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加拿大刑法/罪行/绑架和非法拘禁

来自维基教科书,开放世界中的开放书籍
绑架和非法拘禁
279 条刑法典
选举/认罪
检察官选举可公诉/混合
管辖权省级法院
高级法院法官+预审(I)
高级法院陪审团+预审(I) (536(2))
简易处罚
最高刑罚18个月监禁(279(2))
可公诉处罚
可行处罚无罪释放 (730)

缓刑 (731(1)(a))
罚款 (734)
罚款+缓刑 (731(1)(b))
监禁 (718.3, 787)
监禁+缓刑 (731(1)(b))
监禁+罚款 (734)

有条件刑罚 (742.1) (有限)
最低刑罚4年、5年、7年监禁(持枪绑架)
最高刑罚终身监禁(279(1))
10年监禁(279(2))
参考文献
罪行要素
判决原则
判决摘要
评论
DO/LTO 主要指定罪行

绑架
279. (1) 凡有意图绑架他人者均构成犯罪

(a) 使该人被拘禁或监禁,违反该人的意愿;
(b) 使该人被非法送往或运往加拿大以外,违反该人的意愿;或
(c) 以勒索或服务为目的扣留该人,违反该人的意愿。

...

强行拘禁
(2) 凡无合法权利拘禁、监禁或强行扣留他人者,均属

(a) 可公诉罪,可处以不超过十年监禁;或
(b) 可处以简易处罚的罪行,可处以不超过十八个月监禁。

不抵抗
(3) 在本条项下的诉讼程序中,如果被指控犯罪的人没有进行抵抗,则不构成辩护理由,除非被告证明其不抵抗并非由威胁、胁迫、暴力或暴力展示所致。

R.S., 1985, c. C-46, s. 279; R.S., 1985, c. 27 (1st Supp.), s. 39; 1995, c. 39, s. 147; 1997, c. 18, s. 14; 2008, c. 6, s. 30; 2009, c. 22, s. 12.


刑法典

罪行证明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证明要素包括

绑架(279(1))

  1. 被告作为罪犯的身份
  2. 事件的时间和日期
  3. 事件的管辖权
  4. 被告将某人从一个地方带到另一个地方[1]
  5. 受害人没有同意
  6. 被告没有合法权利这样做
  7. 被告意图
    1. 拘禁或监禁受害者
    2. 导致该人被送往或送出该国
    3. 以勒索或服务为目的扣留该人

强行拘禁(279(2))

  1. 被告作为罪犯的身份
  2. 事件的时间和日期
  3. 事件的管辖权
  4. 被告限制了受害人
  5. 该限制违反了受害人的意愿
  6. 申诉人没有同意被拘禁
  7. 被告没有合法权利拘禁申诉人
  8. 被告意图拘禁受害者
  9. 被告使用暴力或暴力威胁
  10. 各方酒后状态

来源

  1. 例如参见 R v Oakley,(1977) 36 CCC (2d) 436 (ABCA)

拘禁是一种一般意图罪。[1]

对于绑架罪,检察官必须证明被告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将受害者从一个地方带到另一个地方。[2] 这是拘禁和绑架之间的关键区别。拘禁是指剥夺个人行动的自由,而绑架是指转移个人。所有绑架都是拘禁,但并非所有拘禁都是绑架。[3]

一个人自愿上车,但随后被禁止离开,通常会构成犯罪。[4]

如果同意是通过欺诈、欺骗或诡计获得的,则该同意无效。[5]

必须证明至少存在对受害人自由的最低限度剥夺。[6]

拘禁的持续时间不必很长。“在受害人被‘强制性地限制或引导,违背其意愿,以致其无法根据自己的意愿和愿望行动’的‘重大’时间段”将足够。[7]

合法监护人拘禁的孩子可以被认为是合法拘禁。[8]

执法人员或私人的逮捕可能构成非法拘禁。例如,执法人员将合法逮捕的男子带到偏远地区,在严寒的天气中将其遗弃,构成犯罪。[9]

明知他人被绑架而参与拘禁的人,可能会被认定为绑架罪的共犯。[10]

拘禁是指“违反被限制人意愿的‘身体限制’……从而剥夺了该人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的自由”。[11]

不需要使用物理约束。[12]


  1. R v B(SJ) 2002 ABCA 143
  2. R v Oakley,(1977),4 AR 103,36 CCC (2d) 436 (Alta SCAD)
  3. 参见 R. v. Tremblay (1997),117 C.C.C. (3d) 86 (QCCA)
    R. v. Niedermier,2005 BCCA 15
  4. 例如参见 R. v. Tremblay (1997),同上
  5. R v Metcalfe 1983 CanLII 248 (BC CA),(1983),10 CCC (3d) 114 at paras 9, 12, 11
    R v Johnson,(1984),65 NSR (2d) 54 (NSSCAD),leave denied [1985] SCCA No. 263; R v Brown (1972),8 CCC (2d) 13 (Ont CA)
  6. R v B(SJ),2002 ABCA 143,312 AR 313
  7. R v Pritchard,2008 SCC 59 at 24
  8. R. v. Whalen 2001 NWTSC 63
  9. R v Munson,2003 SKCA 28
  10. R. v. Vu,2012 SCC 40
  11. R v Gratton (1985),18 C.C.C. (3d) 462
    R v Neidermier 2005 BCCA 15
  12. R v Gratton (1985),18 C.C.C. (3d) 462
  • 同意
  • 对同意存在错误的认识
  • 正当防卫或他人防卫
  • 财产防卫

另请参阅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华夏公益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