,增强了三菱和三井等大型财阀公司的实力。
财阀和政府携手,从西方引进技术,带领国家发展。日本逐步控制了亚洲大部分的制成品市场,首先是从纺织业开始。经济结构变得非常重商主义,进口原材料,出口成品,反映了日本原材料的相对贫乏。日本从1868年的德川-天皇(庆应-明治)过渡时期走出来,成为第一个亚洲工业化国家。在庆应时期之前,国内商业活动和有限的对外贸易满足了物质文化的需求,但现代化的明治时代则有截然不同的需求。从一开始,明治统治者就接受了市场经济的概念,并采用了英国和北美形式的自由企业资本主义。在人才辈出的国家,私营部门对这种变化表示欢迎。
经济改革包括以日元为基础的统一现代货币、银行、商业和税收法律、证券交易所和通信网络。建立一个有利于先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现代制度框架需要时间,但到1890年代已经完成。到这时,政府基本上放弃了对现代化进程的直接控制,主要原因是预算原因。
许多前大名,他们的养老金已经一次性支付完毕,通过投资新兴产业获得了巨大的利益。那些在明治维新之前非正式参与对外贸易的人也蓬勃发展。在新的商业环境中,那些坚持传统方式的旧幕府服务公司却失败了。
政府最初参与了经济现代化,提供了一批“示范工厂”以促进向现代时期的过渡。在明治时代的前二十年,工业经济迅速发展,直到大约1920年,西方先进技术的输入和大量私人投资推动了经济发展。在战争的刺激下,通过谨慎的经济规划,日本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崛起,成为一个主要的工业国家。
明治领导人无视反对,继续通过政府资助的电报电缆连接所有日本主要城市和亚洲大陆,以及建设铁路、造船厂、军工厂、矿山、纺织厂、工厂和实验农业站来实现国家现代化。领导人非常关注国家安全,他们在军队现代化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包括建立一支小型常备军、一支大型预备役系统,以及所有男性强制服兵役制度。他们研究了外国的军事体系,引进了外国顾问,特别是法国顾问,并将日本军校生派往欧洲和美国学习军事和海军学校。
1854年,在佩里准将迫使日本签署《神奈川条约》后,日本开始意识到必须实现军队现代化,以防止西方列强进一步的恐吓(Gordon, 2000)。然而,德川幕府并没有正式分享这一观点,这从他们将长崎知事高岛秋帆囚禁的事实就可以看出,高岛秋帆曾公开表达过对军事改革和武器现代化的观点(GlobalSecurity.org, 2008)。
直到1868年明治时代开始,日本政府才开始认真对待现代化。1868年,日本政府建立了东京兵工厂。这家兵工厂负责开发和制造小型武器及相关弹药(GlobalSecurity.org, 2008)。同年,大村益次郎在京都创办了日本第一所军校。大村还建议,军官职位应由所有阶层的人员担任,包括农民和商人。对大村的征兵观点不满的幕府阶层,在次年暗杀了大村(Shinsengumihq.com, n.d.)。1870年,日本在大阪开设了另一家兵工厂,扩大了其军事生产基地。大阪兵工厂负责生产机关枪和弹药(National Diet Library, 2008)。此外,该基地还开设了四家火药厂。日本的生产能力逐渐提高。
1872年,山县有朋和西乡隆盛,两位新任元帅,创建了近卫兵团。该兵团由土佐、萨摩和长州藩的武士组成(GlobalSecurity.org, 2008)。同年,兵部省(军部)被取代为陆军部和海军部。武士阶层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遭受了巨大的失望,因为1873年1月的征兵法通过了。这项法律要求所有日本男性公民,无论出身,都必须服役三年,作为第一预备役,另外两年作为第二预备役(GlobalSecurity.org, 2008)。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律标志着武士阶层走向末日的开始,它最初遭到了农民和武士的抵制。农民阶层将兵役一词“血税”(ketsu-eki)理解为字面意思,并试图通过一切手段逃避服役。逃避方法包括致残、自残和地方起义(Kublin, 1949, p 32)。武士们普遍对新型的西方风格军队感到不满,最初拒绝与地位低下的农民站在一起(GlobalSecurity.org, 2008)。
为了配合新的征兵法,日本政府开始效仿法国军队模式。事实上,日本新军采用了与法国相同的军衔结构(Kublin, 1949, p 31)。士兵军衔包括:士兵、士官和军官。士兵等级包括:上等兵(joto-hei)、一等兵(itto-sottsu)和二等兵(nito-sotsu)。士官军衔包括:伍长(gocho)、军曹(gunso)、曹长(socho)和特务曹长(tokumu-socho)。最后,军官军衔包括:少尉(shoi)、中尉(chui)、大尉(tai)、少佐(shosa)、中佐(chusa)、大佐(taisa)、少将(shosho)、中将(chujo)、大将(taisho)和元帅(gensui)(GlobalSecurity.org, 2008)。法国政府也为日本军官的培训做出了巨大贡献。许多法国人被雇佣到京都的军事学院,还有更多人正在热火朝天地翻译法国野战手册供日本军队使用(GlobalSecuirty.org, 2008)。
尽管 1873 年的兵役法以及所有改革和进步,新成立的日本军队仍然没有经过实战检验。这一切在 1877 年发生了改变,当时西乡隆盛在九州领导了武士的最后一次叛乱(GlobalSecurity.org,2008)。1877 年 2 月,西乡隆盛带着一小队士兵从鹿儿岛出发前往东京。熊本城是第一次重大交战的地方,驻军部队向西乡隆盛的军队开火,因为他们试图强行进入城堡(Rickman,2003,第 46 页)。西乡隆盛并没有留下敌人,而是对城堡进行了包围。两天后,西乡隆盛的叛军在试图封锁山口时遇到了正在前往熊本城增援的国家军队的先遣部队。经过短暂的战斗,双方都撤退以重整部队(第 46 页)。几周后,国家军队在现在的田原塚战役中对西乡隆盛的叛军进行了正面攻击(第 47 页)。在这场持续八天的战斗中,西乡隆盛的近万名军队与实力相当的国家军队进行了肉搏战。在这场交战中,双方都损失了近四千人(第 47 页)。然而,由于征兵制,日本军队能够重整部队,而西乡隆盛的军队却不能。后来,效忠天皇的部队突破了叛军防线,并在 54 天后成功结束了对熊本城的围攻(第 47 页)。西乡隆盛的部队逃往北部,被国家军队追赶。国家军队在江之岳追上了西乡隆盛。西乡隆盛的军队被国家军队以 7 比 1 的比例包围,导致许多武士投降(第 48 页)。剩下的 500 名效忠西乡隆盛的武士逃脱,向南前往鹿儿岛。叛乱在 1877 年 9 月 24 日结束,当时与帝国部队的最后一次交战导致了剩下的 40 名武士和西乡隆盛本人的死亡,西乡隆盛腹部中弹身负重伤,被他的家臣光荣地斩首(第 49 页)。军队的胜利证明了当时日本军队现代化的正确方向,也结束了武士时代。
外交关系
[edit | edit source]当美军结束日本锁国政策,从而结束其孤立状态时,日本发现自己无力抵御西方列强的军事压力和经济剥削。为了从封建社会中崛起,日本必须避免其他亚洲国家遭受殖民命运,建立真正的民族独立和平等。
在 1894-1895 年的甲午战争中击败中国后,日本在 1904-1905 年的日俄战争中战胜俄罗斯,成为国际力量。自 1902 年 1 月 30 日在伦敦签署英日同盟条约以来,日本与英国结盟,加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战争中占领了德国在中国的领土和太平洋地区的领土,但基本上没有参与冲突。
战后,欧洲实力衰弱,在国际市场上留下了更多份额给日本,日本实力大增。日本竞争在亚洲的市场上取得了很大进展,不仅在中国,甚至在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欧洲殖民地,也反映了明治时代的进步。
战争
[edit | edit source]第一次中日战争
[edit | edit source]第一次中日战争从 1895 年到 1896 年进行。日本和中国为争夺朝鲜而战。日本获胜,中国在《马关条约》中放弃了朝鲜、台湾和旅顺(也称为旅顺口)。
战后,俄罗斯、德国和法国介入,迫使日本将旅顺归还中国。中国随后将旅顺廉价租借给俄罗斯。
日俄战争
[edit | edit source]日俄战争(日露戦争, Nichi-Ro Sensō)从 1904 年 2 月 10 日到 1905 年 9 月 5 日进行。这场战争的意义在于,这是日本与欧洲大国的第一次战争。结果是日本获胜。这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向许多俄罗斯革命者证明,沙皇政府很弱,因此需要被推翻。这场战争的战术将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将军们。在日本不断进攻的战役中,尽管他们遭受了巨大损失,但他们仍然成功地占领了大量领土。这证明了,如果部队士气高昂,即使是最强大的防御也能被克服。在日本,这是军国主义兴起的原因,因为它证明日本能够击败一个主要的世界强国。军国主义兴起的另一个原因是,日本认为自己没有从和平协议中获得足够的领土。
宣战
[edit | edit source]战争始于旅顺海战,当时日本海军在东乡平八郎海军上将的指挥下,在没有宣战的情况下,袭击了旅顺(今旅顺口)的俄罗斯军舰。这是日本与欧洲人的第一次真正战斗,让他们相信,在没有宣战的情况下进行突然袭击是最好的攻击方式。
旅顺包围战
[edit | edit source]俄罗斯的失败
[edit | edit source]俄罗斯太平洋舰队被困在旅顺,因此俄罗斯决定用他们的波罗的海舰队增援他们的舰队。他们将舰队派往太平洋,然而在经过对马海峡时,该舰队被日本海军彻底击败。
后果
[edit | edit source]俄罗斯战败,使日本的实力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然而,这使已经资金短缺的日本陷入了更大的债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