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日本史:从神话到建国/奈良时代

来自维基教科书,开放的书籍,开放的世界
(从 日本历史/奈良时代 重定向)
奈良東大寺的大佛,公元 752 年。

奈良时代的传统日期为 710-784 年(现行纪年)。第一个日期是迁都新城的日期,最后一个日期是迁都平安京的日期。然而,要找到更有意义的日期并不难。我的起始日期是 689 年,即清明日律令发布的日期,这标志着 645 年承诺的新政府体系的正式启动。结束日期是桓武天皇于 806 年去世。这个范围涵盖了日本在将中国政府体系适应自身需求的五阶段中,可以称为第二阶段的所有内容。

第一阶段是飞鸟时代,当时日本的统治者首次渴望改变国家的政治结构和文化,从厩戸皇子和苏我马子时期开始,经过大化改革运动(中臣镰足/天智天皇),最终在天武天皇的努力下,最终完成了清明日律令。

第二阶段是日本统治者认真努力使新体系运作的时间。奈良时代是这一事业的巅峰时期,在许多方面可以被认为是一个英雄主义的成就时期。我们无法避免得出结论,总的来说,这项努力失败了。日本没有足够的经济资源来支撑一个中国帝国的缩影。然而,他们非常努力地尝试了。他们没有实现目标,但他们将日本变成了一个与 6 世纪的部落国家截然不同的国家,一个在智力和艺术发展方面可以被称为文明的国家,这种地位将永远不会消失。

奈良时代历史的基本文本是《续日本纪》。它从文武天皇于 697 年即位开始,涵盖了 9 位天皇,直到桓武天皇在位的第 10 年(791 年)。它于 791 年由藤原房纲(右大臣)开始编纂。房纲于 796 年去世,已完成的书籍后半部分于当年出版。前半部分在次年由菅野真道继续编纂后出版。这本书的两半部分差异很大。前半部分涵盖 61 年,后半部分涵盖 33 年,但每部分的页数大致相同。现在前半部分似乎是从计划的 30 卷压缩到 20 卷。两位作者都没有兴趣记录生活细节,而是记录道德和政治教训。

我们还有大量的原始行政法规,以及大量平安时代的敕令集和判例集,其中包含对法规的评论,这使学者们能够重建许多未曾保存下来的部分。

《怀风藻》是一部用汉语写成的诗歌集,其中包含有关诗人的传记信息。《年历》由藤原仲麻吕出版,记录了关于藤原鎌足和其他氏族早期成员的传统。《東大寺造替记》是关于移民中国僧侣鉴真传记。大约有 12,000 件 8 世纪的政府文件仍然存在。其中约 99% 来自正仓院,并于 1901 年至 1942 年间以 25 卷的形式出版为《大日本古文書》。有大约 20 件文件从 8 世纪以前幸存下来,大约 10,000 件来自整个 400 年的平安时代。在平安时代之前,没有任何可以称为个人写作的东西保存下来。对于那些可能不知道的人来说,正仓院是圣武天皇创立的基金会,与奈良东大寺有关,这是圣武天皇建造的寺庙,如今仍然是主要的旅游景点。一个木制仓库被建造来存放圣武天皇死后的私人财产,一个时间胶囊,实际上是奈良时代的文物,今天仍然完整地保存着它的内容。它包含衣服、乐器、来自波斯等地的艺术作品,以及上面提到的数千份文件。没有人确定这些文件为什么最终出现在那里,但我们当然很高兴这件事发生了。很大一部分文件与東大寺の有关,但也有许多是在政府正常运作过程中产生的。

从这些文件中包含的人口登记簿可以估计出日本在这一时期的总人口为 600 万。这个计算是从《续日本纪》中 747 年的一份记录开始的,记录表明政府已经为一个“村庄”(为征税目的而人为建立的单位)设立了标准人口,即 330 个应税男性,也就是 17 至 65 岁的自由男性。这是由于多年来在没有人口普查的情况下,关于适当分配税负的讨论而产生的。人们被分组到“家庭”中,但家庭规模各不相同。有人认为,通过将 50 个家庭组成一个名义上的“村庄”,不同的家庭规模将会平均分配,可以在“村庄”一级分配公平的税收配额。一个长期研究项目随后得出了每个村庄 330 个男人的数字。必须清楚地理解,这个村庄是一个数学上的抽象概念,与人口住房的实际分组没有必要联系。对现存家庭登记簿的分析表明,应税男性平均占总人口的 23.58%。这得出了一个计算得出的总人口为每个“村庄”1399 人。有一本由源义高撰写的 9 世纪书籍《倭名類聚抄》,其中列出了全国所有“村庄”的名称。排除某些认为家庭户数少于 50 户的特殊类型,总计为 4041 个。另一本来源非常不确定的古籍《律令残弁》给出了 4021 个“村庄”的总数。如果我们以每个村庄 1399 人,4000 个村庄,那么总计为 5,600,000 人。还有其他古代的关于征兵人数、耕地面积等数字,这些数字与这个规模的总数并不冲突。

关于这个时代的最有价值和最奇特的资料来源之一是 5 本现存书籍,统称为风土记。它们显然是按照政府的命令编写的,而且很可能还有更多类似的书籍没有保存下来。然而,最早提到它们存在的记录可以追溯到 914 年。该记录指出,在 713 年颁布了一项法令,要求各县和各省的地方官员编制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方志,描述各省的县和村庄,描述值得注意的地方特产,无论是种植的还是制造的,给出所有山川平原的名称,以及记录任何有价值的古代传统。

我们拥有播磨、常陆、出云、豊後和肥前等省的全部或部分书籍。这是一个很好的多元化群体。豊後和肥前位于九州,常陆位于靠近现代东京的“野蛮东部”,播磨和出云分别位于本州西部,位于濑户内海和日本海沿岸。从历史上和传统意义上来说,这两者都是非常重要的地点。尽管这些书的价值显而易见,但人们对它们仍有很多疑问。它们最终是在各省长官的指导下完成的,这些长官是来自首都的贵族,他们在从未见过的地方短暂任职。它们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了真实的当地传统,以及它们在多大程度上仅仅是表达了首都官员想要看到的内容?

我们可以根据一些推断来推测谁负责这些书籍。713 年播磨国的国守是巨勢小忌寸,他的助手是著名的文学人物坂上郎女。有证据表明播磨国风土记在 718 年完成,当时国守是藤原宇合,一位著名的诗人。另一位著名的诗人高橋虫麻呂是他的下属之一。

豊後和肥前两卷的风格完全相同,人们认为它们,以及可能的其他九州卷,是在大宰府与一位共同编辑一起完成的。藤原宇合很有可能也参与了这些书,因为他在播磨任职后就到过大宰府。这些卷册的内部证据表明它们完成的时间早于 740 年。

出雲風土記 仅记载了其出版日期,即 733 年,以及作者姓名,出云国造出云臣广岛。就省级贵族姓名而言,这个名字排在首位。一百年前,他的祖先作为一个小王国统治着出云,松散地隶属于天皇。现在,他名义上只是一名区长。正如我们将看到的,这些人的实际权力并没有像新法律要求的那样受到压制。然而,暂时而言,他们保持低调。但是,如果一个来自农村地区的人,在首都地区没有已知的居住时间,实际上能够创作出一本写得很好的书,而这正是这本,那么这将是一个重要的信息。值得注意的是,出云风土记 是唯一一本记录了重要的古代传统历史的书,如果它是唯一一本(现存)由当地作者撰写的书,那么这就有道理了。其他书籍中发现的大多数轶事实际上可能直接取自类似性质的中国书籍。它们没有什么地方特色。孝子故事是常态。日本人可以谈论这些行为,但只有中国人才能实践这些行为。日本人过去在困难时期把老人扔到山坡上饿死,理由是未来的生育者必须得到拯救。这在中​​国不可接受,也不被 5 本风土记中的 4 本所接受。风土记中的一些故事实际上可以追溯到特定的中国书籍。

参考文献

[编辑 | 编辑来源]

参见参考文献
关于日本艺术的英文书籍非常多。我只想在此提请大家注意一个系列。这是一个非常庞大且非常详细的日语系列,后来被翻译成英文。它是平凡社日本美术全集,共 31 卷,由纽约 Weatherhill 出版社在 1972 年至 1980 年间出版。关于佛教的书籍也很多,从许多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我发现最实用的单本书籍是查尔斯·艾略特在 1921 年出版的三卷本印度教与佛教:历史概览。它已经再版了好几次。艾略特是一位英国外交官,在 20 世纪 20 年代成为日本大使,这促使他写了一部续篇,日本佛教,于 1935 年死后出版。最近也有再版。另一本有用的书籍是约瑟夫·M·基塔加瓦的日本史中的宗教,由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于 1966 年出版。这本书自然涵盖了不仅仅是佛教,还包括一些在现代日本出现的许多“新宗教”。

奈良政治史纲要

[编辑 | 编辑来源]

689 年(持统天皇三年):持统天皇直到 690 年才正式登基,但历史学家传统上将 687 年作为她的元年。在 6 月,"飞鸟净御原律令" 被分发到政府办公室,共 22 卷,并在 8 月开始在各省实施该制度的工作。这是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规定了政府行政管理的规则,以及与刑事案件和我们所说的家庭法相关的法律。"律" 是法官执行法律的汉语词,"令" 是指行政法规。日本历史学家经常使用律令制度作为整个受中国影响的制度的简称。

持统天皇的儿子草壁皇子,本来应该继位天武天皇,但由于身体不好,在 28 岁时去世。这使得草壁皇子的儿子,軽皇子成为最受欢迎的继承人,但他当时还太年轻,不符合继承条件。如果持统天皇发生任何意外,人们认为最有可能的继位者是天武天皇的存世长子,也就是大津皇子。大津皇子由于母亲地位低下,不被视为主要候选人。

690 年(持统天皇四年):登基仪式在年初举行。在 7 月,"令" 中描述的中央行政制度开始生效。这意味着官职和官衔名称发生了变化,并对新官职进行了任命。大津皇子获得了该制度中最高的官职,即太政大臣,在这个时期,这个职位被保留给皇子。

692 年(持统天皇六年):举行新的藤原京的落成仪式。在 9 月,官员被派往各省监督对新土地分配制度所需的稻田进行测量。

694 年(持统天皇八年):政府在年底迁入藤原京。

696 年(持统天皇十年):大津皇子去世。太政大臣的职位空缺。

697 年(文武天皇元年):軽皇子在年初被授予皇太子称号,并在 8 月,持统天皇退位,由他继位。藤原不比等之女宫子在这个时候嫁给了天皇。

700 年(文武天皇四年):藤原不比等和其他官员被命令准备一个修改版的令。没有现存信息可以说明具体原因。然而,似乎很明显,新法典是对原法典的实质性改写,尽管只用了一年时间来准备。

701 年(大宝元年,一种中国风格的年号,在 3 月采用,以庆祝发现金子的报告(后来被发现是假的)):修改后的法典,即大宝律令,在 8 月公布,并付出了很多努力来确保其条款得到执行,特别是在省级和区级行政部门。

702 年(大宝二年):退休的皇后在年底去世。在年初,在各省进行了一项项目,以整理所有符合 "国造" 资格的人员的登记册。现在,这是一个过时的称号,但它被用来确定哪些人可以成为新制度下的区长。一项法令命令,任何符合国造身份的该职位候选人,都将得到优先考虑。

703 年(大宝三年):一个与太政大臣基本相同的新官职被设立,并任命了日出皇子担任该职位。

705 年(庆云二年,一个新的年号):日出皇子去世,由穗积皇子接替。

707 年(庆云四年):在 6 月,文武天皇在 25 岁时去世。他的母亲接管了政府,一个月后登基。她被称为元明天皇。

708 年(和铜元年):文武天皇在去世前不久下令开始建造一座新的首都。他的去世打乱了这个项目,但现在它被恢复了。奈良被选中为新的首都。

710 年(和铜三年):在 3 月,政府正式迁入新首都。大多数历史学家将奈良时代从这个时间开始。

715 年(霊龟元年):在 7 月,穗积皇子去世,没有继任者。在 9 月,元明天皇退位,由文武天皇的妹妹,即元正天皇接任。没有给出任何明确的理由。有些人认为穗积皇子的去世改变了宫廷的政治平衡,使元明天皇失去了支持,另一些人则认为她只是想退休。

718 年(養老二年):藤原不比等和其他官员被命令准备进一步修改行政法典。这项工作从未完成,但多年后发现了一份不比等拥有的法典副本,这是唯一一份保存下来的(重要的)法典部分。平安时代的评论家没有获得任何清御原法典或大宝法典的副本,他们使用的是养老法典。关于养老法典是否与大宝法典不同,或者仅仅是藤原不比等打算用作起点的太宝法典的副本,存在很多争议。我认为没有人能够证明大宝法典(从法令和其他资料中所知)与养老法典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720 年(養老四年):藤原不比等在 8 月去世,不久之后,不破皇子被任命为政府首脑。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自从穗积皇子去世后,不比等一直在担任政府首脑,而那些认为元明天皇被元正天皇取代是政治行为的人认为不比等是幕后推手。不比等有 4 个儿子,其中 2 个在他去世时是太政官 (内阁) 的成员,他们都在政治上很显眼。

721 年(養老五年):退休的皇后元明天皇在 61 岁时去世。

724 年 (神龟元年):元正天皇退位,文武天皇的儿子登基。他被称为圣武天皇。

727 年(神龟四年):天皇与藤原不比等之女生下一个男孩。一个月后,孩子被封为皇太子,这个称号直到现在一直被授予作为政府领导人之一的成年人。这标志着这个称号的转变,其含义变成了指定的继任者,这在平安时代成为惯例。然而,在古代日本,从来没有明确的继承路径。许多皇太子在时机到来时未能成为天皇。

728 年(天平元年):这位幼年皇子在他一周岁生日后不久去世。

729 年(天平二年):在 2 月,两名低级官员指责天武天皇的孙子长屋王,他当时担任左大臣,即政府的第二高官,通过巫术导致了幼年皇子的死亡。在 24 小时内,这位皇子被判有罪,并被命令与妻子和儿子一起自杀。藤原房前,不比等的儿子中排名最高的人,负责调查此事,几乎所有历史学家都认为这是藤原氏为了除掉圣武天皇发生意外后最强有力的继承人候选人而策划的。不久之后,藤原宫子正式被立为皇后,人们认为长屋王反对此事。

735 年(天平七年):不破皇子去世,没有继任者。

737 年(天平九年):发生了一场大瘟疫,据信是日本首次遭遇天花,它从九州开始,蔓延到全国大部分地区,造成大量人员死亡,包括许多贵族。藤原不比等的 4 个儿子都在 4 月到 8 月之间去世。在 9 月,铃木皇子成为政府首脑,尽管人们认为橘诸兄,这是一个新的氏族,在元正天皇统治期间从皇室分出来,实际上掌握了实权。

738年(天平十年):孝谦天皇的女儿,爱子内亲王被立为皇太子。历史上,当然有不少女性曾登基为天皇,但这是第一次有女性被立为皇位继承人。这似乎是孝谦天皇个人的决定。他对日常政务并不感兴趣,但他意志坚定,总是能如愿以偿。同时,橘诸兄被晋升为右大臣,仅次于铃鹿亲王(考虑到空缺职位)。

740年(天平十二年):藤原广嗣是藤原宇合的儿子,藤原不比等的孙子。他曾在地方任职,但未能晋升中央官职,被遣送至九州。在九月,他上书弹劾政府(当时发生了饥荒,737年瘟疫后状况一直不好),并特别建议撤换橘诸兄的两名亲信顾问。他还开始招募军队。政府迅速做出反应,动员了大量军队,并派往九州。最终,广嗣的叛乱未经战斗便瓦解了,因为他的许多士兵拒绝作战。他试图逃往中国或朝鲜,但被捕并处决。这一事件以及国家的普遍恶劣状况似乎对孝谦天皇本人造成了影响。他离开了首都,四处游荡,最终在山城国的一个宫殿定居,这个宫殿位于现代京都的南部。

741年(天平十三年):孝谦天皇下令所有五品及以上官员必须离开奈良,搬到他在山城国国分寺的新宫殿。同年,他还宣布了“国分寺”计划。该计划旨在全国每个省都建造一座小型佛教寺院和一座独立的尼姑庵,以促进佛教在普通民众中的传播。这变成了一个非常昂贵的项目。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争论这个计划是否真正执行过,那些不相信的人认为政府无力负担这项开支。然而,现代考古工作已经明确地证明,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根据统一的计划建造了大量这样的设施。其中一些设施成为了后来寺庙项目的起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们仍然存在。每个省份的税收中有一部分被指定用于建造和维护这些寺庙。同年,孝谦天皇进一步展示了他对佛教原则的承诺,禁止宰杀牛和马。

742年(天平十四年):孝谦天皇再次迁都,迁至近江国的志贺。

743年(天平十五年):孝谦天皇下令将志贺定为新首都,并放弃国分寺。

744年(天平十六年):孝谦天皇向官员和百姓询问,首都设在国分寺还是难波更好。他很快搬到了难波,并在同年将其定为首都。

745年(天平十七年):孝谦天皇再次进行民意调查,这次官员们几乎一致投票决定返回奈良。孝谦天皇本人前往国分寺,但住在国分寺的平民都撤离了,回到了奈良,孝谦天皇最终也随之返回,并再次将奈良定为首都。我认为,在这一点上,可以公平地说,孝谦天皇的精神状态相当不稳定。即使在他不再频繁迁都之后,他仍然容易受到突发性热情和草率决定的影响。例如,他以无预警地流放人们而闻名,然后同样突然地赦免他们。在741年到745年这段时期,人们对省份制度进行了大量实验。孝谦天皇参与了多少尚不清楚。回到奈良也标志着孝谦天皇最大项目的开始,即建造东大寺及其巨大的佛像。同年,铃鹿亲王去世,没有继任者。

747年(天平十九年):大佛的建造开始了。

748年(天平二十年):退位的元正天皇去世,并按照佛教仪式火化。

749年:这一年非常忙碌。四月,年号改为天平神护。七月,孝谦天皇退位,由其女儿即位,即称之为孝敬天皇。他没有儿子。这是一个非常不寻常的决定。此前所有女性统治者都是男性子女或其他近亲的保护者,这些子女或近亲打算日后继承王位。然而,孝敬天皇登基后,她的地位变得如此崇高,以至于她无法结婚,因此也无法生育继承人。皇室的状况表明,在749年,人们已经可以预见到,孝敬天皇的即位可能会导致天武天皇的后裔的统治者血脉断绝。孝敬天皇登基时,年号再次改为天平宝字。为支持光明皇后(藤原宫子)设立了一个专门的机构,藤原仲麻呂被任命为负责人。孝谦天皇的退位和孝敬天皇的登基也恰逢东大寺大佛像的主要结构工程完工。孝谦天皇搬进了寺庙,并在那里度过了余生,成为一名僧侣。

752年(天平宝字四年):孝敬天皇禁止宰杀所有动物,大佛像开眼仪式举行,这成为了全国人民欢庆的盛大节日。今天只剩下原始佛像的一小部分。现在的佛像(以及它所在的殿堂)是中世纪的复制品。

756年(天平宝字八年):橘诸兄退休,移居难波(他在来年年初去世)。孝谦天皇于五月去世,为纪念他设立了正仓院。日足亲王,也就是新田部亲王的儿子,被立为皇太子。

757年(天平宝字元年):年初,日足亲王被废除皇太子之位,取而代之的是东人亲王的儿子,也就是大炊亲王。同年,藤原仲麻呂在他的祖父的藏书中发现了养老令手稿,并将其公布于众。七月,橘奈良麻呂(诸兄的儿子)被指控密谋刺杀藤原仲麻呂,他和家族中的其他成员都被处死。此外,右大臣藤原丰成也被指控参与其中,并被委任到九州的一个相对次要的职位,被礼貌地流放。

758年(天平宝字二年):年初,孝敬天皇退位,由大炊亲王即位,即称之为淳仁天皇。随后,藤原仲麻呂被允许建立一个新的家族。他的名字改为惠美押胜。大多数高官都被分配了新的名字,惠美押胜被任命为新的太保官职,这是最高职位中的空缺职位。

760年(天平宝字四年):惠美押胜被晋升为大史,这是大政大臣的新名称。除了追封藤原镰足之外,这是非皇族人士首次担任此职。显然,惠美押胜已经成为实际上的独裁者。

761年(天平宝字五年):惠美押胜产生了入侵朝鲜的想法,他下令进行大规模的准备工作,包括训练一些年轻人学习朝鲜语。他的计划要求建造393艘战舰,征召47,000人。

762年(天平宝字六年):年初,惠美押胜被晋升为正一位,这是一个几乎总是空缺的职位。六月,退位的孝敬天皇宣布她将取代淳仁天皇,接管政府管理。对朝鲜远征军进行了军事检阅。

763年(天平宝字七年):孝敬天皇任命一个鲜为人知的僧侣,道镜为管理佛教机构的官员。

764年(天平宝字八年):九月,惠美押胜派官员前往首都附近的各省,视察军事准备情况。他的敌人指责他利用这个机会发动叛乱,并对他发动了攻击。他试图逃跑,但被捕并杀害。道镜被任命为新设立的高官,仲麻呂改变的所有官衔都被恢复了。最后,惠美押胜辉煌的仕途似乎依赖于孝敬天皇,后来又依赖于淳仁天皇的支持。据信,他曾劝说孝敬天皇退位,并完全控制了淳仁天皇。然而,孝敬天皇有能力控制他。当危机来临的时候,几乎所有的贵族都派兵对抗仲麻呂,他寡不敌众,最终被捕。道镜出身卑微,他在孝敬天皇生病时去看望她,孝敬天皇相信他治好了她的病,并让他成为她的亲信。道镜和皇后的关系性质存在很大争议,将在其他地方讨论。十月,淳仁天皇被废黜,流放到淡路岛,孝敬天皇复位。她获得了第二个年号,称为称徳天皇。

765年(天平神功元年):仲麻呂的许多改革都被废除了。官员和皇族被禁止持有武器。 Wake亲王被指控密谋叛乱,并被处死。十月,淳仁天皇去世。尚不清楚这是自然死亡还是非正常死亡。他享年33岁。闰十月,道镜被任命为大政大臣。道镜似乎只对宗教事务和他的大家族的裙带关系感兴趣。称徳天皇无疑掌握着实权,正如道镜的最终命运所证明的那样。

766年(天平神功二年):道镜的称号被改为更适合佛教僧侣的“法王”。“法”在佛教意义上指“戒律”,相当于我们更习惯的“真理”。“王”是汉语中的“国王”,在这一时期是“王子”的常用词。佛教也用这个词来指代源于印度和中国的神灵,他们为佛教而战,例如许多佛教寺庙里常见的“四大天王”踩踏恶魔的形象。

770年(宝龟元年):圣武天皇逝世。高官会议讨论了皇位的继承人,并选定白壁亲王为继承人。道镜没有被邀请参加这次会议。道镜个人没有足够的权势,因此只是被派遣到东部边远省份的一座寺庙担任住持。白壁亲王登基,即称光仁天皇。由于各种原因,天武天皇的后裔断绝,光仁天皇是天智天皇的孙子。此后的所有天皇都是通过光仁天皇继承天智天皇的血统。光仁天皇当时已62岁,是一位年迈的老人,有几个儿子。

771年(宝龟二年):王子御佐位被立为太子。不久后,御佐位王子及其母亲被指控试图招募官员支持政变,遭到逮捕。他们从未受到审判,而是被囚禁了起来。

773年(宝龟四年):御佐位王子和他的母亲在同一天去世,之后山部亲王被立为太子。

781年(延历元年):山部亲王在其父去世前即位,避免了皇位继承危机。他就是被称为最强大的天皇之一的桓武天皇。他的统治地位从未受到质疑,据说他在父亲在位期间也拥有相当大的权力。他立即任命他的一个儿子,早良亲王为太子。

782年(延历元年):发生了一起小规模的叛乱,导致流放。六月,桓武天皇罢免了左大臣藤原宇合。

784年(延历三年):桓武天皇开始计划将首都迁往新的地点。他选择了一个位于山城国被称为长冈的地方。他在年底前自己搬到了长冈。

785年(延历四年):负责建设长冈首都的官员是藤原種継。他神秘地被杀,可能是被强盗,也可能是被仇敌杀害。真正发生了什么并不清楚,但太子早良亲王被指控与此事有关,被流放到淡路岛,但在途中被杀。有理由相信,这件事对桓武天皇产生了强大的影响,他表现出许多悔恨的迹象。阿弖(后来继承了皇位)成为新的太子。

787年(延历六年):政府被命令迁往长冈。

793年(延历十二年):桓武天皇开始调查将首都再次迁往山城国另一个地点的可能性。这次行动非常迅速。桓武天皇几乎立即搬到了新地点。

794年(延历十三年):政府被命令迁往新首都。年底,新首都被命名为平安京。很可能直到现在人们才开始称奈良为平城京。桓武天皇宫廷的一个特点是文化强烈地受到中国的影响。整个奈良时代,汉语都是政府的官方书面语,但有大量证据表明,所有汉语官职和官衔都有日语译名,在口语中被普遍使用。然而,在桓武天皇时期,用汉语发音来读所有汉语词语绝对是时尚。这种习俗一直延续至今。平安京从未有一个真正的日语名称。京都也是汉语。大多数人可能只是简单地称之为“都”或“首都”,这是日语中“平城京”和“平安京”中“京”的日语词。对于大多数历史学家来说,迁都平安京标志着奈良时代的结束。然而,桓武天皇的统治在行政和军事史上都非常重要(这是东北地区与虾夷人进行最重要的战争时期),所以我更喜欢将所有这些内容放在一起。人们普遍认为,迁都第二次是因为桓武天皇对长冈越来越厌恶和恐惧,因为长冈与他在785年可能过早处决儿子有关。在接下来的两个世纪左右,日本广泛流传着一种信仰,即被冤杀的人的鬼魂有能力回来复仇。据悉,桓武天皇为安抚早良亲王的鬼魂,付出了很多努力,举行了许多宗教仪式。

806年(大同元年):桓武天皇在70岁时去世,太子阿弖无任何争议地继位。他就是平城天皇。我的奈良时代到此结束。

奈良时代政府

新的行政制度于689年开始实行,当时颁布了名为“清明日令”的法令。清明日是当时皇宫的名字。这份法令没有留下任何文字记录。已知许多官职名称与后世不同,并且假设地方行政体系比后世简单得多。然而,关于它与后世法令的不同之处的信息量很少。它在701年被太政令取代。太政令也没有保存下来,但它从后世书籍的引文中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重建。718年,政府开始着手编制第三版法令,但藤原不比等在720年去世后,这项工作被搁置了。该法令的副本保留在他的图书馆里,39年后被他的孙子发现。在发现这部法令时,似乎没有保存太政令的官方副本。718年的版本被称为养老令,以当时的年号命名。在9世纪初的嵯峨天皇统治期间,这些法令的副本被制作出来,其中相当一部分幸存至今。从后世评论中重建太政令以及养老令中缺失部分的努力,迄今尚未发现两部法令之间有任何差异。可以合理地假设,养老令实际上是太政令的完整副本,718年计划进行的任何修改都没有被纳入这份手稿,而是以其他形式存在。只有很小一部分司法法令被重建,但大部分行政法令是已知的。我在日语著作中也经常看到,养老令在718年颁布并生效,但这并不正确。直到藤原仲麻吕发现它之前,它的存在一直不为人知。发生的事情是,后来的评论家,从833年《令义解》的作者开始,使用并引用了养老令,因为太政令的副本已经不复存在。

重要的是要认识到,718年之后没有进一步的努力去修改这部法令。这与太政令的官方副本被允许腐烂消失的事实相结合,表明这部法令本身在新时代的前两代人之后就不再被认为特别重要了。重要的是现有的政府机构以及最近政府文件的集合,尤其是法令和决议。从《令义解》开始,官员们开始收集这些材料,并将它们编纂成一系列汇编,作为法官和行政官员的指南。随着8、9、10世纪的政府实际运作不断发展,不断需要新的系列汇编。似乎没有人觉得有必要停下来,编制一个完整的新的行政法令,准确地说明在某个特定时间点是如何运作的。看起来这些实践足够简单,可以通过一种更非正式的方式来整理。

如果中央政府按照太政令/养老令的规定配备齐全,将有8117名三品到九品的官员。此外,法令还要求在每个村庄分配两人作为首都的劳工(共有4000个村庄)。一品和二品几乎从未授予,因为只有很少的人能配得上这种级别的官职。在奈良时代初期,可能约有8000名官员领取薪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数字稳步下降,到9世纪中叶,组织表中许多官职实际上已经不复存在。似乎最初的法令过于宏伟,过于模仿唐朝的行政法令。当然,中国比日本大得多,在经济和社会上也复杂得多。日本对政府的实际需求可以通过不到完全执行该法令来满足。还有一个因素是,从一开始,政府就未能实现其对税收收入的预期。这个问题是奈良时代持续讨论的话题。日本人无力支付8117名官员的薪水,因此不得不选择较低的数量。日本的地理隔离也意味着该国可以用极少的军队维持。军队占了中国和朝鲜总支出的很大一部分,但在日本并非如此。北部边境地区始终有军队驻扎,但这些军队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地方民兵。政府通过减税的方式支付他们。在早期,来自日本东部的两三千名征兵被派往九州担任海岸警卫队,但这在早期就被放弃了。唯一一支常备军是首都的卫队,人数可能只有一两千人。当需要军队时,例如740年的广崇德叛乱,军队是从农村人口中征募的。在那次叛乱中,在很短的时间内,一万七千人被招募并开赴九州,整个叛乱只持续了四个月。

政府最重要的三个部分是:实际上管理皇宫和政府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负责监督各省、征收和管理税收的机构;以及负责维持秩序和征收税收的各省和县政府。大多数收入用于官员和官职的薪水以及皇宫。此外,还时常在建造和装备寺庙、神社、宫殿以及全新的首都城市上花费大量资金。在奈良时代,尽管人们不断抱怨收入,但似乎还有很多钱可以花。737年,一场大规模的流行病袭击了日本,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全国各地都出现了歉收。政府仓库里有足够的米粮储备,可以取消税收,并为民众提供救济。740年,人们抱怨储备基本上都被消耗殆尽,因此进行了财政改革,试图重建储备。

税收制度包含三个独立的组成部分。其中一项是相对较小的稻谷税,以稻米形式缴纳,储存在政府仓库中,主要位于省会。大部分稻米用于供养劳工和士兵,但一部分被送往首都,作为官员薪酬的一部分支付给官员,还有相当一部分被指定用于上述储备。当然,省级和县级官员也领取薪酬。第二项税收是按人头计算的税收,以手工艺品形式缴纳。其中最大的部分是布料,但州长有权根据需要用其他当地产品代替。已知缴纳的物品包括各种金属工具、生漆和其他奢侈品的原材料以及陶瓷制品。许多物品被宫廷消费,但布料和金属工具也是官员薪酬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惯例是,这些物品,尤其是布料,有一个或多或少官方的兑换率,可以在市场上用食品或其他产品交易。第三项税收是劳役税,它具有许多复杂性。

劳役税用于公共工程项目,用于征募军队和警力,以及为宫殿、政府办公室和官员私人住宅提供杂役人员。大多数被征召的男性在当地工作,住在家里。如果他们在冬季被征召,他们每年要服役 50 天,或者如果他们在农忙时节被征召,他们每年要服役 30 天。他们通常的工作时间少于规定时间,因为没有那么多的工作需要他们。如果人们从农村地区被派往首都或其他偏远地区,他们通常会被留在那儿几年。在此期间,他们所做的工作会被计入他们户籍和村庄,因此其他人可以免除劳役税,而他们的家人则会获得税收调整以支付他们的额外劳役。这是因为在全国范围内调动大量人员既昂贵又困难。然而,这项政策非常不受欢迎,政府最终被迫将服役人员的期限限制在一年以内,然后允许他们返回家乡。正仓院的文献明确表明,至少在奈良工作的男性由政府供养,每 10 天发放一定数量的布料,他们可以在市场上用这些布料换取其他必需品。他们从黎明到黄昏工作,没有休息日,但他们在夏季炎热的中午可以休息 2 个小时。如果下雨,他们就没有工作,但口粮会被减半。一直都有关于男人从劳役队伍中逃脱并偷偷回家的事情。各县负责此事,必须派遣替换人员。政府曾尝试允许人们用钱赎免劳役,但这些尝试很快就因其很容易被滥用而被放弃。在古代,没有一种常规的雇佣临时工的方式。每个人都必须在某个地方服役。有薪酬的流动工人的出现是“古代”向“中世纪”条件转变的主要标志之一。

这正好可以谈谈马克思主义如何应用于日本历史。早在卡尔·马克思成为著名的政治家之前,他就已经是一位历史学家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可以说大多数历史学家都是马克思主义者。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一定是约瑟夫·斯大林、毛泽东或金日成的崇拜者,而是他们接受了卡尔·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演变模式的基本观点,并在他们的著作中使用源自马克思的术语和短语。

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中,自文明发展以来,人类社会经历了三个连续的阶段,马克思称之为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他继续预测将出现第四阶段,即共产主义社会,但事实上他在这方面的预测是错误的,并不意味着他关于其他阶段的预测一定是错误的。正如这位先生所说,预测是困难的,尤其是关于未来的预测。出于政治原因,几乎没有美国历史学家,而且相对较少的欧洲历史学家会承认自己是马克思主义者,但大多数研究政治和经济体系演变的人会(私下)同意马克思是一位重要的历史思想家,他的言论并非全都是错的。

“奴隶社会”阶段指的是经济结构以控制劳动力为主要财富形式的时代。按照现代标准,古代世界人口非常稀少。到处都有可耕种的土地,但可耕种土地的人数有限。古希腊和罗马通过依赖正规的奴隶制来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建立了奴隶买卖市场,这就是马克思使用这个术语的原因。然而,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的情况却不同,日本、朝鲜和中国依赖劳役税。奴隶是存在的,但他们只占人口的一小部分,而且他们不被买卖。奈良政府面临的一个持续问题是,由于没有劳动力耕种,农田荒废了。我们有几个省份的记录显示,30% 或 40% 的开发土地已被废弃。一旦土地被废弃,与之相关的灌溉设施就开始倒塌,因此并不总是容易将它们恢复使用。

展望未来,“封建阶段”是一个人口增长达到顶峰的阶段,基本上所有良田都被耕种,出现多余人口,必须用剩余粮食生产来养活他们,这需要发展市场体系,以便将粮食运输到需要的地方并出售。这也导致人们对将技术应用于提高农田生产力的兴趣。奴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雇佣工人,他们不需要工作时就不需要供养他们,而且随着不同作物需要临时增加劳动力,他们会在全国各地流动,或者搬到城市从事新兴的产业。在封建阶段,人口过剩,精英阶层将注意力转向控制土地作为主要的财富来源。马克思称之为封建社会,因为西欧在这一阶段拥有封建制度,但这并不是必需的。马克思主义者很乐意将唐朝中国称为封建社会,因为它是一个土地占有社会,尽管它的统治结构中没有任何“封建”成分。更重要的是,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意味着,注意力再次从控制土地转向控制金钱,因为国民总财富中不断增加的一部分来自农业以外的活动,而且“剩余”人口开始比农业人口更庞大,也更富裕。

以日本为例,飞鸟时代、奈良时代以及平安时代的前一个世纪代表了“奴隶社会”阶段。平安时代后半期和镰仓时代是一个非常缓慢的向土地占有“封建”阶段过渡的时期,即使在镰仓时代初期,全国只有大约一半的农田为贵族或寺院所有。室町时代经历了相当迅速的过渡,一方面,你看到的是政治封建制度的全面发展,与欧洲的封建制度非常相似,伴随着土地所有制的巩固,每块农田都只有一个明确的主人,同时,也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即银行、有组织的工业和真正的城市。本质上,欧洲历经 500 年发展变化,从 1100 年到 1600 年,而在日本只用了 300 年的动荡时期,从 1300 年到 1600 年。在那段时间里发生了很多事情。然后,发展速度再次放缓。从技术上讲,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来看,西欧和日本在 1600 年都已经是处于初级阶段的资本主义社会,但日本在东北亚的孤立状态下变化速度比欧洲在 1600 年之后慢得多,而且在 1853 年其孤立状态被强行结束时,其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西方。这使现代日本陷入了十分艰难的境地,它本来可以更好地处理这种局面。然而,日本生存了下来,并成为主要的资本主义社会之一。尽管最初迫使日本结束孤立的西方人所做的假设,日本从未成为“第三世界国家”,而是一个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而且到了 1895 年左右,大多数关注此事的人意识到了这一点。

然而,我们当前的关注点是奈良时代政府努力尽可能地垄断国民财富。他们最初的主要问题是与农村贵族建立权力和利益的平衡。在飞鸟时代之前,朝廷及其相关的贵族完全依靠大和国和附近的省份,特别是西部的河内国。国家其他地区的剩余财富几乎全部归当地贵族所有。似乎唯一的例外是“宫家”制度,该制度被用于资助对朝鲜的军事行动。如果统治者要从大和国调动武装人员前往朝鲜,他们必须沿途得到供养,宫家是专门用于此目的的粮仓。新制度要求将财富从各个省份,无论多么偏远,转移到首都,或者(在九州的情况下)转移到首都控制的地区(大宰府)。在最初的《大宝律令》中,每个省份都被要求将 10% 的稻谷税运往首都,但这样做花费巨大,迫使政府几乎立即做出改变。和以前一样,首都的所有稻米都来自当地,在偏远地区收取的稻米则用于偏远地区的支出。为中央政府保留的稻米部分被存放在仓库中,并在发生饥荒时使用,因为在饥荒时期,税收通常会被免除。部分实物税以及经常是相当一部分劳役税在首都地区被消耗。大型建设项目将大量工人带到首都,在这种情况下,各省份不仅要负责运输工人,还要负责为他们提供食物。大宝律令似乎假设被带往首都的工人队伍会得到所有所需的食物,这些食物会沿途携带。然而,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因此有必要改变规定,要求每个省份为经过或返回家乡的工人队伍提供食物。这些男性随身携带证明其有资格(并合法旅行)的文件,其中一部分文件保存至今。靠近首都的各省份被要求为建筑工地提供额外的食物,因为大和国本身的粮食供应不足以满足需求。

所有这些挑战在于迫使或说服农村贵族服从中央的指令。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如果中央得到更多,他们就必须得到更少。答案似乎是,他们利用政治结构在农村地区创建了一个比原本存在的等级制度更加陡峭的等级制度。也就是说,县令,被称为大领,得到了丰厚的报酬,并拥有相当大的地方权力。此外,从许多资料可以明显看出,他的家人可以前往首都,在政府及其周围找到一些职位。记录中有几例,有人向政府请愿要求任命他们家乡的县令,这些人之前曾在中央政府的低级职位工作了 10 年或 20 年。大领由中央政府从省长推荐的人员名单中任命。至少在一个时期,他们被要求前往首都参加面试,然后才能获得任命。这个职位显然很有价值,而且人们都渴望得到这个职位。如果整个省份的贵族不得不获得更少的利益,大领及其家人就不会因此而蒙受损失。

政府在这方面所做的另一件事是,将省级和区级行政机构规模保持得很小。一个区,根据其规模,可能只有两名到八名有薪官员。其他所有事宜都由当地人通过服劳役税来处理。

税收制度完全依赖于每六年进行一次的全国人口普查。从一开始,这个时间表几乎从未被遵守,政府至少调查过是否可以跳过人口普查,而仅仅为各省、区和村庄分配税收配额,但它在整个奈良时代和之后都一直定期进行。人口普查基于每个家庭户主提交的报告,该报告由村长汇总并核实(他应该核实其准确性),村长将报告传递给区,在区内再次进行汇总并传递给省长,省长将报告发送给太政官。首都的官员应该将其与他们先前人口普查的副本仔细比较,如果存在任何明显的差异,他们会将其报告给省长,省长必须调查并提供更正。许多保存下来的户籍都显示出涂改和更正。总的来说,完成人口普查需要花费将近一年的时间。

然后,区长负责完成对该区所有农田的调查,列出确切的土地面积,并包括地图。其中一些调查记录得以保存下来。它们列出了所有土地的状态,无论是可重新分配的公有土地,由于各种可能的原因而免于重新分配的土地,还是被废弃的土地。这些数据用于首都计算每个省的预期稻谷税,并告知省长其总配额。区长还编制了一份税务登记册,其内容基本上与人口登记册相同,只是它旨在报告人口登记册中列出的所有没有缴税的人(可能是因为他们不在该地区,因此无法缴纳劳役税,或者因为他们在进行人口普查后去世)。这些登记册用于计算预期的人头税和劳役税可用的劳动力数量。同样,存在一个核查登记册并要求更正(如果有任何差异)的循环。税务登记册必须每年完成,因为它们是计算国家预算的基础。

由于所有这些工作,实际的土地重新分配是在人口普查开始三年后进行的。这种延迟是制度设计的一部分。农田分配给在人口普查固定时还是儿童,但在土地分配时已经长大到足以帮助耕作的人。每个官员家庭都被允许永久拥有其房屋和其他建筑物所在的土地以及周围的蔬菜园,这些土地不征税。任何只用于种植水稻以外作物的土地都不包括在重新分配制度中。然而,与后来的时代相比,似乎对小麦或小米作为补充作物的依赖并没有那么大。每个家庭应该根据非常精确的规则分配土地,这些规则涉及每个成员的法律地位、性别和年龄。如果可用土地(积极耕作,有灌溉设施)不足,则分配比例会相应减少。土地不是以连贯的农场形式分配,而是以分散在该地区的包裹形式分配。否则,重新分配制度可能根本无法实现。可以假设,除非一个家庭的人口发生大幅增长或缩减,否则它将主要获得相同的一批包裹。由于包裹的碎片化,每个农民都无法独立负责灌溉。这是公共责任,通过劳役税来安排工作。政府不断向省长和区长施压,要求他们尽力扩大可耕地和建设新的灌溉设施,以期增加总收入。然而,如前所述,由于劳动力数量的限制,在一个地方开垦新土地几乎总是意味着在其他地方放弃土地。这是土地登记册中始终显示有相当一部分“废弃”土地的主要原因。

肯定存在难以找到足够土地进行分配的情况。我们知道一些农民被分配到邻近地区甚至另一个省份的土地。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有一个规定,允许无法方便地到达其土地的农民申请租赁其土地的许可。

农民没有种子稻就无法耕作。农民可以留存一部分收获的稻谷作为种子,但从一开始就假设大多数,如果不是全部,农民会在播种时借种子稻。这意味着他们自己不必建造设施来储存和保护种子稻。最初的制度规定,省长以固定利率提供官方贷款,但也允许私人贷款。当然,这些贷款将由当地贵族提供。在后来的时代,肯定没有商人或“富农”阶层可以提供这种贷款。似乎在实践中,私人贷款通常由省长及其工作人员或区长提供。这些贷款显然非常有利可图,政府很快便取消了私人贷款。预计来自公共贷款的收入被纳入预算,很快省长就被分配了配额,最终贷款成为对农民的强制性规定。有可能贷款收入大于作物税收入,并且是用于应对饥荒情况的储备金的主要来源。

回到首都,其中一个部门,文部省,负责每年收集所有税务登记册并将其汇总在一起,以便向太政官提供可支配的总收入数字。所有政府机构都必须制定一份预算草案,说明其需求,这些草案也提交给太政官。太政官制定预算,然后由文部省管理预算,在一年内分配资金。预算可能大部分时间都没有很大的工作量,因为几乎所有常规收入都用于支付工资,而工资必须逐年保持稳定。肯定有一种假设,即在丰收年,应该为未来的意外情况积累储备,无论是紧急情况还是大型项目。在困难时期,通常会减少甚至取消税收,因此在大多数年份,都会有相当大的盈余。

728年,发布了一道法令,将官员队伍分为“内”和“外”两类。外官是指在各区和省级行政部门任职的地方贵族。允许的最高级别是正五品上,这意味着外官永远不会被任命到首都的重要职位。在728年之前,有许多官员从区长升迁到中央重要职位的例子。此外,即使许多较低级别的职位也被标记为“内”官专用。意图显然是试图保证“内”官后代的职位,但它却无意中迫使地方贵族寻找官方体制之外的其他职业道路,从长远来看,这对制度的生存不利。

即使在内官中,也存在着明显的等级区别。九品职位本质上是低级职位,在大多数情况下,其持有者在法律上被视为与普通平民相同。像平民一样,他们因轻微罪行而被判处鞭刑,他们也要缴纳一些税款。来自贵族家庭的人永远不会被任命为低于八品的任何职位。在那些被认为整个职业生涯都在八品到六品之间,并有可能在特别杰出的职业生涯结束时达到五品的人,与那些如果年轻人被迫接受八品这样的低级职位,就会迅速晋升到至少六品,他们的职业生涯实际上才开始的家庭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被任命为低级职位的贵族青年通常不会真正担任低级职位,而是等待到他们25岁左右,并且级别足够高,可以获得有价值的职位。

这在薪酬制度中表现得非常清楚。该制度有五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即每年支付的基本工资、每年支付两次的季节性工资、从劳役税池中分配的仆人、从特定家庭分配的税收收入以及分配的官田。并非每个人都获得所有类型。六品到九品只获得季节性支付,六品获得的金额是九品的四倍。这些是稻谷、两种布料和铁制农具的支付。所有等级都获得这种收入。三品是通常获得的最高等级,其薪酬是九品的十四倍。只有四品和五品官员获得包括大量丝绸布料的额外薪酬。从劳役税池中分配仆人的工作仅从五品开始。正五品下获得20名仆人,正三品上获得100名仆人。只有五品及以上官员获得土地。正五品下获得8町,约20英亩,正三品上获得40町。只有四品及以上官员获得分配家庭的税收。正四品下获得80户,正三品上获得250户。(这部分收入截至706年,在此之前,这部分收入要低得多,并且只从三品开始。)

五品和六品是中层管理层的区域。从高级贵族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年轻人开始其职业生涯的区域。所有省长都来自这个群体。再次,在那些通常会在这些级别度过大部分工作生涯,并有机会被任命为更高职位以作为对长期有效服务的奖励的人,以及那些在快速晋升到更高职位的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较低群体包括在各部门度过职业生涯的人,或者是在每个省份轮换几年,从一个省份调到另一个省份的职业省长。较高群体会迅速晋升到省长级别,在一个或两个省份工作,然后被提升到首都的四品职位。

真正的贵族阶层可以定义为,在相当年轻的时候就能晋升到四品官位,并有可能晋升到三品官位,并获得一个大觉殿的席位,一旦有空缺。这种席位数量有限,并非所有席位都能被填补。在奈良和平安时代,普遍的规则是每个有政治影响力的家族在任何时候都只会在大觉殿拥有一个人,尽管藤原氏经常违反这条规则,并拥有多个席位。我相信我已经提过,二品官位很少授予,除非是皇族,一品官位只被极少数自负的独裁者获得过,一两次而已。大宰相的职位,是正式官僚体系中最高的职位,是二品官位。从奈良中期到1600年,只有 5 或 6 人担任过这个职位,他们都拥有非凡的政治权力,并利用这个职位来展现他们的权力。即使在奈良早期,这个职位也经常空缺,因为人们认为,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才会有一个配得上担任如此崇高职位的人。

大觉殿是一个官员委员会,包括一些没有日常行政职责的高级官员,以及一些高级部门的部长,可以被视为现代内阁的等效机构。他们是政府与广大民众之间主要的沟通渠道,因为所有请愿书、纪念碑、报告等都由大觉殿接收,然后大觉殿发布所有常规命令和法令。大觉殿有一个处理这些文件流的员工。大觉殿作为一个机构,只有在必要时才开会,并且秘密进行讨论。天皇不是成员,大觉殿和天皇通过发送文件来进行沟通。其主要任务是向天皇提供建议,并监督其命令的执行。

在大觉殿之下,是两个大型的秘书机构,分别称为“左”和“右”。这两个机构的负责人是 ex officio 的大觉殿成员。每个机构都支持八个部门中的四个。各个部长也是大觉殿级别的官员。如果所有职位都被填补,大觉殿的最大规模将(通常)包括 8 位部长、2 位秘书、3 位中纳言“顾问”、2 位大纳言“高级顾问”、右大臣、左大臣和太政大臣。有时也会有“中大臣”。一些职位空缺是正常的。九州大宰府指挥官的职位被认为是大觉殿级别的职位,并且在某个时候,它变成了一个惯例,由一个留在首都,并同时担任另一个职位的官员担任。大宰府副指挥官是现场负责人。该职位的声望与富裕省份的知事大致相同。大宰府也被用作失宠官员的高级监狱营地,他们会被分配到那里,但没有实际职责。


尝试建立货币体系

[edit | edit source]

根据古希腊人的说法,货币是在公元前 700 年之前的吕底亚王国发明的。它在中国的出现比那里晚了 300 或 400 年。早期的货币源于使用贵金属的标准重量作为交换媒介。铸币消除了在日常交易中称重一切的必要性。发展铸币体系的想法意味着一个相当发达的市场体系。如果没有地方可以消费,拥有货币就没有意义。在整个西亚古代史中,大额金币或银币的主要用途是支付军队;如果以贵金属的形式存在,大量的财富是高度便携的。然而,低面额,通常是青铜币,被城市中的普通人广泛使用,那里大多数人从事专门的职业,无法生产他们需要的一切,但必须能够定期购买很多东西。

有大量证据表明,在奈良和平安时期,发生的这种国内商业主要是通过交换标准布匹来实现的,这些布匹是通过人头税系统生产的。与中国和朝鲜的贸易有限,中国硬币肯定进入了这个国家。日本书纪记录了天武天皇和持统天皇颁布的法令,禁止使用银币,只允许使用青铜币。奈良政府在 708 年下令建立造币厂,生产青铜币和银币。青铜币是那种在中国生产时通常被称为“现金”的类型,并以唐朝 621 年发行的货币为模型。它是一种圆形硬币,中心有一个方形孔,允许用绳子将数量方便地捆绑成捆。许多例子仍然存在。它的宽度为 2.4 厘米,重量为 3.75 克。银币的重量是它的两倍。银币的生产在 709 年被放弃,但青铜币一直定期生产到 760 年,并在 765 年进行了最后一次发行,以纪念(神话中的)神功皇后(Jingu Kogo)一千周年。这些硬币在日本各地以及满洲都发现了,在 8 世纪的渤海国首都(与日本 across 日本海进行直接外交关系)也发现了。这些硬币的产地从近畿地方(位于奈良东北方向不远处)到大宰府,遍布日本各地。

关于政府在 708 年可能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让硬币流通,没有任何信息。关于这个问题的最早记录的法令是在 711 年。它规定了青铜币和稻米的官方汇率。在当年晚些时候,一部分原本以稻米支付的官员薪水被改为以硬币支付。此时,人们被告知铸币的用途:“拥有硬币的人可以用来交换物品,从而获得他们所需的东西。直到现在,人们还遵循着旧的习俗,对这种方法一无所知。如果有谁想要用钱来买东西,就没有人愿意收。那些将他们用货物换取的钱交到朝廷的人,将在下一次晋升周期获得升迁。”事实上,有些人利用这一点,用硬币来获得官位。然后,在 712 年,政府开始向义务劳动者支付硬币,而不是给他们食物,它还发布了布匹和硬币的官方汇率,并允许地方当局用硬币代替人头税的实物物品。然而,第一次实际支付是在 722 年发生的,所有已知的支付都来自离首都最近的 8 个省份。这 8 个省份的区域恰好是考古发掘中发现硬币最常见的区域。现存的 726 年和 733 年山城国(位于奈良北部)的税务登记簿显示,税收收入为硬币,平均每人 9 枚硬币。还有一些 733 年奈良市本身的登记簿显示,所有收据都是用硬币支付的。这些登记簿中有一些条目难以理解,这表明人们被允许用钱来免除义务劳动税。另一个理论是,这些金额是对那些通过在评估时躲藏起来的人来逃避劳动税的家庭征收的罚款。这一事实得到了暗示,即考虑到官方汇率意味着一枚硬币相当于一天的人工,这些金额非常高。无论如何,737 年的法令禁止用硬币来代替人头税手工制品或劳动税,而且之后也没有再提到这种做法。734 年,有人抱怨说人们登记支付硬币来换取免税,但后来却没有支付。

没有证据表明硬币的使用曾经超出作为官方薪水的一部分而发行,以及作为税收的一部分而接收。有一道法令要求各省接受从返回家乡的义务劳动者那里收取的硬币作为食物的支付。这可能是各省获得硬币然后作为税收的一部分送回的主要方式。在某个时候,政府开始故意收取比支付更多的硬币,以便将它们融化并用青铜铸造佛像。古代日本一直缺乏制造青铜的铜。然而,青铜币的定期生产从 760 年开始停止,但正如已经指出的那样,在 765 年作为国家庆祝活动的一部分,进行了一次特别发行。在平安时代,偶尔会有几次硬币发行,但平安时代的硬币在考古遗址中很少见,仅限于 5 个省份。直到 11 世纪,日本小说都清楚地表明,当时使用的主要货币仍然是标准布匹。硬币很少被提及。然而,在 13 世纪,有组织的定期市场开始蔓延到农村地区,然后中国硬币开始普遍使用,因为它们在长距离运输时更加方便。

总的来说,奈良铸币的历史提供了确凿的证据,证明日本国内经济在当时仍然落后于中国水平,这反过来也证明了所采用的行政体系比日本社会本身的要求复杂得多,如果没有试图将日本提升到与朝鲜和中国相同的文明水平的动力,它几乎不可能发展起来。然而,一旦该体系被创建并实施,我们肯定在至少到圣武天皇即位为止发生的每件事中都看到了让它运转的坚定决心。尝试建立货币体系只是这种雄心的一个方面。


关于私有土地所有权的政策

[edit | edit source]

645 年改革法令中宣布的制度的基本原则是,所有土地都应该是统治者的财产。大宝律令的行政体系要求定期将所有灌溉水田重新分配给纳税的平民。然而,一直存在私有财产。首先,平民家庭都拥有某些土地,这些土地是他们房屋和附属建筑所在的地方,以及位于那里的菜园。此外,任何没有被灌溉的稻田都未被纳入重新分配系统,一定是由某人拥有的。

所有高级官员都被授予三种不同形式的土地作为薪酬。这些土地包括与官职体系相关的官阶田、与特定职位相关的官职田,以及直接分配给官员的税收收入户籍。关于这些土地的具体管理方式没有明确的说明,但似乎所有人都同意官阶田和官职田由家族拥有和管理。有确凿的证据表明,藤原不比等被分配的官阶田在他死后被家族保留。如果这是常态,那么常见的做法是 posthumous promotion,从而导致其继承人获得更高的退休金。这一信息来自藤原家族在广嗣叛乱后将不比等 5000 顷官职田捐赠给天皇,天皇归还了 2000 顷,但保留了 3000 顷用于资助国分寺庙。如果其他家族也如此,那么至少官阶田不会重新分配,任何家族都将永久拥有与其达到最高官阶相对应的土地。据推测,这些土地和官职田以私有庄园的方式管理,并且免于正常征税。“分配户籍”类别更像是一种会计手段。它与普通薪酬的主要区别在于,税收收入会因年而异,具体取决于登记在册的纳税人数量和收成情况。奈良时代没有内部家族文件,也没有叙事小说,因此我们对贵族和普通人的家庭生活和经济一无所知。

实际运行新制度的现实很快使政府面临着需要考虑新财产类别的难题。前面已经提到,在这个时代,财富的主要单位是劳动力。税收制度与人口普查紧密相连,从每个地区获得的收入与其实际面积成正比,与其人口数量成正比。没有劳动力的土地不会产生收入。政府一直担心确保尽可能多的土地得到耕种和征税。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很快开始转向“私营部门”。

一旦开始考察具体案例,就会发现有一种财富类别在现有制度下没有完全被计入,那就是通过地方贵族成员的私人努力开垦的土地。这些人拥有官阶和官职,因此拥有官阶田和官职田。如果他们能够开垦新的土地,他们就可以在官方体系之外增加财富,因为他们可以使用不在税务登记册上的劳动力。他们远离首都,并且仅受到省级长官非常少的员工的松散监管。政府试图通过向这些人提供诱因来解决这一异常情况,鼓励他们开发最终将被添加到受重新分配制度约束的应税土地中的土地。为了做到这一点,他们必须确保这些土地得到登记,以便不能将其排除在税务登记册之外。

在 722 年,高级官员举行了一次重大会议,讨论通过增加新的农田来增加收入的问题。此事引起了很多讨论,而且我们并不清楚实际尝试了什么。该决定似乎表明,政府将提供足够的食物和设备,以每人 10 天的时间征召整个农业人口,目标是开垦 100 万顷(245 万英亩)新农田。这一说法难以接受。有人指出,在现代日本,大约 300 万顷土地被用来养活比奈良时代人口多 20 倍的人口。根据《和名类聚抄》记载,平安时代初期的登记土地总面积约为 73 万顷,因此该项目将使总农田面积增加一倍多。当然,要找到如此多农民来完成这项工作是完全不可能的。这导致了一种理论,即人们认为东北地区蛮族地区的成功纳入将能够增加如此多的土地,并拥有足够的人口来耕种这些土地。如果是这样,他们严重低估了东北地区的人口数量,并且没有意识到该地区大部分土地位于太北部,气候太冷,不适合种植水稻。然而,考虑到他们与该地区的距离,一些学者认为,这是对《续日本纪》所提供信息的更合理的解释。顺便说一下,如果这是一个真正的项目,那么就再也没有提及过这样的项目了。

一年后的 723 年,发布了一道法令,宣布任何开垦新农田的人都可以将土地保留在其家族名下,并将其排除在土地重新分配程序之外,持续三代;任何重新开垦以前登记但被废弃的土地的人都可以将其保留一代。关于此法令的实施结果,我们没有进一步的信息。

我们对一位名叫伊久江臣东人(Asuha District, Echizen province)的地方贵族有所了解,因为他与东大寺关系密切,并且在藏经院收藏的几份文件中提到了他。我们知道该地区的代领在 731 年是伊久江臣金弓,在 749 年是伊久江臣安麻吕。东人在 749 年首次出现在历史记录中,担任东大寺建设办公室的文书。在这项服务结束后,时间不详,他回到了自己的地区。在那里,他自费修建了一条长约 9.5 公里的灌溉渠,开垦了约 100 顷灌溉农田。然后,他将这些土地赠送给东大寺。我们下次在 755 年听到他的消息,当时他担任自己地区的代领,并与东大寺的代表合作,为该地区的寺庙庄园——桑原庄——建立了管理体系。在 768 年,他被授予了非常高的官阶(对于一个地方官员来说),即(外)正五位下。通常只有在军事行动中表现突出的人才能获得这样的官阶。他几乎肯定管理着寺庙庄园,而这个庄园可能围绕着他赠送的核心土地建立起来。他所赠送土地的范围表明,他是一个富有而有权势的人。决定以免税和重新分配制度的庄园的形式为东大寺提供捐赠,标志着被称为“荘园”的土地所有制系统的开始,这种制度最终覆盖了该国大约一半的农田。

关于桑原庄的记录很有意思。该庄园于 755 年从一位贵族手中购买,名义上占地 100 顷,但只有 9 顷是灌溉过的。购买后,东人又开发了 23 顷土地。然而,到 757 年,大部分土地都被废弃,取而代之的是 10 顷新土地。在 758 年,东人报告说,最初的灌溉系统设计不合理,只能将水输送到一小部分可耕地。他提出了一项项目,并制定了预算,以建造一套新的沟渠和池塘,以便开垦大片土地。该项目必须与地方政府协调,因为沟渠将占用 1.8 顷公共土地,而这需要在其他地方找到土地来替代。这样的庄园需要持续维护。后来的记录显示,几年后,该庄园被废弃了。这个庄园可能相当于购买佛罗里达的沼泽地,并不适合预期目的。我们无法确定这种经历是否具有典型性。

东北战争

[edit | edit source]

我们之前在其他背景下已经讨论过被称为“虾夷”的人。简要回顾一下,他们是本州岛最东北部地区(气候明显更冷,不适合种植水稻)的居民。在这个地区,一直有一条线,线以北的地区种植水稻都不值得。日本早期的高级文化中心位于九州北部,然后是本州中部,而这些土地则偏远落后。没有人能确定虾夷人是否在种族上与日本南部人口不同。我猜测他们不是。我不记得曾经见过关于虾夷语的记载,因此必须假设他们说的是日语方言(即使在最近的时代,一个只说九州方言的九州人也不会理解一个只说该方言的东北人)。一些虾夷人是种植水稻的农民,一些人种植其他作物,而一些人主要依靠狩猎和捕鱼为生。与其他地区的人民的主要区别在于,他们主要处于该国其他地区建立的正常政治结构之外。虾夷人被发现担任士兵和卫兵,虾夷首领也偶尔访问日本朝廷。然而,所有记载都一致认为,他们相对来说是蛮族,组织松散,生活简朴,几乎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防御,因此,如果受到攻击,他们可以轻松地消失在山区森林中。几个世纪后,有记录显示,一些人生活在山区,不务农,遵循与普通日本人完全不同的习俗和宗教信仰。他们经常从事采矿和伐木工作。这些很有可能就是虾夷人的直系后代。

从军事史的角度来看,现存关于虾夷战争的记载非常不尽人意。关于战役的描述寥寥无几,更别提在偏远地区维护军队的技术细节了。主要内容集中在如何实施皇权问题。这方面有三个不同的重点,分别在不同时期被强调。实际上,我应该说有三个重点。在最初的阶段,政府认为可以通过引入数千名移民来夺取新的领土,并且完全无视虾夷的存在。人们推测,他们认为受到影响的虾夷会自行离开。后来(这也是我将重点扩展到三个的原因),政府引进了大量的移民,专门为现有的军事基地种植庄稼和提供其他后勤支持。然而,在其他时候,重点放在招募虾夷,使其成为普通的日本臣民。这方面也有两个不同的重点。在早期,他们试图与首领打交道,假设首领可以使他们的追随者成为日本人。后来,更多地关注那些已经成为稻农的虾夷,推迟处理生活方式不同的虾夷。值得注意的是,在后来的战争中,总有一些虾夷支持日本人,可能是因为他们意识到融入日本国家是不可避免的。无论如何,毫无疑问,一个明显的虾夷血统在几个世纪内都是可以辨认的,至少在 11 世纪之前都是如此。就像在美国西部一样,印第安人并没有被完全消灭,一些人幸存下来,给人口增添了风味。

公元 478 年,日本“武王”写给中国的信中声称与虾夷蛮族进行了多年的战斗。我们从日本史料中没有得到任何关于此事的资料,这些资料很少提到虾夷。然而,当日本政府开始记录(大约公元 600 年以后)时,信息的量增加了。本质上,从那时起的所有政府都认为虾夷是或应该成为日本臣民,被组织成省和县,并像其他人一样纳税。虾夷抵抗了这种想法,东北战争由此爆发。这些战争在某种程度上持续到 11 世纪,但到那时,它们已经演变成更大日本社区内部的政治战争。人们知道一些东北地区的领导人有虾夷血统,但他们与其他民族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然而,主要战争主要集中在奈良时代,最激烈的战斗发生在奈良时代末期,即桓武天皇统治时期。

当我们进入有详细资料可查的时期时,虾夷领土在日本海侧的南部边界位于现代的新潟市,位于历史上的越后国;在太平洋侧的南部边界位于现代的仙台市,位于陆奥国。这个地区划分为省份的情况多年来变化很大。在大多数情况下,该地区的大部分区域只包含两个省份,即西部的出羽国(越后国以北)和东部的陆奥国,但有时它们被划分为几个更小的省份。我将主要关注陆奥国和出羽国。在战争的主要阶段,日本的主要基地是多贺城,位于现代仙台的边缘。“城”这个字在汉语中的意思是指有城墙的城市,在朝鲜语中也是如此。在 16 世纪之前,日本没有城墙的城市,这个词被用来表示“城堡”。考虑到战争的性质,似乎应该效仿美国印第安人战争,使用“堡垒”这个词。这是因为这些地方不是城市,但也不是城堡。考古学表明,它们是带有围墙的大型长方形围场,就像莱茵河畔的罗马要塞或萨克森海岸的要塞一样。这些城墙并非用来抵御围困,而是为了迫使人们通过守卫的城门进出,以防止突袭。日本人也使用了一个汉语词,意思是“栅栏”。然而,他们的城墙不是用光秃秃的木桩建造的,而是用覆盖着石膏的木桩建造的,以形成光滑的墙面。为了了解它们的外观,可以在谷歌上搜索佐贺城,它已被修复为旅游景点。它有一个网站,只有日语,但有很好的图片。顺便说一句,谷歌可以将网站翻译成英语。不要费心翻译日语网站,因为结果无法理解。

一般来说,在虾夷地区以南,人们会发现被称为“国造”的省级显贵。他们与统治氏族有着某种关系,要么是氏族的分支,要么是早期的追随者,被派去统治一个地区。无论是什么征服过程建立了《日本书纪》早期部分所涵盖的政治实体,它都没有延伸到虾夷地区。另一方面,在虾夷地区有前方后圆坟,几乎全部位于南部边界和西部地区,围绕着新潟和山形以及更远的内陆地区。毫无疑问,存在一些文化上的重叠。还有一个迟来的记载(公元 837 年)说虾夷像日本贵族一样骑马射箭作战。在当时的语境下,讨论的是如何训练征募的普通士兵作为步兵来对付他们。解决办法是给他们配备威力大于骑马使用的弓的中国弩。在考古遗址中发现了这种弩的铁制扳机机制。公元 789 年,日本军队取得了一场胜利,战报称,在日本方面的 245 人伤亡中,所有人都被箭射中。顺便说一句,日本贵族在首都渴望获得虾夷马,这些马被认为特别出色。马匹贸易一直很活跃。在奈良时代,政府记录区分了两种虾夷,一种过着传统的部落生活,另一种定居下来成为农民,他们的生活与日本人几乎没有区别。所有的战争都是针对前者发动的。

现存的记录中提到了 21 个在这些战争中使用的军事基地。较大的基地往往被称为堡垒,较小的基地被称为栅栏。有些基地有时被称为堡垒,有时被称为栅栏。其中 19 个基地的位置已知。越后国有两个,出羽国有五个,陆奥国有十二个。最激烈的战斗都在陆奥国。这些记载的年代从公元 647 年到公元 812 年,其中只有一小部分在任何特定时间都处于活跃状态。最早的远征是在公元 647 年和公元 648 年前往越后国。在那之后,就只提到了出羽国和陆奥国的位置。

在战争的主要时期,日本向东北地区进行了 17 次主要远征,第一次是在公元 709 年,最后一次是在公元 813 年。通常的做法是政府宣布远征并任命一名将军指挥。最高级别的将军永远都是一位资深的官员,人们认为他不需要有军事经验。他总是被分配助手将军来处理战役的技术方面。天皇会象征性地向指挥官赠送一把剑,然后在远征结束时,指挥官会将剑归还给天皇。这把剑实际上是指挥权的象征,表明将军有权行使通常只属于天皇的权力。在公元 663 年的朝鲜战争或壬申之乱中,没有提到过这种做法。人们认为,这种做法是在公元 689 年或公元 701 年的行政法典中引入的。剑也被授予驻中国的使节,大概是赋予他们对使节成员的生命和死亡权,就像将军对士兵一样。更实际地说,手持宝剑的即将出使的使节有权根据需要征用人员和船只。

赋予将军的权力非常大,这也是为什么只有资深人士才能被任命的原因。日本军队在和平时期通常没有将军。他们总是根据需要被任命,并在远征结束后辞去军衔。野战指挥官往往是军事专家,其中一些人名垂青史。大多数人来自相对较小的氏族,并在 6 级和 5 级区域度过了他们的职业生涯。少数特别成功的指挥官在晚年获得了更高的军衔。少数人达到了参议级别的军衔,特别是在公元 737 年的天花流行病夺走了许多高级贵族的生命之后。授予将军的头衔要么是标准的汉语头衔,要么是根据汉语头衔仿造的。它们变化很大,没有真正的规则。后来的封建统治者使用的“征夷大将军”头衔就是其中之一。它被用于公元 801 年、公元 804 年、公元 811 年和公元 813 年的最后四次远征,这也是 400 年后它被选为新角色的原因。这是一个标准的汉语军事头衔。在养老律令中,陆奥国、出羽国和越后国三个省构成一个特殊情况。省级长官被赋予特殊的军事权力,他们的参谋部有一个地位较低的将军,“镇守将军”,长期担任。由于这来自养老律令而不是东北地区事件的报告,因此我们无法确定这是否曾经生效或是否长期生效。

五次远征(公元 720 年、公元 724 年、公元 774 年、公元 780 年和公元 813 年)正式是为了应对虾夷的“叛乱”。其他都是试图扩大日本控制范围的尝试。主要是,计划是从一个特定区域清除武装的虾夷,以便可以建造新的堡垒和栅栏。例如,桓武的三次远征都针对两个被称为石沢和志波的地区,因此建立了石沢城和志波城。在石沢城的保护下,设立了三个行政区域,在志波城的保护下设立了三个行政区域。其他远征则以已经建立的堡垒为基础,目的是缓解敌对虾夷对堡垒的压力。不可避免的是,除了主要的远征之外,还存在着更低级别的冲突,这些冲突的时间早于公元 709 年,晚于公元 813 年。

最早的大规模远征是阿倍比罗夫在658年到660年间进行的,但这些远征并非旨在扩大日本行政体系(当时仍在建设中),而是更具探索性质。阿倍会见了虾夷酋长,授予他们日本头衔,并鼓励他们向朝廷进贡。他唯一的一次战斗不是与虾夷,而是与来自北海道或西伯利亚入侵虾夷领地的入侵者。我已经在飞鸟部分讨论了这些内容。他主要在现在的秋田市地区活动,但出羽栅栏(后改名为秋田城)直到很久以后,即733年才建立。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看878年的叛乱。这次叛乱发生在秋田北部地区,是由当地政府的失政造成的。朝廷的回应不是军事远征,而是任命一位著名的“贤官”藤原泰衡暂时接管出羽国。他成功地平息了事态,并说服叛军在没有战斗的情况下放下武器。此时,“东北战争”已经结束。

所使用的军队以法典中规定的正规军队为基础,这些法典源于兵役制,作为劳役税的一部分。这意味着士兵是普通的农民,而不是专业的战士。日本贵族名义上仍然是武士贵族,每个人都拥有盔甲并练习武器。乡村贵族仍然扮演着真正的军事角色,但大多数情况下都在法典之外。首都的常规守卫部队中,有一支由“童子”组成,就像早期一样,另一支使用“近卫”。这些是传统部队,由乡村氏族的年轻成员组成。然而,这种用法是断断续续的;在奈良时代中期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童子和近卫都被压制了。似乎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兵力太小,无法组成一支强大的军队。

法典将正规军中的基本军事单位定为一个团,由1000人组成。根据养老令的文本,每个拥有三个合格男子(自由人,年龄在21至60岁之间)的家庭,都可以被命令为军队提供一名士兵。可以推测,只有一两个合格男子的家庭可以免役,而拥有六个合格男子的家庭则可以被要求提供两名士兵。实际征召的士兵人数远低于这个数字(这意味着,基于大约125万自由纳税男性,总的兵源库可能在30万到40万人之间)。正常的服役时间为60天,以10天为单位,期间有休息时间,主要以在省府进行军事训练的形式进行。省长有权保留大约20名士兵来守卫政府仓库和办公室,并在路上巡逻,以确保只有合法获得旅行资格的人才能通过。被分配到这项服务的士兵由他们的家人供养,显然他们也自己提供武器和其他装备。在整个奈良时代,大约有2000或3000名士兵从东部被派往九州协助守卫,大约1000名普通征召兵被派往首都担任警卫和警察。在濑户内海地区,一些当地征召兵在设有信号火的哨站值班,以便将九州遭到外国入侵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达给首都。全国还设有一套驿站网络,在那里提供马匹供高速信使使用,这些驿站人员通过征召兵配备。信使通常使用这些骑手在首都和太宰府之间来回传递信息,速度相当快。这在《续日本纪》中对弘嗣叛乱(740年)期间来回通信的详细描述中得到了清晰的体现。

关于和平时期军事体系运作细节的信息并不多。似乎一个由2到4个区组成的群体负责一个团。这让我认为,一个小省可能拥有一个团,而一个大省则拥有两个团,因此每年可能有高达4万人接受训练,但前提是训练计划的规模与一个完整的团相当。有可能在正常年份,每个团只有一部分人进行训练。我们确实知道,东北地区的远征通常包括两到七个团。我们还知道,在9世纪,一个团常驻于陆奥。关于8世纪的情况我们一无所知,但由于冲突的强度差异很大,正规部队的规模可能也发生了变化。

在奈良时代,士兵的常用词“兵士”只用于在各自省份服役于正规团的征召兵。用于远征的部队不是正规团,而是由来自多个团的士兵分遣队组成,推测是拥有高于平均水平的军事经验的士兵。在谈到远征军时,专门使用“军士”一词。这应该翻译为“远征士兵”。

行政法典规定了远征军指挥部的组织。如果军队超过1万人,则规定配备13名军官,如果军队在5000到1万人之间,则配备9名军官,如果军队在3000到5000人之间,则配备7名军官。一名主将可以管理三支这种规模的军队。但是,我们也知道一些例子,这些关系没有得到维护。法典将军官分为四个等级,就像官僚机构内部有四个级别的官员一样,这似乎一直保持着。

709年远征和出羽国的建立

[edit | edit source]

我重点关注这次远征,因为关于它的信息异常多。

在大宝律令颁布八年后,政府首次着手将自己的权威扩展到一个新的地区。目标是当时越后的北部地区。702年,与九州南部的隼人发生了战斗,但这件事由太宰府处理,没有任命特殊的将军。越后远征并不是对虾夷任何行为的回应,而是708年9月在越后国设立一个名为出羽的新区的产物。该地区是最上川的庄内平原,那里居住着虾夷。据推测,出羽的栅栏是在这个时候建造的,虽然它直到7年后才被首次提及。几年后,它被迁至现在的秋田的一个地点,但它最初的位置尚不清楚。在飞鸟时代,越后国的开发只到达了新潟地区。在设立出羽之前,该省只有两个区。政府的目的是从别处迁入大量新移民,但虾夷抵抗了,因此决定派遣军队以建立控制。命令从7个省份集结军队,任命了三位将军,以左大臣(大政官成员)正四位下葛城朝臣麻呂为首。第二号人物是文部省次官,但来自传统军事家族,是佐伯宿祢磐余,第三号人物是五品官员,木朝臣师仁。师仁的女儿嫁给了大阪部亲王,在他从北方返回后不久,师仁就成为了祖父。他的孙子将成为光仁天皇。709年3月,使者前往指定省份征兵。所有这些省份都在东部。内陆省份的劳动力资源目前正在用于奈良的建设。

任命两位高级将军是因为要向北方发动两次进攻,一次由葛城指挥,进攻越后,一次由佐伯指挥,进攻陆奥的太平洋沿岸。显然,这与其说是为了镇压在出羽地区集结的任何微不足道的抵抗力量,不如说是为了让虾夷感到绝望,认识到抵抗的徒劳。后来也发生过类似的事件,但这是唯一一次高级指挥官位于日本海一侧。所有后来的入侵都是以太平洋一侧为特征的。有理论认为,支援部队的目的是防止虾夷增援岛屿的另一侧。

7月13日,来自日本海沿岸四个省份的100艘船抵达出羽栅栏。关于战斗的细节很少,这场战斗持续了7月的最后两周和8月的前两周。8月25日,葛城和木都回到了藤原京,他们的任命被终止。9月,所有参与至少50天的10个省份的士兵都被免除了一年的劳役税。关于伤亡人数和陆奥的情况,没有信息。然而,这次远征被认为足够成功,允许将出羽升格为一个省份。这件事是在712年完成的,当时首都从藤原京迁至奈良。随着出羽的消失,越后国被缩减为两个区,但最终随着来自日本其他地区的定居者源源不断地涌入,它扩展到了6个区。出羽成为一个屏障,使越后的发展得以继续,而无需再与虾夷发生重大问题。除了720年虾夷的大规模叛乱外,战争的焦点从日本海一侧转移到了太平洋一侧。原因并不难找到。出羽国北部至今仍是人迹罕至的地方。最上川河谷是唯一有价值的地方。将陆奥国的两个内陆区划归出羽,使出羽国足够大,可以支付一名州长的薪水。也许应该指出,出羽和陆奥是现代的缩写。原来的名字是意德和陆奥。

720年虾夷叛乱

[edit | edit source]

715年,从6个省份将1000户新移民迁入陆奥。如果这些家庭是典型的,那么这大约是28000人,但是对于这样一个项目来说,它们可能并不典型,排除了通常的大家庭成分。他们在山崎平原定居,该平原位于岛屿的另一侧,大致位于最上平原的正东。719年,政府任命检查员前往所有省份,报告当地的情况。720年,朝廷收到了来自陆奥的消息,称陆奥发生了虾夷叛乱,正在陆奥视察的检查员被杀。收到消息的第二天,朝廷任命了一位将军来镇压叛乱。

指挥官是高级四等下级官阶的田井阿加多利,他当时是播磨国的督察官,他的助手是低级五等下级官阶的下津剑之岩代。还任命了一名“平定将军”高级五等上级官阶的安倍之骏河。田井此前曾作为大使赴中国,但没有已知的军事经验。然而,在733年,他写了一本军事教科书。两个月后才有可能发出命令,召集远征军,涉及9个省份的兵员或物资。此时已经是11月。田井和安倍在722年4月初返回首都。九州的隼人族同时发生了叛乱,这两支远征军的获胜将军在同一天获得了公开奖励。田井带回了许多支持他的虾夷人,第二年初,陆奥国守奖励了52名其他支持日本作战的虾夷首领。

隼人叛乱实际上是先开始的,发生在后来成为萨摩国的地区。当时该地区还没有设立为省份,由东面的大隅国管辖。720年初,叛乱开始时,大隅国守被杀。大隅国本身是在713年才成为省份。714年,将九州北部200户人家迁至大隅国,以“教育”隼人族。看起来这两次叛乱有相似的起因。在九州,发生了激烈的战斗,将军们回来时,带回了1400具敌人的首级和活着的俘虏。没有提供具体分类。


政治史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奈良时代的政治史自然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从689年颁布《清明日令》到724年元正天皇退位。在此期间,没有发生重大的政治动荡,政府主要致力于努力使新制度正常运转。关于政府中人物的资料并不多,大多数人推测,这一时期早期由持统天皇主导,后期由藤原不比等主导。720年藤原不比等去世并没有造成重大问题,他的儿子藤后似乎在没有遇到抵抗的情况下接管了政府的领导地位。

第二个时期由更具魅力的人物——圣武天皇及其女儿孝谦天皇/称徳天皇,以及藤原仲麻吕,又名惠美押胜,以及僧人道镜主导。这是一个政治动荡的时期,可以说它对未来的政治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为在近200年后,频繁使用女性统治者的做法被放弃,直到900年后才在完全不同的政治环境中再次出现。

最后时期由桓武天皇主导。他有着强烈的想法,试图建立一个由皇室永久统治的结构,然而,这个结构在他去世后不久就瓦解了。在他的统治时期,中央政府的运作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并进行了多次尝试解决地方问题。

由于《日本书纪》和《续日本纪》对政治事件提供的资料非常少,第一个时期实际上已经在有关新行政制度运作的章节中进行了介绍。似乎毫无疑问,政府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由于收成不好和疾病流行造成的持续问题,这两个问题是相互关联的,因为每当很大一部分人口生病时,田间工作就会受到影响。总的来说,他们成功地管理了这些问题,在丰收的年份,税收制度征收的粮食数量足以提供储备,以应对通常会减免税收的灾年。

另一个贯穿整个时期的现象是,与朝鲜半岛的新罗王国关系不好,多次爆发战争威胁,但最终都没有发生。资料来源并没有解释问题的具体内容。在《续日本纪》中,这个问题被表述为新罗的失礼外交,对日本不够尊重。两国似乎都试图让唐朝认可其中一国为另一国的“统治者”,但都没有成功。唐朝显然不想卷入任何事情,因为他们忙于应对突厥人。在这一时期的后期,日本与渤海国建立了直接外交关系,渤海国自称是高句丽的继承国,控制着如今的朝鲜半岛北部的大部分地区,因此它可以通过日本海与日本进行直接海上交流。这是自然的,因为两国都对新罗怀有敌意。古代朝鲜是一个特别棘手的课题,因为缺乏可靠的信息,但似乎新罗在文化、宗教和语言方面与百济和高句丽不同,这意味着朝鲜与日本的同情度不如其他王国统一的情况。

这种普遍的厌恶情绪一直持续到今天,尽管一方积极惹怒另一方的时期很少而且相隔很远。13世纪日本发生的“蒙古入侵”实际上主要是朝鲜入侵,随后日本在1590年代入侵朝鲜,并在1905年至1945年期间统治朝鲜。这与法国和英国几个世纪以来对彼此的持续挑衅相比,简直不值一提。在奈良时代,值得注意的是,经常提到朝鲜人迁徙到日本,推测他们是来自百济和高句丽旧领土的不满新罗统治的人。可以想象,新罗政府可能对纳税人不断流失感到不快。我们对古代新罗知之甚少,不知道是否也有不满的日本人前往朝鲜。我们确实知道,有一条法律禁止日本人离开国家,除了外交使团(这条法律在几个世纪内一直有效,并在平安时代导致了一起有趣的案件,我们将在后面讨论)。


圣武天皇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圣武天皇

圣武天皇于724年即位,统治至749年7月退位,将皇位传给女儿。他继续活了7年,直到756年去世。《续日本纪》告诉我们,他与任何具体的治国方法都没有关联,也没有迹象表明他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他确实似乎对宫廷仪式很感兴趣,经常在公众仪式上出现在平民面前。早期的统治者大多隐居,仪式只有贵族才能参加。即使统治者出席仪式,也经常躲在屏风后面。毫无疑问,他对佛教非常感兴趣,并致力于将其传播到日本民众中。他负责“国分寺”项目,这是一个非常昂贵的项目,旨在每个省份都建立一座寺院和一座尼姑庵,以及更昂贵的项目——在奈良建造一座巨大的寺院,即东大寺,并为它提供一座巨大的青铜佛像,这是古代世界的一大奇观,即使在现代,它也依然令人印象深刻。此外,还有圣武天皇去世后建立的正仓院宝库,用于保存他个人的一些物品,其中意外地包括他统治时期的数千份原始政府文件。

圣武天皇在位期间,爆发了737/738年的大规模天花疫情,有证据表明,他接受了中国人的理论,即这种灾难反映了统治者的道德修养。这显然是他努力推广佛教的主要因素。政府对这个问题的主要应对措施是务实的;它派发了药物,并将中国医学文献的副本发送给地方官员,其中一些文献在《续日本纪》中被引用,并且相当合理。很长时间以来,一直存在一个叫做“岁贷”的制度,为农民提供种子稻的贷款。贷款分为两种:公共贷款,使用未用税收,利息为50%,私人贷款,使用富裕家庭的闲置资金,利息为100%。在某一时刻,贷款变成了强制性的,利息成为收入的固定组成部分。737年,橘诸兄政府宣布禁止私人资金贷款,理由是这种贷款对人民具有压迫性,738年,地方长官被明确禁止用个人资金向农民发放贷款。此外,征兵暂时停止,直到740年初才恢复正常征兵。征兵制度中还有两个特殊类别,一个是“童子”,他们是来自东部省份的上层阶级战士,与皇室有着特殊联系,另一个是“郡弟”,他们是县令级别的官员的儿子和其他亲属。“童子”的征兵直到746年才恢复,“郡弟”的征兵直到762年才恢复。除了这些应对危机的实际措施,圣武天皇还组织了一系列大规模的佛教仪式应对措施。

疫情不可避免地对首都的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许多高级贵族死于疫情,包括藤原不比等的所有四个儿子。藤原家族下一代的一位成员,藤原丰成,立即被提升为参议,但橘诸兄获得了最高等级。三位来自小家族的人被任命为参议,这是前所未有的,此后也从未发生过。藤原广嗣是藤原不比等的另一个孙子,据推测,他在737年父亲宇合去世后被提升为五等官,并在738年被任命为大和国守,这是一个很有声望的职位。然而,当新参议成立时,他被排除在外,并被调到九州的太宰府担任职务。740年初,他上书朝廷,将所有发生的不幸归咎于政府,并声称,如果要结束灾难,就必须从影响力职位上撤除两个人。

被广崇攻击的两个人都是相对低阶的官员,他们在中国待了多年后回来才变得有影响力。其中一个是名叫元宝的僧侣,他于717年被派往中国,并在那里待了18年。他回来时带回了5000卷书籍,这导致了日本佛教中出现了几个新的宗派。在737年,天花流行病最严重的时候,他成为了圣武天皇在皇宫的私人教堂的主持人。第二个人是来自吉備地区的乡绅下津道纪麻智。他是元宝在中国的同伴,并于同一时间回来。他被提升到(对他所属阶层来说)很高的职位,担任了皇学馆的副院长,负责年轻贵族的教育。到740年,他的官位已经非常高,远远超过了来自地方氏族的官员,他在皇宫工作,与天皇关系密切。

广崇的叛乱并没有造成太大影响,因为他招募的军队在强大的皇室军队到来时拒绝为他作战,并在741年正月被平定。26人被判处死刑,5人被判处奴役,47人被判处流放,209人被判处较轻的刑罚。广崇的所有兄弟都在被流放者中。

在740年10月,天皇带着他的母亲、皇后和所有高级官员,以及由藤原仲麻吕率领的4000名军队离开首都,并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巡视了首都以东的四个省份,最后到达了位于山城国国(Kuni)的一个宫殿。大约在他们到达的前10天,高级大臣橘诸兄离开了队伍,匆忙赶往目的地,监督迎接他们的准备工作。这个宫殿之前曾被天皇的母亲(元正天皇)和光明皇后在各自的出行中访问过。这个地方位于山城国的南端,非常靠近奈良(可能现在的两站路)。现代学者推测,这是为了让天皇离开首都,以防藤原不比等的后裔对广崇的叛乱做出任何后续行动。他们一直住在那里,直到叛乱者受到惩罚。之后,立即派出了使者前往所有主要的神社,通报迁都的意愿。在整个741年,一系列步骤被采取以执行将首都从奈良迁往新地点。

征用了5500名工人建造新宫殿和城市。这个地方存在着奈良所没有的问题。中间有一座小山,中间有一条河穿过。在河上修建桥梁变成了一个重大的工程。在742年8月,圣武天皇选择了位于近江国滋贺(Shigaraki)的新地点,距离原址东北方向30公里,政府的各项职能尚未完全转移。他立即迁往那里。官方的迁都公告直到一段时间后才发布,因此国(Kuni)宫殿,也就是它后来被称为的名字,正式成为首都长达3年2个月。

在国(Kuni)时期做出了建造国分寺的决定。在滋贺(Shigaraki)时期做出了在東大寺建造大佛的决定。

在744年正月,圣武天皇宣布他将迁往难波(Naniwa)。难波(Naniwa)在过去300多年中曾多次成为皇宫所在地。然后,几周后,圣武天皇召集所有官员在国(Kuni)宫殿,并要求他们投票决定首都应该建在国(Kuni)还是难波(Naniwa)。在五品及以上官员中,分别有23人投票赞成两个地方。在六品及以下官员中,157人投票赞成国(Kuni),130人投票赞成难波(Naniwa)。结果并不悬殊。三天后,官员们前往国(Kuni)的市场,对那里的人民进行了民意调查。除了两人之外,所有人都投票赞成国(Kuni)。一人投票赞成难波(Naniwa),一人另辟蹊径,投票赞成奈良。

天皇考虑了一周,然后迁往难波(Naniwa)。在二月,颁布了命令,要求所有人都迁移。在与父亲一同前往难波(Naniwa)的路上,阿閠亲王病倒,年仅17岁便去世了。在月底之前,天皇回到了滋贺(Shigaraki)。元正天皇和高级大臣橘诸兄没有去。他们留在了难波(Naniwa)。两天后,橘诸兄发布了天皇诏书,说虽然天皇要住在难波(Naniwa),但普通百姓可以自由选择住在难波(Naniwa)、国(Kuni)或奈良。

搬迁宫殿花费巨大。《续日本纪》记载了734年政府的财政问题。当决定返回奈良时,宫殿必须进行清洁,附近地区的僧侣和农民都被征召来做这项工作。负责的官员立即解雇了农民,理由是那是农业的繁忙时期。贵族们抱怨政府没有处理好事情。此时,有两个年轻的贵族开始崭露头角。一个是橘奈良麻呂,他是诸兄的儿子,他毫不掩饰他对现状的不满。另一个是藤原仲麻吕,他更加谨慎。

在返回奈良仅仅三个月后,天皇再次离开,前往难波(Naniwa)。他在那里病倒了。他召集了天智天皇或天武天皇的所有后裔前往难波(Naniwa)。没有证据证明他这么做的具体原因,但其中一个话题一定是关于皇位的继承。天智天皇血统中的高级成员是白壁亲王(未来的光仁天皇)。当时他38岁,官位相对较低,为从四位下,据说他是一个酗酒的人,对政府没有兴趣。圣武天皇在7年前将光明皇后的女儿,爱子内亲王,确立为正式的继承人。此前,从未有过公主被指定为继承人。之前的两位女天皇显然是临时代理人。这次非常不同。当时什么也没有发生,因为天皇恢复了健康,回到了奈良。然而,三年后,在发现陆奥国发现了金矿的吉兆之时,他退位,将皇位传给了爱子内亲王,也就是称德天皇。

在741年初,藤原家族主动将被分配给藤原不比等的5000户人家作为官田归还朝廷。这是在广崇叛乱之后,可能是一种道歉。2000户人家被归还给了不比等的产业,但3000户人家被政府保留。据说,应前皇后光明皇后(不比等的女儿)的请求,这笔收入被用于资助国分寺的建设。这个项目在一个月后宣布。它被呈现为一种虔诚的行为,旨在帮助保护国家免受最近灾难的再次发生。到目前为止,正式的佛教基本上局限于首都(和太宰府)附近。没有认真努力去改变普通百姓甚至乡村贵族的宗教信仰。国分寺计划要求在每个省的省会建造并随后维持两座寺庙,一座是寺院,一座是尼寺。已经找到了相当数量的考古证据,其中一些是今天保存下来的寺庙的起源。这实际上是一个从737年开始的过程的顶点,当时发布了命令,要求向每个省发送一个6尺高的佛像,放置在合适的神社里。然后,在740年,规定在每个地方建造一座七层宝塔。

修建一座寺庙是一个大工程,它需要专门的工匠,而这些工匠不太可能在农村找到。当时有62个省,因此藤原家族捐赠的收入相当于每个省50户人家。这笔钱将用于建设。两座寺庙每座将被分配10町(24.5英亩)的稻田用于持续的维护,寺院将有20名僧侣,尼寺将有10名尼姑。执行所有这些计划肯定存在问题。在744年,政府将每个省的主要粮食税额减半,命令将另一半用于推进寺庙的建设。在747年,政府注意到许多寺庙尚未建成,这导致自然灾害持续发生。它将寺院的捐赠额增加到220英亩,尼寺的捐赠额增加到100英亩,并敦促地方长官和县令推进建设。县令将因在三年内完工而获得奖励。尽管存在这些问题,但似乎到8世纪末,该项目总体上已经完成。最近的研究表明,所有寺庙都是根据同一计划建造的,这是一个缩小版的奈良東大寺的计划。

圣武天皇的政府也承担了在东大寺建造大佛殿和大佛的巨大工程。天皇后来报告说,他在740年发愿完成此事。据推测,这个想法来自当时佛教华严宗的传播。其经文以使用非常大的数字(如卡尔·萨根所说的“数十亿和数十亿”)来描述旨在激发敬畏,而闻名。这尊佛像旨在代表毗卢遮那佛,这在日本以前是未知的。工程办公室于743年成立,一年后开始建造佛像的框架。选择的地点是大和国国分寺,就在城外,为了这个目的进行了改造。根据东大寺自己的记载,天皇本人在745年破土动工。负责佛像工程的总负责人是国公公麻吕,他来自一个在663年从百济来到日本的家族。毫无疑问,该项目中很大一部分技术专家将是朝鲜血统。然而,麻吕的三个主要助手都是名字表明他们来自大和国小贵族的后代。两人来自一个家族,他们因在壬申之乱中为天武天皇而战而受到奖励,第三人来自一个家族,该家族有一位万叶集诗人。根据东大寺的记载,有51590人在佛像上工作,由1665071名劳工支持,而372075人在建筑物上工作,由514902名劳工支持。劳动力由10名当地贵族管理。该项目最密集的部分从747年持续到753年。人们假设这些数字是“人日”的劳动力,而不是个别工人的数量。

749年,首都传来消息,称在东北部的陆奥国发现了大量的黄金。在那之前,这个国家没有足够的黄金来按照圣武的愿望给佛像镀金。这一事件被视为奇迹,几周后,天皇召集了所有官员在施工现场宣布了这一消息。

孝谦天皇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孝谦天皇

退位的圣武天皇在其遗嘱中写道,孝谦天皇之后,船户亲王应该继位。船户是仁歯部亲王的儿子,是天武天皇的后代。当圣武天皇(756年)去世时,宫廷卫队被警戒,主要道路上的路障被关闭。这似乎是统治者去世时的例行公事。然而,两天后,两人因“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他们被审问,但在三天后被释放,并获准回家。其中一人与孝明天皇的妹妹结婚。 《续日本纪》记载,他并没有犯诽谤罪,而是被藤原仲麻吕诬告。

757年,橘诸兄在74岁时去世。几个月前他辞去了公职,也许是被命令辞职的。两年前,他的一个秘书突然被处决。据说当时诸兄喝醉了,说了些诽谤朝廷的话。不久后,有人发现,在圣武天皇的丧期,船户亲王一直在与女孩幽会,并谈论宫廷的秘密。孝谦天皇随后向朝臣透露了圣武的遗愿,说“也许我们应该小心点”。现在的参议,由藤原丰成领导,决定执行遗嘱。然而,同一天,天皇将船户亲王从“近亲王”(有资格继位的群体)降为普通亲王,并取消了他住在宫殿的许可。他离开去城里自己的房子。五天后,他被废除太子之位。五天后,天皇召集参议讨论继承问题。两位资深大臣藤原丰成和藤原长手推荐船户亲王的弟弟塩焼亲王。另外两位官员,物部亲努和大伴古麻吕推荐池田亲王,他是东宫亲王的儿子,也是天武天皇的孙子。只有藤原仲麻吕拒绝提供建议,而是把选择权留给了天皇。孝谦天皇认为塩焼和池田都不适合,并提名了池田的弟弟,即后来的淳仁天皇,也就是大炊亲王。参议同意了。 《续日本纪》记载,此前藤原仲麻吕曾将大炊亲王迁入自己宅邸。大炊亲王当时25岁。据说他的母亲是但马山城,这个家族的“姓”是“真人”,表明它被认为是皇族的分支。

关于大炊亲王的提名,人们大肆宣扬了一番。对被判有罪的罪犯实行大赦,对某些群体减免税收,对其他人增加薪金,并通过将17至21岁男性的特殊(较低)税率改为18至22岁来永久性地减税。

不久之后,天皇暂时搬进了藤原仲麻吕的宅邸,以便对皇宫进行翻修。正是在这个时候,人们发现了藤原不比等在临死前一直在撰写的大宝令的养老改定的文本。如前所述,这是唯一幸存的(部分)版本。

同年,高级官员进行了全面晋升,包括塩焼亲王、池田亲王、船户亲王和白壁亲王。藤原仲麻吕被任命为一个名为“私兵内侍”的新职位。这重命名并提升了管理天皇宫廷的机构的地位,使其与太政大臣相当,而太政大臣迄今为止是所有职位中最高的职位。这是在圣武去世一周年纪念日那天完成的。

757年6月9日,发布了一道敕令,禁止氏族首领监管公共事务或召集氏族成员开会,还禁止家族积累马匹和军事武器,或在宅邸内保留超过20名武装警卫。19日,政府内部发生了重大人事变动,尤其影响了拥有军事职能的机构。战争大臣橘奈良麻吕被调到文职工作,由藤原仲麻吕的亲密盟友石川度足取代,并且任命了两位将军,这通常只有在预计有实际军事行动时才会发生。

关于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有很多信息。28日,山城亲王(长屋的儿子)来到临时宫殿,秘密会见了天皇和仲麻吕。他声称,橘奈良麻吕集结了军队,正计划攻击宫殿。7月2日,天皇公开宣布,她听说贵族中的异议分子正策划政变。她承诺调查这些传言。然后,她召集了高级官员,告诉他们,她依靠他们继续他们对王位的长期忠诚传统。

那天晚上,一个卫队成员来到仲麻吕,声称当天下午,他被小野东人(负责平定广末叛乱的部队的指挥官)拉拢,加入一个暗杀太子和仲麻吕的阴谋。据说领导者是纪武美亲王、飞鸟亲王、橘奈良麻吕和大伴古麻吕。第二天,仲麻吕站在天皇身边,在宫殿里宣读了她写的一份声明。声明中说,有证据表明塩焼亲王和上述四人计划叛国。她无法想象为什么她的近亲会恨她。她不是已经任命他们所有人担任要职了吗?他们不会受到惩罚。她敦促他们重新考虑自己的行为。他们立即离开宫殿,在门口鞠躬道歉。顺便说一下,这种由高级官员宣读天皇敕令的方法是例行公事,与孝谦是一位女性无关。

第二天,审讯开始了,由资深大臣藤原丰成负责。小野东人承认了。他说,密谋者在6月举行了三次会议。他提到了许多人的名字,并说还有其他人他从未见过。袭击计划是在当天进行的。仲麻吕将被杀害,太子将被废黜,天皇也将被杀害。之后,将从塩焼亲王、船户亲王、飞鸟亲王和纪武美亲王中选出一位新天皇。所有被点名的人都被逮捕并依次审讯。 《续日本纪》用问答的形式引用了飞鸟亲王的供词和橘奈良麻吕的审讯记录。问奈良麻吕为什么要叛乱,他说是因为政府腐败。政府有什么不好?建造东大寺项目的巨额开支毁掉了平民百姓。

另一名密谋者说,奈良麻吕早在745年圣武天皇在难波生病时就对他谈过,抱怨圣武统治下的政府腐败,并说许多人同意他的观点。他说,他在749年和750年也与奈良麻吕进行了类似的讨论。

事件发生十天后,天皇接见了数量异常多的官员,其中包括许多从各地赶来的地方官员。她宣读的声明说,法律要求处决叛徒。然而,出于仁慈,她将罪行的严重程度降低了一级。他们的姓名和官阶将被更改,他们将被流放。实际上那是谎言。

他们的“姓”的确被更改了,基本上剥夺了他们的贵族地位。然而,其中一些人随后被处决。 《续日本纪》提到了六个人,包括纪武美亲王、船户亲王和小野东人,但没有提到橘奈良麻吕和其他几位知名人士。这使得一些人得出结论,这些人实际上是被流放了,但再也没有人听说过他们的消息。奈良麻吕的孙女后来嫁给了嵯峨天皇,所以他的名字肯定在那时或更早之前就被恢复了。有一份 dated 770 年的官方声明说,由于这次事件,共有 443 人被处决或流放。其中一项供词称,将使用 300 名士兵。他们似乎包括在这总数中。

右大臣藤原丰成的第三个儿子藤原乙多田被认定有牵连,被流放到九州的日向国。丰成本人被认定不可靠,被任命到大宰府的“外官”职位。这意味着该职位不在官方组织机构中,没有薪水,但他需要前往九州。

我们该如何看待奈良麻呂的抱怨?没有文件可以证明当时的国家财政是否破产,或者百姓是否过得特别糟糕。所有现存的财政文件都属于该时期早期。一本由三好清行撰写的书,大约在 160 或 170 年后出版。三好清行说,当时佛教影响力的广泛传播确实造成了相当大的压力。特别是修建国分寺的运动消耗了全国财富的 50%。

740 年进行了一次土地分配,三年后政府颁布法令,从此以后,官员作为工资的一部分分配的土地将成为私有财产。我们已经看到藤原家族保留了原本分配给藤原不比等的土地,并且由于官职基本上是世袭的,除了政治灾难之外,一个家族将一直保持大致相同的等级,因此,也许将这种变化变得有意义。人们认为,这对地方官员来说尤其有利。一旦你可以合法拥有土地,许多可能性就会打开。这是私有庄园的起点。

744 年颁布法令,规定税收(粮食借贷)的利润首先用于弥补地方省级预算的任何赤字,然后用于弥补转交中央政府的税收的任何赤字,剩下的任何东西都归属地方长官。用于税收贷款的大米来自该省欠中央政府的配额之外的税收盈余,而积极利用它的地方长官可以从中获得相当大的利润。一些研究表明,所有省级官员(关于如何分配有一个规则)可用于分配的总额大约等于年度税收配额。一些学者认为,当时已经大约 50% 的总收入分配给了地方官员,并且这个时代已经开始进入这样一个阶段,即任命地方官员成为一种与任何工作无关的财产。

到目前为止,法律一直在快速颁布,但在圣武天皇退位到橘奈良麻呂被杀的八年间,什么都没有。藤原仲麻呂于 706 年出生在藤原京,因此在奈良被占领时年仅 5 岁。他从小就以聪明才智和身体强壮著称。按照当时的惯例,他在外祖父安倍宿奈麻呂家中度过了童年。15 岁时,他成为宫廷侍卫,就像他父亲之前一样。他的第一个官职是在大学。当时是长屋王去世,他的姑母即位为皇后的时期。29 岁时,他被提升为五品,成为高级贵族的一员。他的哥哥藤原丰嗣 21 岁时就达到了这个级别。他经历了天花流行病,但没有感染。此时他可能已经住在自己的房子里,而不是和父亲住在一起。当圣武天皇在藤原广嗣叛乱时撤离首都时,仲麻呂担任将军,指挥他的护卫队。他被提升为四品,并在 38 岁时被提升为参议,担任文部省大臣。20 天后,他的部门颁布了允许私有化近畿国的法律。他也是颁布关于税收贷款利润处理的法令时的大臣。目前尚不清楚他对比他小 12 岁的表妹,即后来成为孝谦天皇的女性,有什么样的关系。在他登基的当天,仲麻呂被提升为三品,并担任司法大臣。他现在是政府中仅次于橘诸兄和藤原丰成(他的哥哥)的第三号人物。他同时担任宫廷卫队司令的职位。

我们已经看到仲麻呂在克服由奈良麻呂领导的阴谋者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他作为皇后宫廷工作人员负责人的身份意味着他是她在所有公开集会上的发言人,站在她身边,大声朗读她对聚集的官员的指示。事件发生一个月后,年号更改,主要粮食税减半,税收贷款的利息被免除。第二年初,官员被派往各省巡视,收集百姓的意见。同年晚些时候,根据这些调查的结果,税收等级进行了调整,将成年人定义为 22 至 59 岁,将老人定义为 60 岁及以上。759 年,所有五品及以上的官员以及所有可以视为等同级别的僧侣都被征求意见,以了解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改革政府。结果在 1 个半月后公布。

石川利成,三品,说:“执行行政法令所需的程序尚未完全制定。应该准备额外的程序。”

文屋猪猪,三品,说:“每年正月,从八日至十四日,所有寺院都会举行节日,政府会向僧侣提供膳食。不在寺院的僧侣会收到相当于七天膳食的布帛作为补偿。有些人会从多个寺院收集这些布帛。这种布帛的分配应该停止。”

盐焼王,三品,说:“从皇帝算起三代以上的王子,每年春、秋两季都会收到他们的津贴。与官员和他们的薪水一样,在支付日,需要出示证明以证明该人实际上有资格获得支付。由于皇室的津贴是一项永久权利,因此这些检查应该停止。”

山田古麻呂,六品说:“有很多孩子需要抚养的平民,缴纳税款非常困难。拥有五个或更多孩子的父亲应该免除劳役税。”

一位去过中国的僧人说,道路应该两旁种树,以保护旅行者。仲麻呂实际上下令在主要道路两旁种植树木。

淳仁天皇

[edit | edit source]

758 年,孝谦天皇退位,王子御井成为天皇(淳仁天皇)。然后天皇授予仲麻呂一个新名字,惠美押勝。早在 7 世纪,在建立政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中臣鎌足,在他死后获得了藤原这个新名字。这将他的后代确立为一个新的氏族,完全独立于中臣氏族。现在,他的曾孙仲麻呂获得了同样的特权。他被授予 3000 户家庭的税收收入和 245 英亩的官地以及其他权利。同时,大多数政府机构的名称被修改以匹配唐朝使用的名称。仲麻呂获得了太保的称号,以前是右大臣。然后他每两年晋升一次。760 年,他被提升为从一品太师,相当于太政大臣。此前,只有王子才能获得这个称号,而且也很少。762 年,他被提升为正一品。他不能再升迁了,但现在他的儿子获得了高级别。762 年初,他的儿子正树被提升为参议,年底,草麻呂和朝狩也被授予了官职。第四个儿子正子被授予官职,但没有官职。所有这一切都是前所未有的。

然而,似乎 760 年是他人生的巅峰,之后他开始走霉运。这一切始于当年光明皇后去世。她一直是他的有力盟友。似乎在她母亲,即前皇后孝谦天皇去世后,她开始反对仲麻呂。正是在这个时候,她开始与僧侣道镜亲密接触。同年,仲麻呂开始在琵琶湖修建新都,并在 761 年冬天将它命名为北京,孝谦和淳仁被迁往那里,以便重建奈良宫殿。孝谦在搬迁过程中生病,正是这次事件让她接触到了道镜。仲麻呂通过淳仁给她写了一封信,抱怨此事,孝谦对此勃然大怒。762 年夏天,她主动离开北宫返回奈良,并在那里搬进了一座寺庙。淳仁很快也回到了奈良,去了宫殿。在六月份,孝谦在宫殿召集所有高级官员,宣布:“尽管我是一个女人,但由于没有其他继承人,我担任了天皇。自从我辞去职务,让现在的天皇继位后,他一直不尊重我,说了不应该说的话,做了不应该做的事。由于这些事情我不应该被迫忍受,所以我搬到了一个独立的宫殿。从现在起,现在的天皇将被限制在仪式和琐事上,但我将处理所有重要事务和判断。”

当时的政府面临着许多问题。东北部仍然有大量的军事活动,759 年,命令被发送到太宰府,开始策划入侵朝鲜(这似乎是仲麻呂的项目)。自从新罗统一半岛,摧毁了日本的古老盟友百济以来,日本与新罗王国的关系一直很糟糕。人们认为,这个项目是由于当时在中国发生的广泛叛乱造成的。人们认为,要么应该征服朝鲜,以提供一个缓冲区来抵御危险,要么是因为中国的软弱,新罗将得不到任何援助。关于政府的真实想法,没有证据。他们显然已经考虑过这个问题一段时间了,因为他们多年来一直在促进朝鲜语的学习。761 年,人们开始准备派出 394 艘船、17360 名水手和 40700 名士兵。

直到 764 年,似乎都没有发生什么大事。在那一年,仲麻呂的两位亲密盟友去世了,分别是石川利成和藤原浓名。仲麻呂对此做出了反应,将一些支持者安置在关键位置,包括让他的第六个儿子负责宫廷卫队的一个部队,让他的第七个儿子担任越前国国守,让他的第八个儿子担任美浓国国守。在九月,淳仁天皇任命仲麻呂担任一个职位,让他在首都周围的 10 个省拥有军事权力。他的具体任务是从这 10 个省中的每一个省召集 20 人,并在 5 天内将他们集合到仲麻呂的宅邸。仲麻呂通知了内阁秘书高冈平麻呂,他立即赶去告诉退位的皇后。她立即指示山村王前往宫殿中的淳仁住处逮捕他,并替换该地区的所有卫兵。假设,没有明确说明,淳仁天皇和仲麻呂计划发动政变,将退位的皇后赶下台。当仲麻呂听说淳仁天皇被捕后,命令他的儿子草麻呂袭击山村王,但草麻呂被打败身亡。与此同时,仲麻呂的宅邸遭到老对手木之船守的攻击。仲麻呂的手下中,一人身穿盔甲,骑着马冲出,与这些部队作战,但被箭射中。之后,仲麻呂逃离了他的宅邸,从宇治逃往近江。

女皇从禁卫军以及世代为皇室服务的朝鲜裔家族中集结了大量的军队。藤原氏的其他支系也纷纷响应,提供了自己的部队。这些军队在东部地区四处搜寻中麻吕。一些部队也前往越前,攻击中麻吕的儿子,越前守。最终,中麻吕被困在琵琶湖,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结果中麻吕战败被俘,随即被处决。战场上还有大约30到40人被杀。这发生在他开始为淳仁天皇集结军队10天后,以及女皇开始对他采取行动8天后。之后,女皇的朋友道镜被提升了官位。

称徳天皇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女皇复位。她被授予第二个年号,称德天皇,效仿了皇极天皇和齐明天皇的先例。这些年号都是后来,在平安时代,模仿中国做法而创造的。在奈良时代,它们并没有被使用。淳仁天皇没有退位,他是历史上第一次被废黜。他后来被流放。一年后,他在33岁时去世,人们普遍认为这可能是暗杀。称德天皇在位7年,她高度依赖道镜,并在所有问题上都采取了强烈的佛教观点。在平安时代,人们普遍认为道镜是天智天皇通过王子志贵的后裔。然而,对此没有任何依据。他来自河内国的一个叫弓削的家族。弓削这个名字的意思是弓箭制造者,他们与物部氏有联系,物部氏是古代蛮荒时期传统的军备供应商。当天武天皇改革了姓氏时,弓削被授予了“宿祢”这个低级别的头衔。他们住在现在的大阪地区,似乎参与了与王子志贵有关的一个军事单位。道镜的年龄未知。然而,他师从于一个名叫义演的和尚,义演于718年去世。在他进入皇宫并得到女皇信任之前,关于他职业生涯的记载很少。为病人祈祷是当时的惯例,所以很容易解释他最初是如何与女皇建立联系的。

765年,女皇和道镜前往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旅行,在返回首都的途中,他们在河内的弓削,道镜的祖籍地停留。在那里,在一个当地的寺庙里,她提拔道镜为太政大臣。第二年,道镜被授予了一个新称号,称“法王”,其中最后的“王”字是汉语中的“王”,用于书写日本王子,而第一个元素“法”则表示法律,在佛教语境中表示“教义”,因此“法王”是一个更适合和尚的名字,相当于太政大臣。同年,另外两位与道镜关系密切的和尚也被提升为参议。当然,这一切都很奇怪,而且朝廷也被称德天皇没有继承人这一事实所困扰。淳仁天皇已经去世了。他的兄弟,船戸亲王和池田亲王都被流放了。淳仁天皇有一个儿子,和家亲王,他被绞死了(或者说是勒死了,这两个词是一样的)。据说,一开始他是要被流放的,但后来改变了主意,他在前往目的地途中被杀害了。

称德天皇和道镜的统治有什么不同呢?很难说。新加入的人数非常少。像往常一样,藤原氏最为显眼,他们像往常一样管理着政府的大部分事务。道镜和他的盟友则占据了权力金字塔的顶端。除了道镜家族的14名成员获得了职位之外,下面几乎没有新的成员加入。没有任何迹象表明称德天皇或道镜对政府的日常事务有多大兴趣。他们最主要的成就是建造了一座新的寺庙,西大寺,以与圣武天皇建造的东大寺相匹配。在我看来,奇怪的是,贵族中没有反对道镜的迹象。这表明,正如之前发生过的一些怪事一样,比如圣武天皇的行为,人们对天皇有着极大的敬畏,无论天皇的行为多么奇怪。像中麻吕这样的局外人似乎在与皇室成员的真正决斗中没有机会。

然而,事情变得更加奇怪。769年,有报道称,在九州的宇佐八幡神社听到了神谕,说“如果道镜成为天皇,天下就会太平”。宇佐神社是日本各地所有八幡神社的总神社。神谕并不意外。当圣武天皇想要得到鼓励,让他建造大佛像的项目能够成功时,他便求取神谕。然而,无论这是否是为了演变成什么,女皇在770年初病倒,并在8月去世,享年53岁。道镜立即失去了所有的权力。值得注意的是,没有人认为有必要处决他或指控他犯有罪行。他被任命为日本东部一座寺庙的主持。他的权力仅仅反映了女皇的愿望。中麻吕也是如此。他没有自己的权力,但在得到光明皇后和淳仁天皇的支持后才兴旺发达,然后在失去支持后便垮台。他之所以独特,仅仅是因为他对奢华头衔的贪婪。

光仁天皇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称德天皇去世后,召集了一次高级官员会议,以选择继任者。道镜没有被邀请。没有明显的候选人。右大臣,吉备真备,提议选择文屋清臣或他的弟弟文屋臣。他们是天武天皇的孙子,但早些时候被正式从皇室中除名,并被分到新的文屋氏。藤原永手,左大臣,在堂兄藤原良继和藤原百川的支持下反对了这一提议,他们建议选择白壁亲王,他是天智天皇的孙子。白壁是参议的一员,但到目前为止,他的职业生涯一直比较平静。白壁被选中,被称为光仁天皇。他的儿子,长谷部亲王,立即被指定为继承人,道镜被流放到一个偏远的地方,吉备真备被迫退休。新天皇当时62岁。在《续日本纪》中没有很好地解释这些情况,但光仁天皇的妻子,她是圣武天皇的女儿,似乎对藤原永手掌握的权力感到不安,并向藤原百川寻求帮助,希望能够将他除掉。百川立即报告了这件事,光仁天皇大怒。皇后和长谷部亲王没有受到审判,而是被囚禁在一个偏远的地方。三年后,他们两人在同一天去世,这不太可能是一个巧合,之后,另一个儿子,山部亲王,被立为正式的继承人。山部亲王当时37岁,已经是管理皇宫的部门的部长,并且是政府的积极成员。同年,773年,政府进行了土地重新分配。

光仁天皇统治期间最显著的事件发生在最后,即780年。发布了一道旨在大幅降低政府开支的诏令,以减轻百姓的负担。多年来增加的许多非官方机构被废除,一些常规机构被合并成更少的机构。定期服兵役的征兵制被废除。从广弘叛乱和藤原中麻吕垮台时的战斗处理方式来看,定期军队在一段时间内并没有成为一个严重的因素。每个省的省长应该有组织的军队,但有很多资料表明,在推翻藤原中麻吕/惠美押胜的时候,官员们只是跑到奈良城外的田野里,抓了一些农民,给他们武器。之后,这些人要求以减少税收的形式获得补偿,并得到了批准。

桓武天皇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781年初,光仁天皇因身体状况不佳而退位,山部亲王继位。退位的皇帝在年底去世。782年初,一名持械男子试图闯入皇宫,但被逮捕。据称他声称自己是在为盐谷亲王的儿子办事。桓武天皇对此做出了强烈的反应,对官员进行了大规模的清洗。失败者包括藤原鱼名及其直系亲属。这导致了藤原氏的四个支系(由不比等四个儿子所生)中其中一个支系永久性地退出高级政治活动。桓武天皇是一位非同寻常的天皇,因为他在皇室中的地位按照传统标准来说非常低。桓武天皇的母亲可能是整个皇室历史上出身最卑微的母亲。她不是公主,而是来自一个朝鲜裔的小贵族家庭。因此,桓武天皇没有被培养成为高官,他的行为也不像一个普通的王子或天皇。当光仁继位时,他最初的指定继承人是长谷部亲王,他的母亲是圣武天皇的女儿。只有长谷部亲王的失宠和最终被杀才为山部开辟了道路。在他的一生中,有很多例子表明桓武天皇对此很敏感,他对任何不尊重他的迹象都非常怀疑和警惕。782年的这一轮清洗只是几次类似事件中的第一次。

桓武天皇自然地迎入了许多高贵的女性进入他的宫廷。他的三个妻子都是藤原氏。他的三个儿子都成为了天皇。其中两个是藤原良继的孙子,第三个是藤原百川的孙子。他还娶了许多其他妻子,并育有30个孩子,他们的名字被记录下来。这将是王朝很长一段时间后,才再次需要担心皇位继承人短缺的问题。

光仁天皇继位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任命新的高官。许多职位空缺,他明确表示自己将是日常统治者,而不仅仅是签署文件的人。他的登基诏书多次提到天智天皇,他也是以同样的方式统治。最终,他设立了一个名为“库乱藤”(Kurando)或“黑户”(Kurodo)(两种读音都是合法的)的新机构,这是一个位于代码规定的行政结构之外的私人秘书处。它是天皇的私人办公室,位于宫殿内他的住所里。黑户的首领成为了一位非常重要的官员。该机构接管了太政官的部分职能,特别是接收和发送政府文件。在他死后,该机构被暂时取消,但很快就被恢复,并作为典范,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所有主要家族都为自己的家族创建了类似的机构。最终,大量公务开始在高级官员府邸的私人办公室进行,这些办公室彼此之间以及黑户之间发送信息,因此官方部委和局的 اهمیت کاهش یافت。从一开始,平安时代就与奈良时代有着不同的政治风格。

还可以注意到,太政大臣的职位实际上被废除了。它曾由道镜担任,但现在空缺了几代人。在后来的时代,它很少被那些拥有独裁权力且不满足于用正常头衔统治的人宣称。这个职位最初的目的是确保皇族成员在政府中拥有最高职位。从那时起,皇子的官僚管理参与度下降,并很快完全结束。橘氏和藤原氏已经被创建,将一位皇子及其后代从皇族转移到文官贵族阶层,这种做法在平安时代多次重复。那些不是直接继承天皇的皇子(因此不可能成为继承人)变得无关紧要。

光仁天皇统治的第一个事件几乎是人口普查,他施加压力以确保每个人都被统计在内,包括试图隐藏的人,以便迫使他们接受土地并缴纳税款。他要求官员拒绝接受质量低劣的“实物”税款,并对迟交的物品处以罚款。他在这些努力中取得了足够的成功,最终引发了抵抗。我把它作为一个单独的主题,但当光仁天皇登基时,与东北部“夷狄”的战争非常激烈,他们消耗了他大量的注意力和资源。在他统治初期,他显然认为他父亲统治下的负责人表现不佳,因此发生了一次大洗牌。他下令免除提供大部分士兵的地区的三年税赋,并任命了一些经验丰富的官员担任指挥。

光仁天皇登基后不久,就开始调查迁都事宜。这并不奇怪。首都由天皇及其周围的官员以及为贵族提供服务的相对少量平民组成。它已经搬迁过很多次,而且还会再次搬迁。然而,到目前为止,政府已经变得足够复杂,以至于迁都已成为一项重大工程。我相信古代贵族的传统,即一个人死后,他的宅邸作为葬礼的一部分被烧毁,他的继承人在他去世的地方建造一座新的宅邸,而不仅仅是在街对面,仍然是一个因素。这可能与让大多数中世纪欧洲统治者不断从城堡搬到城堡的考虑因素有关,这样他们和他们的随行人员就不会完全使他们停留的地区贫困。然而,光仁天皇几乎是最后一位这样做的人。在 12 世纪末,曾尝试过迁都,但失败了,据称丰臣秀吉打算在 1590 年代将其迁往中国的北京,然后在 19 世纪将其从京都迁往东京。这再次告诉我们,光仁天皇的统治正处于从一种模式过渡到另一种模式的转折点。

较早的历史记载常常说从奈良迁都是为了逃脱佛教寺庙的过度影响。这些作者指的是道镜。然而,没有任何理由相信这一点。大多数奈良寺庙都被拆除并在平安京重建,还建造了许多新的寺庙。一些现代日本历史学家认为光仁天皇的动机是理性的考虑。山城国,他的两个新首都都位于那里,其地理位置更有利于与东部的战争地区进行通信。大和国是古代的心脏地带,因为它足够大,足够富有,可以支持许多贵族,但相对孤立,因为它四面环绕着重要的山脉,所以很容易防御。大和意味着“山区内”。然而,前线战争的物资不是从首都运出的,它们都是当地采购的。首都是一个通信点,因为信息在那里传递,从这方面来说,奈良并不比京都本质上更差。山城比大和更好的原因是,到那时,它已经成为更富裕的省份,有更多适合种植水稻的土地。京都成为永久首都的原因是思想和社会的演变。首都不仅仅是宫殿周围的边缘地区。天皇不断地迁都,只是后来他们在京都市内迁都。许多平安时代天皇的年号实际上是他们宫殿的名字。高级贵族也一样。当一个人去世时,通常会将他的宅邸改建成一座纪念他的寺庙,他的继承人在其他地方建造一座新的宅邸。一些宅邸遗址服务了多代人,但通常来自不同的家族,因为一个人更有可能从他的母亲那里继承宫殿而不是从他的父亲那里继承宫殿。男性的宫殿通常由女儿继承。

回到光仁天皇和他的迁都野心,在 784 年,藤原田道嗣向天皇推荐了一个名为长冈的地方。它位于传统上的秦氏领地,田道嗣的母亲是秦氏。它位于三条河流(宇治川、桂川和木津川)汇合形成淀川的地方,淀川流经现代大阪,最终汇入濑户内海。该地点位于京都的西南方,距离难波也不远,难波是皇宫的常设地点。天皇接受了这个选择,并将许多省份的税收分配给该项目。田道嗣被任命为工程主管。工作于 784 年 6 月开始,天皇于 11 月迁往该地。天皇亲自呼吁富人捐款。一位来自近江国的名叫铃离右卫门的人在 8 个月内提供了 30,060 个工日。这显示了地方贵族的财富规模。

在 785 年 4 月,《续日本纪》记载,一位官员报告说一只红色麻雀飞进了皇后的宫殿。这被认为是一个吉兆,并得到公开认可。紧随其后的是太子从早良亲王变更为安殿亲王。在 8 月,天皇举行了一场狩猎派对,早良亲王、藤原田道嗣和藤原惟纲参加了狩猎。在 9 月 23 日的深夜,田道嗣被一个身份不明的人射杀。他的身体上有两支箭,所以不太可能是狩猎事故。官方展开了调查,逮捕了几个人。报告了吉祥麻雀的佐伯今臣被报告为主谋之一。一名卫队成员被指控为“杀手”。据称该计划是破坏藤原氏,让佐伯氏和大伴氏掌权,被捕者证实早良亲王参与了该计划。早良亲王被捕,据称拒绝进食。天皇决定将他流放到淡路岛(淡路岛是靠近大阪的一个小岛,是流放者的热门目的地),但他途中去世了。负责的官员继续执行任务,将他埋葬在淡路岛。

这个事件引起了很多关注。有人射杀了田道嗣,很可能是卫队成员之一。他们中的一些人被捕并受刑,案件由此发展。从长远来看,主要结果是光仁天皇开始对他在早良亲王这件事上的草率决定感到内疚。有充分的证据表明这让他感到困扰,据说这是他最终放弃长冈而选择京都的主要原因,他希望早良亲王的鬼魂如果他搬家就找不到他。在这个时代,有很多关于复仇鬼魂的记载。一个被冤枉处死的人被认为可以报仇。毫无疑问,光仁天皇对此非常重视。举行了许多宗教仪式以安抚早良亲王的鬼魂。尽管发生了谋杀案,长冈首都的建设仍在继续。已经安排了 3,014,000 个工日,无法转移。换算成实际工作 30 天或 50 天的人数,这意味着 10,000 到 16,000 人。这件特殊的事项证明了,当为这些项目说明人数时,指的是工日,因为 300 万人将是全国总人口的一半,包括妇女、儿童和老人,而我们从人口普查文件的分析中知道,只有 25%的人口是由纳税成年男性组成。

《续日本纪》记录了 788 年关于建筑工程的法令,该法令指出,许多应该搬迁的政府办公室对此毫无作为。法令还说,有报道称民众对征用劳工感到不满。由于没有替代徭役劳力的方法,政府下令减免部分种子税贷款的利息,以减轻人民的负担。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发现了一项命令,命令七个省的知事为拆除奈良首都的所有城门并将其重建到长冈首都的遗址提供劳动力。

在 791 年,太子重病,占卜者说早良亲王的鬼魂是罪魁祸首。不久之后发生了一场大地震。这似乎促使天皇放弃长冈,选择一个新的地点。这个地点曾经是藤原田道嗣的一处庄园。光仁天皇在那里猎杀了四个月,然后决定把它建成新的首都。奈良仍然存在,政府的大部分可能仍然在那里工作,工人们立即开始拆除长冈的建筑物,以便将材料用于平安京。

新的首都地点包括 107 英亩的农田,天皇向受影响的农民支付了 3 年的利润以弥补他们的损失。他们将在其他地方获得土地,但必须购买土地并建造新的房屋和谷仓。他还试图通过向所有五品及以上官员提供徭役劳工来帮助他们搬迁住宅,以安抚他们。

794 年,桓武天皇同时见证了第二次征伐虾夷和新首都建设的全面展开。新首都于十月正式开城,天皇迁入宫殿。我从未看到过任何讨论关于长冈京规模远小于奈良京的事实,但平安京的新址却比奈良京更大(奈良京当时已有一半空置)。新城的基本布局与旧城相同,都是仿照唐长安城建造的。宫殿位于北部,面向南部,一条宏伟的大道一直延伸到南城墙中央的主要城门。这条大道将城市分为左右两部分,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的市长和市场。领先的贵族被授予了他们宅邸的大块土地,他们必须自费建造。主要街道的基本布局至今仍保留,尽管宫殿和公共建筑早已消失。由于多次火灾以及几场战争,平安时代仅存少数建筑。现在的皇宫位于不同的位置,而且比原来的皇宫要小得多。它是在 14 世纪建立在现在的位置上的,现在的建筑物仅追溯到 1855 年,因为当时发生了一场大火。它们以 1855 年的超现代风格(欧洲艺术装饰风格)建造,非常漂亮。

这座城市西、北、东三面环山。鸭川自南向北流。现在的河道位于旧城东侧,但据信,最初这条河沿着宫殿东侧“左京”的堀川街流淌。现在的河道以前是高野川。为了建造城市,鸭川被改道,在城市北部与高野川汇合。城市西侧是桂川。鸭川和桂川在城市南部汇合,几乎立即流入淀川(非常靠近长冈京遗址)。因此,城市的西南部分经常被洪水淹没。在古代,城市“右京”的大部分地区基本上没有开发。另一方面,这座城市早年向东扩张,越过鸭川进入东山区,现在是这座城市旅游中心,拥有众多神社和寺庙,以及国立博物馆。在平安时代后期,城市的西侧是贫民窟,那里住着黑社会和乞丐。这种情况在随后的几百年里一直存在。最终,在 14 世纪,这个地区变得时尚,那里保留了许多来自室町时代的建筑,包括大多数著名的禅宗寺院。南部是从未发展起来的区域。9 世纪的穷人住在那里,他们今天仍然住在那里。

有人认为,在建设项目和战争之间,桓武天皇需要最大限度地增加收入,只要有效,他就容忍许多行政规则的偏差。咒术寮就是一个例子。据说,这开启了最终导致所有有薪职位被废除,以及公共职能被吸收进领先贵族家臣的趋势。然而,夸大这种转变的速度将是一个错误。桓武天皇及其几位继任者继续努力维护中央政府控制事物的力量,主要是通过地方长官。

法典中有一条规定,长官在任期结束时,在账目通过继任者的审计之前,不得离开其省份。这条法律在圣武天皇统治期间的某个时刻被废止。桓武天皇恢复了这条法律。他规定,新任长官必须在 120 天内完成审计,否则将停止他的工资。桓武天皇还正式注意到,与私人仓库相比,装满官方大米的仓库以一种令人怀疑的高比率被烧毁。这总是被归咎于闪电。桓武天皇首先尝试增加纵火罪的惩罚,但当这没有奏效时,他就改变了制度,让农民保留未使用的税米,并分配一些徭役劳动来建造和维护他们需要的仓储设施。这表明桓武天皇认为大多数火灾要么是虚构的,要么是为了掩盖长官的贪污而故意造成的。

桓武天皇还执行了禁止长官在其以前统治的省份退休的规则。即使是贵族也要登记并拥有正式住所,退休官员被要求前往那里并在他们这样做时向当地政府登记。县令则不同,因为他们只在自己的家乡县工作。在桓武天皇统治之前的制度中,有一个习俗/法律规定,只有古代国造家族的成员才能担任县令。桓武天皇无视了这一点,并试图任命那些表现出能力的人。

在某个时刻,桓武天皇试图恢复巡视制度,该制度要求巡视员按照标准路线旅行,检查地方官员,尤其是县令的效率。然而,该制度在实施之前就被废止了,取而代之的是,他在 799 年进行了一次全国调查。他派出了官员,他们的任务是对普通民众进行采访,以了解他们的想法。天智天皇也做过类似的事情。我们没有关于结果的详细信息,除了它导致了一项法令,禁止地方长官雇佣武装警卫。

多年来,桓武天皇非常重视“流民”,也就是说,那些设法在没有被登记为纳税人或参与土地重新分配的情况下生活的人。在 783 年,在 8 个东部省份进行了一次运动,命令那些拥有贵族身份但没有官职的当地人,将“流民”逮捕,然后带他们加入北部战争,充当士兵。太政官估计,可以用这种方式找到 52,800 人,并采取措施为如此多的人员组装装备和物资。在光仁天皇统治后期,对“流民”进行了一项专门研究,该研究是基于对伊势国的仔细观察。地方长官报告说,许多人通过躲藏逃避了徭役,通过虚假宣称死亡逃避了其他税收。此外,在征收徭役时,有些人声称自己是奴隶。在 797 年,桓武天皇下令,凡有一位父母自由的人,都享有自由,并须缴纳所有税收。伊势国的专门研究已经确定了大约 1,000 名逃税者。其他人通过离开公地,搬到寺院或贵族拥有的庄园来逃避税收。还有一些现存的记录似乎表明,那些无力偿还岁贷的人,被迫“消失”。在 785 年的一道法令中,桓武天皇观察到,在分配土地时,家庭成员众多,但在缴税时,家庭成员却很少。他也意识到,那些从登记册上消失的人并不一定在躲藏,他们可能搬到了其他地区。官员们被敦促确保逮捕新来者,并将其登记在案。一个定居在庄园的平民不拥有土地,也不需要缴纳田租。然而,他仍然需要缴纳人头税和徭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成为与庄园主之间的一大冲突领域,因为他们试图将自己的人隐藏起来,以逃避税收,以便他们自己利用这些劳动力。

在 797 年,太政官颁布了一道法令,指出许多人正在迁入王公贵族控制的庄园,以逃避税收。法令规定,地方当局每年可以进入这些领地,搜查逃犯,如果发现他们,可以将他们重新登记为纳税人,以缴纳徭役和人头税。他们需要首先准备一份他们正在寻找的人员名单。任何阻挠的庄园管理者都将受到严厉惩罚。这里的问题是,官员必须拥有他们正在寻找的人员姓名。从其他省份搬来的人将是安全的,因为当地官员不会拥有他们的姓名来列入他们的名单。

人口普查和重新分配的执行变得零星。它应该每六年进行一次,但实际上,在 742 年、755 年(12 年后)和 773 年(18 年后)进行了分配。这意味着六个周期中有三个被跳过了。在桓武天皇统治期间,进行了三次人口普查和两次重新分配。在 801 年,他命令将周期设定为 12 年,因为事实证明,不可能保持 6 年的周期。顺便说一下,在 800 年,有人提到,九州南部萨摩国和大隅国首次进行了全面重新分配。以前,这些地区是“蛮族”领土,日本政府对其控制松散。

在 802 年,出现了第一次记录在案的民众请愿。以前提到过请愿,但这是第一次有文本。 “当我们聚集起来准备实物税时,官员们强迫我们做劳工,把所有东西都送到仓库。男女老少都被迫做这项工作。因为这件事发生在收获之间的六月,食物并不多,但人们却被迫努力工作。这项工作需要 10 天。我们认为,我们应该在工作时得到食物。”

直到 804 年,桓武天皇仍然精力充沛,这从他花了很多时间打猎就可以看出。然而,在年底,他生病了,从未完全康复。在 805 年的四月,他首次将行政责任委派给了皇太子。他在 806 年的三月去世,享年 70 岁。一个月后,阿弖太子登基,没有发生任何意外。第二天,他的弟弟嘉美乃太子被立为皇太子。


日本历史

引言
绳文时代以前的史前时期 – 弥生时代 – 古墳时代或大和时代 – 飞鸟时代 – 奈良时代 – 日本佛教的传播 – 平安时代早期 – 平安时代中期 – 平安时代后期 – 镰仓时代 – 建武新政 – 南北朝时代 – 室町时代(足利幕府) – 战国时代 – 安土桃山时代 – 江户时代 – 明治维新 – 明治时代 – 大正时代 – 军国主义崛起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美国占领日本 – 战后日本 – 今日日本
进一步阅读

华夏公益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