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史:从神话到民族/大正时期
大正时期(大正時代 Taishō jidai?,意为“大义之时期”)或大正时代,是日本历史上的一个时期,从1912年7月30日到1926年12月25日,与大正天皇的统治时期相吻合。新天皇的身体状况很差,这促使政治权力从旧的寡头政治集团(或元老)转移到日本议会和民主党派。因此,这一时期被认为是日本“大正民主”时期自由主义运动的时期;它通常与之前的混乱明治时期和随后的军国主义主导的昭和时期早期区分开来。
1912年7月30日,明治天皇去世,皇太子嘉仁继位,开启了大正时期。明治时期的结束标志着政府在国内和海外进行了巨额投资和国防项目,几乎耗尽了信贷,并且缺乏外汇储备来偿还债务。
明治时期经历的西方文化影响仍在继续。小林清亲采用了西方的绘画风格,同时继续在浮世绘领域创作。冈仓觉三对传统的日本绘画保持着兴趣。森鸥外和夏目漱石曾在西方留学,并引入了更现代的人类生活观。
从1868年明治维新开始的事件不仅见证了许多国内和国外经济和政治目标的实现——日本没有遭受其他亚洲国家遭受的殖民命运——而且还见证了一种新的知识分子运动,当时全球对社会主义的兴趣浓厚,城市无产阶级正在发展。普选权、社会福利、工人权利和非暴力抗议是早期左翼运动的理想。然而,政府对左翼活动的镇压导致了更激进的左翼行动和更强烈的镇压,导致日本社会主义党(日本社会党 Nihon Shakaitō)在1906年成立后仅仅一年就解散,社会主义运动普遍失败。大正时期的开始,以1912-1913年的大正政治危机为标志,这场危机打断了之前妥协的政治。当西园寺公望试图削减军费预算时,陆军大臣辞职,导致立宪政友会内阁倒台。山县有朋和西园寺都拒绝复职,元老们也无法找到解决方案。公众对军方操纵内阁和第三次任命桂太郎的愤怒,导致更多人要求结束元老政治。尽管遭到老派的反对,保守势力在1913年组成了自己的政党——立宪同志会,这个政党在1914年底超过政友会在众议院获得了多数席位。
1913年2月12日,山本权兵卫继任桂太郎担任首相。1914年4月,大隈重信取代山本。
日本抓住柏林因欧洲战争(后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分心的机会,希望扩大其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于1914年8月23日对德国宣战,并迅速占领了德国在中国的山东省租借地和太平洋上的马里亚纳群岛、卡罗琳群岛和马绍尔群岛。11月7日,被包围的青岛市在德国炮弹耗尽后向日本投降。
由于西方盟国在欧洲战争中深陷泥潭,日本试图通过在1915年1月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要求(日语:対華二十一ヶ条要求;汉语:二十一条)来进一步巩固其在中国的立场。除了扩大对德国在中国的控制权,包括满洲和内蒙古外,日本还要求在华中地区联合拥有大型矿产和冶金联合企业,禁止中国向第三国割让或租借任何沿海地区,以及其他各种政治、经济和军事控制措施,如果这些措施得以实现,将使中国沦为日本的保护国。面对与中国政府的缓慢谈判、中国国内普遍存在的反日情绪以及国际社会的谴责,日本被迫撤回了最后的一组要求,并于1915年5月签署了条约。
日本通过其他国际协议,在华北以及亚洲其他地区的霸权得以实现。1916年与俄罗斯签订的协议帮助日本进一步巩固了其在满洲和内蒙古的影响力,1917年与法国、英国和美国的协议承认了日本在华和太平洋地区的领土扩张。1917年和1918年的西原借款(以日本驻北京代表西原龟三命名),虽然帮助了中国政府,但也使中国更加深陷日本的债务之中。在战争结束前,日本越来越多地填补了欧洲盟友所需的军需品的订单,这帮助日本实现了产业多元化,增加了出口,并使日本第一次从债务国转变为债权国。
随着沙皇政权在俄罗斯的垮台和1917年西伯利亚布尔什维克革命的混乱,日本在亚洲的势力不断壮大。日本军队希望抓住这个机会,占领西伯利亚,一直延伸到贝加尔湖。为此,日本必须与中国谈判,允许日本军队通过中国领土。尽管为了避免激怒美国,军队规模有所缩减,但在1918年被派往西伯利亚的盟军远征军中,超过7万名日本士兵加入了规模远小于他们的部队。
第一次世界大战让日本得以扩大其在亚洲的影响力和太平洋的领土,而日本是在战胜国一边作战的。日本海军几乎独立于民政府行动,占领了德国的密克罗尼西亚殖民地。
1916年10月9日,寺内正毅接替大隈重信担任首相。1917年11月2日,兰辛-石井协定确认了日本在中国的利益,并承诺保持“门户开放政策”(门户开放政策)。1918年7月,西伯利亚远征军启动,部署了7.5万名日本士兵。1918年8月,日本各地城镇和城市爆发了米骚乱。
战后时期给日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日本作为世界上主要的军事和工业强国之一,参加了1919年的凡尔赛和平会议,并获得了作为新国际秩序“五大国”之一的正式承认。东京获得了联合国联盟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和平条约确认了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让给日本,这一条款导致了中国各地爆发反日暴动和政治大规模运动。同样,德国的前太平洋岛屿被置于日本的托管之下。日本还参与了战后的盟军干预俄罗斯,并且是最后撤军的盟国(于1925年撤军)。尽管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很小(并且西方国家拒绝了日本在和平条约中加入种族平等条款的请求),但日本在战争结束时成为国际政治中的主要行动者。
自世纪之交以来,日本一直在发展两党政治制度,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终于成熟,导致了这个时期被称为“大正民主”。1918年,原敬,西园寺的得意门生,也是战前政友会内阁的主要影响力人物,成为第一位担任首相的平民。他利用自己在政府中的长期关系,赢得了幸存元老和贵族院的支持,并将田中义一任命为陆军大臣,田中义一对有利的军政关系比他的前任有更深的理解。然而,原敬面临着重大问题:通货膨胀、调整日本经济以适应战后状况的需要、外国思想的涌入,以及新兴的劳工运动。内阁对战后问题采取了战前解决方案,几乎没有进行任何改革。原敬通过久经考验的方法,如新的选举法和选举区划分,来确保政友会的多数席位,并开始实施政府资助的重大公共工程项目。公众对不断增长的国债和新的选举法感到幻灭,这些选举法保留了旧的投票人最低税收资格。人们呼吁实行普选权,并解散旧的政党网络。学生、大学教授和记者,在工会的支持下,并受到各种民主、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无政府主义和其他西方思想流派的启发,在1919年和1920年举行了大规模而有序的公开示威活动,支持实行男子普选权。新的选举再次带来了政友会多数,但只是勉强。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出现了许多新政党,包括社会主义党和共产党。
在这场政治骚乱中,原敬在1921年被一名对铁路工作感到失望的工人暗杀。原敬之后,接连出现了非党派首相和联合内阁。对更广泛的选民、左翼力量以及西方流行文化涌入带来的日益增长的社会变革的恐惧,导致1925年通过了治安维持法,禁止任何改变政治结构或废除私有财产的行动。
议会中不稳定的联盟和分歧导致宪政会(憲政会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Association)和政友本党(政友本党 True Seiyūkai)在1927年合并为立宪民政党(立憲民政党 Constitutional Democratic Party)。立宪民政党纲领承诺实施议会制度、民主政治和世界和平。此后,直到1932年,政友会和立宪民政党轮流执政。
尽管政治重组带来了对更稳定政府的希望,但国内经济危机困扰着执政的任何政党。财政紧缩计划和呼吁公众支持和平保卫法等保守政府政策(包括提醒人们为天皇和国家做出牺牲的道德义务)被尝试作为解决方案。尽管 1920 年代后期和 1930 年代初期的全球性经济大萧条对日本的影响微乎其微——事实上,日本出口在此期间大幅增长——但有一种日益增长的不满情绪,这在 1930 年对立宪民政党首相滨口雄幸的袭击事件中更加剧烈。虽然滨口雄幸在袭击中幸存下来,并试图在伤势严重的情况下继续任职,但他被迫在次年辞职,并在不久后去世。
共产主义和回应
[edit | edit source]1917 年布尔什维克在俄罗斯的胜利以及他们对世界革命的期望导致了共产国际的建立。共产国际认识到日本在实现东亚革命成功中的重要性,并积极努力组建日本共产党,该党于 1922 年 7 月成立。日本共产党在 1923 年宣布的目标是结束封建制度,废除君主制,承认苏联并撤出日本军队从西伯利亚、萨哈林、中国、朝鲜和台湾。随之而来的是对该党的残酷镇压。激进分子对此做出了回应,企图暗杀摄政王裕仁。1925 年的和平保卫法是对日本共产党分子散布的“危险思想”的直接回应。
1925 年的普通选举法使选举法自由化,使共产党的候选人受益,尽管日本共产党本身被禁止。然而,1928 年的一项新的和平保卫法通过禁止他们渗透的政党,进一步阻碍了共产党的努力。当时的警察机构无处不在,并且在试图控制社会主义运动方面非常彻底。到 1926 年,日本共产党被迫转入地下,到 1929 年夏天,党领导层实际上已被摧毁,到 1933 年,该党已基本瓦解。
泛亚洲主义是明治维新以来右翼政治和保守军国主义的特征,极大地促成了 1870 年代的亲战政治。心怀不满的前武士建立了泛亚洲主义社团和情报收集组织,例如玄洋社(成立于 1881 年)及其后来的分支组织黑龙会(成立于 1901 年)。这些团体积极参与国内和外交政治,帮助煽动亲战情绪,并在二战结束前支持泛亚洲主义事业。
大正外交政策
[edit | edit source]中国民族主义的兴起、俄罗斯共产党的胜利以及美国在东亚的日益存在都与日本战后的外交政策利益背道而驰。为期四年的西伯利亚远征和在中国开展的活动,再加上国内的大型支出计划,已经耗尽了日本的战时收入。只有通过更具竞争力的商业实践,并在财阀的增长支撑下,通过进一步的经济发展和工业现代化,日本才能希望在亚洲占据主导地位。美国长期以来一直是日本发展所需进口商品和贷款的主要来源,但由于其遏制日本帝国主义的政策,被视为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障碍。
军事外交的国际转折点是 1921 年至 1922 年的华盛顿会议,该会议产生了一系列协议,对太平洋地区的秩序产生了影响。日本的经济问题使海军建设几乎不可能,并且意识到需要在经济基础而不是军事基础上与美国竞争,所以和解成为必然。日本对中国内战采取了更为中立的态度,放弃了将势力范围扩展到中国腹地的努力,并与美国、英国和法国一道鼓励中国自主发展。
在 1921 年 12 月 13 日签署的关于岛屿领土的四国条约中,日本、美国、英国和法国同意承认太平洋现状,日本和英国同意正式终止其同盟条约。1922 年 2 月 6 日签署的五国海军裁军条约为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和意大利(分别为 5、5、3、1.75 和 1.75)制定了国际主力舰比率,并限制了已建成或正在建造的主力舰的规模和武器。在让日本帝国海军在太平洋拥有更大自由度的行动中,华盛顿和伦敦同意不在新加坡和夏威夷之间建造任何新的军事基地。
1922 年 2 月 6 日由比利时、中国、荷兰和葡萄牙以及最初的五国签署的九国条约的目标也是防止太平洋战争。签署国同意尊重中国的独立和完整,不干涉中国建立稳定政府的努力,不寻求在中国获得特殊权利或威胁其他国家在中国的立场,支持所有国家在中国的商业和工业机会均等的政策,并重新审查治外法权和关税自主权政策。日本还同意从山东撤军,放弃除纯粹经济权利以外的所有权利,并从西伯利亚撤军。
大正民主的终结
[edit | edit source]总的来说,在 1920 年代,日本改变了方向,转向民主的政府制度。然而,议会政府的根基并不牢固,无法承受 1930 年代的经济和政治压力,在此期间,军方领导人变得越来越有影响力。明治宪法的模糊性和不精确性使这些权力转移成为可能,尤其是在天皇与宪法之间的地位方面。在这段民主时期之后,日本的政府将变成一种军事独裁形式。
时间轴
[edit | edit source]- 1912 年:大正天皇即位(7 月 30 日)。桂太郎将军第三次出任首相(12 月 21 日)。
- 1913 年:桂太郎被迫辞职,山本权兵卫海军上将出任首相(2 月 20 日)。
- 1914 年:大隈重信第二次出任首相(4 月 16 日)。日本对德国宣战,加入同盟国一方(8 月 23 日)。
- 1915 年: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要求(1 月 18 日)。
- 1916 年:寺内正毅出任首相(10 月 9 日)。
- 1917 年:蓝兴协定生效(11 月 2 日)。
- 1918 年:西伯利亚远征开始(7 月)。原敬出任首相(9 月 29 日)。
- 1919 年:三一运动在朝鲜爆发,反对殖民统治(3 月 1 日)。
- 1920 年:日本帮助成立国联。
- 1921 年:原敬遇刺身亡,高橋是清出任首相(11 月 4 日)。裕仁成为摄政王(11 月 29 日)。四国条约签署(12 月 13 日)。
- 1922 年:五国海军裁军条约签署(2 月 6 日)。加藤友三郎海军上将出任首相(6 月 12 日)。日本从西伯利亚撤军(8 月 28 日)。
- 1923 年:关東大地震袭击东京(9 月 1 日)。山本权兵卫第二次出任首相(9 月 2 日)。
- 1924 年:清浦奎吾出任首相(1 月 7 日)。裕仁亲王(未来的昭和天皇)与久迩宫良子女王(未来的香淳皇后)结婚(1 月 26 日)。加藤高明出任首相(6 月 11 日)。
- 1925 年:普通选举法通过,所有 25 岁以上的男性获得投票权(5 月 5 日)。此外,和平保卫法也通过。裕仁的长女成子公主出生(12 月 9 日)。
- 1926 年:大正天皇去世,裕仁继位为天皇(12 月 2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