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个人

来自维基教科书,开放世界中的开放书籍



作者: Jens T. Theilen

所需知识: 国际法主体和行为者概论

学习目标: 了解个人国际法主体资格的发展,并理解和批判性地评估伴随其的进步叙述。

A. 导言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个人在国际法中的作用是复杂、有争议且不断变化的。特别是,个人是否拥有以及拥有哪种类型的国际法主体资格,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它介于技术定义和教义辩论之间,一方面是国际法律秩序的根基的意义另一方面。关于个人国际法主体资格或主体地位的任何立场[1]都假设了对这种主体地位是如何构成的定义,这反过来揭示了对国际法的特定理论观点。例如,国际法过程化、政策导向方法的支持者很可能会将个人视为行动者或参与者,而不是主体。[2]就法律教义而言,占主导地位的观点似乎是,国际法主体资格是在国际法下享有权利和义务的能力。[3]根据这种说法,问题就变成了,在经验上,这些权利和义务实际上是否以及在何种程度上赋予了个人,从概念上讲,这对个人在国际法下的主体地位意味着什么,尤其是在与国际法传统理论中的典型主体——国家相关的情况下。

在这种背景下,关于个人国际法主体资格的标准叙述大致如下。虽然个人被纳入自然法学者关于国际法的早期著作中的主体,但实证主义的兴起,特别是在 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初,带来了对国家的几乎完全的关注。然而,一些学者继续主张个人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并且在 20 世纪期间,这些努力开花结果,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法律发展方面。如今,个人被认为是各种国际权利和义务的承担者,因此需要将他们纳入主体——也许是“主要”主体——的国际法。接下来的部分将追踪该叙述的不同步骤,然后通过参考相关的全球宪政主义领域来质疑是否应该将其视为进步的叙述。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为了使个人的国际法主体资格合法化,一些作者指出了历史:据说,在国际法的起源的起源时,并没有区分个人和国家等社区的主体资格。许多个人国际法主体资格的支持者都指向西班牙神学家弗朗西斯科·维多利亚的著作,特别是他的关于西班牙人与他们在跨大西洋航行中征服的土著人民之间关系的论文《论印第安人》(死后于 1557 年出版)。[4]据说维多利亚确立了“自然法作为全人类的普遍法律”,将个人纳入其主体之中。[5]他被概括为认为“西班牙和葡萄牙征服的领土上的美洲原住民在公法和私法下都拥有权利和主张,就像基督徒一样”——因此隐含地承认包括土著人在内的个人作为国际法下的主体,例如,在“私人”和“公共”战争之间没有区别。[6]

然而,将总结留在这里并将其用充满喜悦的语调表达出来——就像那些将维多利亚视为个人权利早期先驱的人所做的那样[7]——是具有误导性的。维多利亚表面上对土著人民的具有同情心的描述,认为他们拥有理性,导致他们根据他的说法受国际法原则的约束:“正是因为印第安人拥有理性,他们才受国际法的约束”,正如安东尼·安吉,一位与第三世界对国际法的研究 (TWAIL)相关的领先学者所说。[8]国际法的内容,虽然被维多利亚描述为普遍的和基于理性的,但实际上反映了西班牙的规范,并将其他社会实践视为未开化的。[9]不可避免地,被殖民者被认为违反了他们现在发现自己受其约束的国际规范,这反过来又使对他们的征服和其他形式的暴力合法化。因此,即使维多利亚的国际法愿景确实可以被概念化为承认个人国际法主体资格的现代方法的先驱,它也提醒人们法律主体资格可以履行各种功能,并非所有功能都是良性的。对于土著人民来说,维多利亚论证中固有的动态至今仍在回响,殖民者国家——或在那些国家主导的国际法下——承认的主体资格,以一种与土著主权相悖的方式将他们确立为“帝国的臣民”。[10]

C. 从国家中心主义走向以人为中心的国际法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但现在,让我们回到关于个人主体资格在国际法下随着时间推移而发展的一般叙述。与维多利亚等早期自然法学家的观点相反,古典法律实证主义带来了以国家为中心的国际法观。20 世纪初关于国际法人格的正统观点由拉萨·奥本海姆(Lassa Oppenheim)——最著名的实证主义国际法学家之一——恰如其分地概括为:“由于国际法基于单个国家的共同同意,而不是单个人的共同同意,因此只有国家才是国际法的客体。”[11] 据说个人是国际法的“客体”,而不是“主体”。[12] 从这个角度看,即使条约或其他国际法来源似乎赋予个人权利,实际上这些权利并非授予个人本身,而是授予其国籍国。只有通过国家的调解,个人才能出现在国际舞台上——前提是其国籍国愿意代表他们行动,例如通过行使外交保护,但也可能通过使用武力。这在外国投资方面尤其重要,尽管拉丁美洲国家尤其对此提出抗议[13]——但越来越多地认为,投资者所在国在征收或公共债务的情况下代表投资者进行干预是合法的。

高级:马夫罗马蒂斯巴勒斯坦特许权案

在 1924 年判决的一起投资案件中,马夫罗马蒂斯巴勒斯坦特许权案,国际常设法院 (PCIJ) 确认了正统的实证主义立场,称

[I]t is true that the dispute was at first between a private person and a State – i.e. between M. Mavrommatis and Great Britain. Subsequently, the Greek Government took up the case. The dispute then entered upon a new phase; it entered the domain of international law, and became a dispute between two States. […] It is an elementary principle of international law that a State is entitled to protect its subjects, when injured by acts contrary to international law committed by another State, from whom they have been unable to obtain satisfaction through the ordinary channels. By taking up the case of one of its subjects and by resorting to diplomatic action or international judicial proceedings on this behalf, a State is in reality asserting its own rights – its right to ensure, in the person of its subjects, respect for the rules of international law.[14]

这段引文概括了国际法作为国家之间法律的概念,个人只是扮演着事实背景角色,其权利仅在国际法条款内被理解为其国籍国的权利。即使在马夫罗马蒂斯案仅仅四年后,国际常设法院也使用了更模棱两可的措辞,这为由国际协议产生的个人权利和义务留下了可能性,只要这是缔约国的意愿。[15]


在整个 20 世纪,以国家为中心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地位。

高级:个人作用加强的趋势:乔治·塞勒和赫希·劳特帕赫特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时期,法国法学家乔治·塞勒(Georges Scelle)等备受推崇的作者认为,个人应被视为国际法的唯一主体,因为最终构成任何社会的是个人之间的关系。[16]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个人权利以外的其他范式仍然占主导地位;但即使在当时,一些学者仍然强调个人权利的重要性及其对个人作为国际法主体地位的影响。例如,赫希·劳特帕赫特(Hersch Lauterpacht)——一位对自然法有亲和力的有影响力的律师,曾担任国际法委员会成员和国际法院 (ICJ)——国际常设法院继任机构的法官——援引“个人的基本权利”和“国际法的固有目的”争辩说,个人应被视为其“最终单位”,并“以此身份成为国际法的主体”。[17]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十年里,人权被视为国际法中越来越重要的一个子领域,[18] 并缔结了大量人权条约。如今,其数量之多,各种人权机构对其的解释涵盖了如此广泛的领域,以至于一些学者甚至谈到了人权的过度“扩散”或“膨胀”。[19] 个人权利的这种扩散也包括传统上被视为仅属于国家管辖范围的领域,例如领事关系。在著名的拉格兰案中,国际法院审理了一起关于领事法的争端:两名德国国民,拉格兰兄弟,在美国被判处死刑,却没有被告知有权联系和与他们国籍国的领事馆联系。德国认为,这不仅违反了其自身的权利,也违反了拉格兰兄弟本身的权利。在 2001 年的判决中,国际法院得出了以下结论

基于这些条款的文本,法院得出结论,第 36 条第 1 款 [《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 创造了个人权利,这些权利根据可选议定书第 I 条 [该公约],可由被拘留者所属国在法院提起诉讼。本案中违反了这些权利。[20]

因此,国际法院将《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解释为赋予被拘留的外国人某些信息和交流的个人权利,其依据并非缔约国的最初意图,而是所涉条款的措辞。

除了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判决以及作为个人权利范式的人权领域之外,个人国际法人格的支持者还指出了国际法许多其他领域的发展,包括但不限于人道主义法海洋法经济法[21] 投资法领域,曾经是个人在国际法律舞台上仅在通过其本国行动进行调解时才会被感知的典范,现在则提供了一个主要例子,说明个人不仅获得了国际法赋予的自身权利,还通过投资者与东道国之间的“国家合同”参与了立法过程,并且个人可以在仲裁法庭之前执行其权利。因此,与拉格兰案不同,在该案中个人被认为在国际法下享有权利,但只有其国籍国可以在程序上在国际法院之前提起这些权利,在某些情况下,个人权利还包括在区域或国际法院或其他准司法机构之前提起诉讼的资格。一些作者认为,这种可能性反过来被认为铭刻在国际法中,作为个人请愿权,并将其描述为“人权宇宙中最明亮的星星”,以及个人作为国际法“最终主体”的体现。[22]

就义务而言,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也出现了明显的发展。早在战后初期,纽伦堡审判就将个人义务、刑罚制裁和国际法结合在一起;军事法庭指出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识到,国际法对个人和国家都施加义务和责任。[…] 反对国际法的罪行是由人而不是抽象实体犯下的,只有惩罚犯下此类罪行的人,才能执行国际法的条款。[23]

虽然这里提到的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识到的个人义务的概念无疑是特定战后语境的产物,但它已经传播到许多其他语境,而国际刑事法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增加。最值得注意的是,《罗马规约》在世纪之交将国际刑事法院 (ICC) 确立起来——尽管必须承认,《罗马规约》所规定的义务在实践中只落到了一些人身上,尤其是那些来自非洲的人,而其他人似乎免除。[24] 其他一些法院,例如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刑事法庭,也处理过国际刑事法下的个人刑罚义务。[25]

这个简短的概述只是触及了表面;可以提及许多其他法律发展。将所有这些法律发展放在一起,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关于个人国际法人格的占主导地位的观点已经发生了转变:如果将法人格理解为拥有国际权利和义务的能力,那么现代国际法下个人权利和义务的巨大数量使得不可避免地要通过暗示来承认个人主体资格。因此,完全否认个人的国际法人格,已经成为一种基于对国际法的极度严格的解读以及法人格的其他先决条件(例如,在国际立法过程中积极参与)的少数观点。[26]

现在关于如何界定个人的主体资格的争论非常激烈。一种观点认为,国家仍然是国际法的首要主体,而个人的国际法人格是部分的和衍生的——换句话说,仅限于国家通过条约和其他国际法渊源赋予个人的权利和义务。[27] 另一方面,个人而不是国家在某种意义上是国际法的“首要”、“主要”、“原始”或“自然”主体的观点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支持,并且日益被视为新的正统观点。[28] 这两种观点的支持者通常将国际法人格在过去一个世纪左右的发展描述为一个成功的故事:从法律实证主义盛行时期处于国际法边缘,个人现在已经成为国际法独立的主体,成为国际法整体“人道化”的一部分。[29] 将个人视为国际法首要主体的观点倾向于特别强调人道化的方面。在这种进步叙述中,个人的国际法人格融入了一种关于人道主义规范重要性的主张,这暗示着它会创造一个更加公正和道德的国际法律秩序。[30] 因此,国家中心主义已经成为一个贬义词,而它的批评者则将自己与“一种进步和广阔的视角”联系在一起。[31]

D. 个人化、人道化和全球宪政主义

[edit | edit source]

值得在此停下来问问自己,为什么国际法日益个人化以这种方式被视为进步。毕竟,从卡尔·马克思开始,一直延续到例如马克思主义视角人权批判中进一步发展的一系列批判,都对个人化提出了质疑,认为它会导致利己主义和个人利益,忽视社会中的“物种生活”,并构成一套阻碍解放的社会关系。[32] 女性主义批判也长期以来一直在努力解决个人权利的模糊性和随之而来的“地位”问题:“权利确保了我们作为个人的地位,但同时又掩盖了这种地位是如何实现和规范的复杂方式”,它们“以加剧主权主体的虚构为代价,承诺提高个人主权”,简而言之:它们是特定历史权力结构的一部分,即使它们提供有限的补救措施,也会加剧从属地位。[33]

个人作为国际法主体的持续流行,其部分原因可能仅仅在于谈论“人类的国际法”所带来的积极感受。[34] 相比之下,以国家为中心的国际法律秩序可能显得相当抽象和严苛——因此与过时、不人道的立场联系在一起。这会导致一些相当戏剧性的说法

因此,将完全是虚构产物作为我们法律秩序的核心是极其有问题的。地球所在的宇宙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构成它的行星具有质量,一种由岩石、泥土和气体组成的物质。为了使国际法能够维持,为了使重力对我们起作用,我们也需要一个实质性的核心——由血肉组成的核心。[35]

虽然这种与个人主体资格的联系比推理更具启发性,但我们不应仅仅因为它对具体国际法律规则没有直接可辨的实际影响而将其视为无关紧要。[36] 作为一种思维方式,人类国际法观念仍然可能对国际法的解释和发展产生显著影响。因此,关于个人国际法人格的辩论可能主要充当对国际法本质及其最终功能的更广泛辩论的占位符。[37]

个人国际法人格与国际法宪政化之间的联系经常被提及,证实了这一假设。[38] 全球宪政主义本身是一个包罗万象的领域,但可以概括为试图通过将国际法理解为一种充满某些基本价值观的宪政秩序来赋予它意义和合法性。它往往特别强调人权、民主和法治的“三位一体”。[39]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概念中的几个甚至所有概念都倾向于与个人相关联,而人权,尤其是人权,构成了用来论证个人国际法人格的主要法律领域之一。因此,那些主张个人是国际法首要主体的人以及那些主张全球宪政主义作为理解国际法的视角的人,在经验参照点和更广泛的理由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重叠。

但如果这些方法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共同点,那么它们也容易受到类似的反对意见。全球宪政主义因其对自身历史的积极忽视而受到合理批评,特别是殖民主义、奴隶制及其遗留问题[40]——就像个人国际法人格的殖民起源通常被掩盖一样,如上所述。全球宪政主义的另一个关键缺陷是它将自由主义价值观重新定义为普世价值观,包括政治与经济之间的自由主义区别。实际上,全球宪政主义往往将市场视为既定事物,并将经济事务降级为私人领域,不受其为国际法提出的公共法原则的约束——从而使全球资本主义结构合法化,并将其从民主竞争中屏蔽。[41]

在强调个人国际法人格时,也往往隐含着类似的自由主义经济观,尽管很少明确说明,当然也没有政治化。要充分理解个人主体资格的政治意义,必须意识到它与经济事务的关系。例如,自由主义的观点体现在将国际法下的个人类比为“全球资产阶级,既是经济行为体,又是所谓的非政治国际权利的持有者,这些权利确保了他或她的个人自由和发展”。[42] 这里的个人变成了自由经济行为者。同时,大多数主张个人是国际法首要主体的支持者将市场结构和经济事务置于与全球宪政主义者相同的毫无疑问的背景——例如,全球化的复杂经济现象以及伴随其而来的种族化和性别化剥削的社会关系被简化为人类作为“社会动物”固有本质的表现,强调交流和技术创新。[43]

在此背景下,质疑哪些个人被赋予了国际法人格,以及其中哪些人将从中获益至关重要。虽然人道化和“血肉之躯”的修辞将个人与人类等同起来,但在大多数观点中,“个人”的技术意义绝不局限于自然人。正如投资法与其他领域一起被纳入国际法中,这些领域将个人权利纳入国际法,正如投资法所显示的那样,该术语还包括其范围内私法所构成的法人——值得注意的是,投资法,通常被认为对通过国际法巩固帝国主义、资本主义结构特别重要,[44] 是个人国际法人格形成的熔炉之一。为此,人权学说也承认法人是“人权”的持有者。[45] 虽然跨国公司往往在国际法人格的标题下单独讨论,但是,与个人国际法人格及其(经济)权利的讨论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但尚未得到充分承认的重叠领域。因此,个人主体资格被认为是其组成部分的国际法所谓的人道化,实际上包括为全球北方的公司利益服务的自由资本主义秩序所依赖的那种经济自由。

E. 展望

[edit | edit source]

以上提出的疑虑旨在为个人国际法人格的辩论提供语境,而非反对个人国际法人格——国家与个人相比,并非更“天然”的国际法人格主体,[46] 并且同样与文明等级和全球资本主义结构交织在一起。无论如何,如今个人在国际法下拥有某种主体地位几乎是无可争议的。其形式和范围不仅取决于对国际法人格的定义,还取决于对国际法性质和最终功能的各种预先承诺。然而,强调从国家中心主义到以人为中心的国际法发展的新正统观点,其自我呈现为一种进步叙事——这种描述不仅掩盖了个性化和为个人(包括法人)主张首要主体地位的政治的负面影响,而且还使人们对国际法人格概念本身的更广泛质疑失去合法性。[47] 针对这种进步叙事,值得问一下:为什么要个性化?哪些“个人”?谁从以这种方式处理国际法中获利?

进一步阅读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 彼得斯·A,超越人权。个人在国际法中的法律地位(剑桥大学出版社 2016 年)
  • 坎萨多·特林达德·AA,“个人从其自身国家中解放:作为国家法主体的人的歷史恢复”[2006]《巴西人权研究所评论》第 11 期
  • 布斯泽夫斯基·SE,“个人、国家和世界主义法律秩序”载于魏斯·N 和托韦宁·J-M(编),人权对国际法的影响(施普林格 2015 年)201
  • 基尔德加德-佩德森·A,“全球宪政主义与个人的国际法人格”(2019 年)第 66 卷《国际法评论》271
  • 尼米耶勒·VO,“一个公正的法律世界:关于个人在国际法中的地位的非洲视角”(2006 年)第 100 卷《美国国际法协会会议录》252
  • 格里尔·A,“挑战企业“人道主义”:法律上的脱节、具象化和人权”(2007 年)第 7 卷《人权法评论》511
  • 20 世纪初关于国际法人格的正统观点是,国家是国际法的唯一主体。个人是“客体”而不是主体,只能通过其国籍国的调解出现在国际舞台上。
  • 在 20 世纪的过程中,人权法、经济法和国际刑事法等众多领域的發展导致个人作为国际法主体本身的接受度越来越高。现在的辩论集中在他们的国际法人格是部分的和衍生的,还是他们构成国际法的首要或“自然”主体。
  • 个人国际法人格通常被视为国际法“人道化”的一部分,并根据自由主义的政治与经济区分被描述为进步。这种观点没有质疑实际取得的进步和进步是谁的。

返回首页

第一部分 - 历史、理论和方法

第二部分 - 一般国际法

第三部分 - 专业领域

  1. 就本章而言,这些术语可互换使用,因为它们自联合国服务中遭受损害的赔偿(咨询意见)[1949] ICJ Rep 174, 179 起就被经常使用。
  2. 罗莎琳·希金斯,‘关于国际法中个人的概念性思考’ (1978) 4 BJIS 1。
  3. 安妮·彼得斯,超越人权。国际法中个人的法律地位 (CUP 2016) 36; P.K. 梅农,‘个人的法律人格’ (1994) 6 斯里兰卡国际法杂志 127, 128; 但批评地参见,例如詹姆斯·克劳福德,国际法中的国家形成 (OUP 2006) 28。
  4. 弗朗西斯科·德·维多利亚,关于印度人和战争法 (欧内斯特·尼斯编辑,卡内基华盛顿研究院 1917)
  5. 克里斯托弗·巴拉巴,‘国际法律人格:灵丹妙药还是混乱?在全球化时代关于个人和国家的理论’ (2007) 12 ARIEL 17, 32。
  6. 安妮·彼得斯,超越人权。国际法中个人的法律地位 (CUP 2016) 11-12。
  7. 参见,例如安东尼奥·奥古斯托·坎萨多·特林达德,‘个人从其本国解放:作为国家法主体的人的歷史性恢复’ [2006] 巴西人权研究所评论 11, 12。
  8. 安东尼·安吉,帝国主义、主权和国际法的形成 (CUP 2004) 20。
  9. 关于文明与法律人格的融合,另参见罗斯·帕菲特,‘关于承认和国际人格的理论’ 在安妮·奥福德和弗洛里安·霍夫曼以及马丁·克拉克 (编辑) 中,国际法理论牛津手册 (OUP 2016) 583, 586; 关于如何将“第三世界个体”从国际法中剔除,参见文森特·O·尼米埃尔,‘一个公正的世界在法律之下:非洲视角看待个人在国际法中的地位’ (2006) 100 美国国际法学会会议录 252, 255。
  10. 格伦·S·考尔特哈德,‘帝国的臣民:土著人民和加拿大“承认的政治”’ (2007) 6 当代政治理论 437。
  11. L·奥本海姆,国际法:一部论述 (朗文,格林与公司 1912) 19
  12. 关于概述和批评,参见乔治·曼纳,‘国际法中个体的客体理论’ (1952) 46 美国国际法杂志 428; 另参见 P.K. 梅农,‘个人的法律人格’ (1994) 6 斯里兰卡国际法杂志 127, 指出非西方领土也被视为“客体”; 关于国际法中的客体 (及其与主体的关系) 的进一步反思,参见杰西·霍曼和丹尼尔·乔伊斯 (编辑) 中的贡献,国际法的客体 (OUP 2018)。
  13. 参见凯特·迈尔斯,国际投资法的起源。帝国、环境和资本的保护 (CUP 2013) 47 等; 法比亚·费尔南德斯·卡瓦略·韦索索,‘通过主权债务抵制干预:对德拉戈主义的重新描述’ (2020) 1 TWAIL 评论 74; 阿恩努尔夫·贝克尔·洛尔卡,混血国际法。1842-1933 年的全球知识史 (CUP 2014) 62 等, 145 等。
  14. 马夫罗马蒂斯巴勒斯坦特许权 (希腊诉英国) [1924] PCIJ 系列 A 编号 2, 12 (强调部分添加)。
  15. 但泽法院的管辖权 (咨询意见) [1928] PCIJ 系列 B 编号 15, 17-18; 参见安妮·彼得斯,超越人权。国际法中个人的法律地位 (CUP 2016) 29-31,了解措辞的不同解释。
  16. 乔治·塞勒,国际法的概要:原则和体系 (西瑞合集 1932) 42。
  17. 赫希·劳特帕赫特,‘国家法的客体’ 在伊利胡·劳特帕赫特 (编辑) 国际法。赫希·劳特帕赫特全集。第二卷 (CUP 1975) 487, 526-527。
  18. 关于人权的历史,参见塞缪尔·莫伊恩,最后乌托邦。人权史 (贝尔克纳普 2012); 杰西卡·怀特,市场的道德:人权与新自由主义的兴起 (Verso 2019)。
  19. 关于对“通货膨胀反对意见”的批评,参见延斯·T·泰伦,‘人权的通货膨胀:一种解构’ (2021) 34 国际法杂志 831。
  20. 拉格兰德 (德国诉美利坚合众国) [2001] ICJ Rep 466 [77]; 在阿维纳和其他墨西哥国民 (墨西哥诉美利坚合众国) [2004] ICJ Rep 12 中确认; 另参见之前在正当程序保障框架内的领事协助信息权 咨询意见 OC-16/99 (IACtHR, 1999 年 10 月 1 日)。
  21. 关于概述,参见,例如安妮·彼得斯,超越人权。国际法中个人的法律地位 (CUP 2016); 凯特·帕雷特,国际法律体系中的个人。国际法的连续性和变化 (CUP 2011); 阿斯特丽德·凯尔德加德-佩德森,个人的国际法律人格 (OUP 2018)。
  22. 安东尼奥·奥古斯托·坎萨多·特林达德,‘个人从其本国解放:作为国家法主体的人的歷史性恢复’ [2006] 巴西人权研究所评论 11, 23。
  23. 国际军事法庭 (纽伦堡),1946 年 10 月 1 日判决,载于:德国主要战争罪犯审判。在德国纽伦堡举行的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程序,第 22 部分,第 446-447 页.
  24. 关于这方面,以及从 TWAIL 的视角对 ICC 的更广泛和更复杂的批评,参见约翰·雷诺兹和苏吉思·泽维尔,‘“世界的黑暗角落”。TWAIL 和国际刑事司法’ (2016) 14 国际刑事司法杂志 959; 阿萨德·G·基亚尼,‘第三世界对国际刑事法的理解’ (2016) 109 美国国际法杂志在线版 255; 关于对非洲国家反应的评估,参见多萝西·马卡扎,‘走向非洲乌托邦:非盟退出战略文件、ICC 和多元乌托邦的可能性’ (2017) 60 GYIL 481。
  25. 与刑法相比,个人在国际法下的民法义务发展程度较低; 参见安德鲁·克拉普汉,‘个人在国际法中的作用’ (2010) 21 国际法杂志 25。
  26. 例如亚历山大·奥拉赫拉什维利,‘个人在国际法中的地位’ (2001) 31 CWIJL 241。
  27. 凯特·帕雷特,国际法律体系中的个人。国际法的连续性和变化 (CUP 2011) 359-360; 佩特拉·佩里西奇,‘关于个人国际法律人格的一些评论’ (2016) 49 CILJSA 223; 这种观点通常追溯到联合国服务中遭受损害的赔偿 (咨询意见) [1949] ICJ Rep 174 (该意见最初并未特别关注个人); 参见,例如 P.K. 梅农,‘个人的法律人格’ (1994) 6 斯里兰卡国际法杂志 127, 148-150。
  28. 安妮·彼得斯,超越人权。国际法中个人的法律地位 (CUP 2016); 安东尼奥·奥古斯托·坎萨多·特林达德,‘个人从其本国解放:作为国家法主体的人的歷史性恢复’ [2006] 巴西人权研究所评论 11; 扬妮·伊丽莎白·尼曼,国际法律人格的概念:对国际法历史和理论的探究 (Asser 2004); 辛西奥·埃斯特尔·布斯泽夫斯基,‘个人、国家和世界主义法律秩序’ 在诺曼·维斯和让-马克·图维南 (编辑) 中,人权对国际法的影响 (施普林格 2015) 201; 虽然将他的方法与更正式的主体概念结合在一起,罗兰·波特曼,国际法中的法律人格 (CUP 2010) 273 也倾向于这种方向“在国际犯罪和基本人权的背景下”。
  29. 例如雷恩·A·穆勒森,‘人权和作为国际法主体的个人:苏联观点’ (1990) 1 国际法杂志 33, 35。
  30. 当这种联系被阐明时,它通常基于康德哲学:参见,例如辛西奥·埃斯特尔·布斯泽夫斯基,‘个人、国家和世界主义法律秩序’ 在诺曼·维斯和让-马克·图维南 (编辑) 中,人权对国际法的影响 (施普林格 2015) 201; 但另参见罗斯·帕菲特,‘关于承认和国际人格的理论’ 在安妮·奥福德和弗洛里安·霍夫曼以及马丁·克拉克 (编辑) 中,国际法理论牛津手册 (OUP 2016) 583, 585 等,关于黑格尔对国际法律人格理解的影响。
  31. 苏珊·马克斯,‘国家中心主义、国际法和影响的焦虑’ (2006) 19 国际法杂志 339, 339-340。
  32. 卡尔·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载罗伯特·C·塔克(编),《马克思恩格斯文集》(诺顿出版社,1978年),第26页;另见安东尼·卡蒂,“国际法人格与主体终结:自然法与现象学对国际法新方法的回应”(2005年)6 MJIL 534, 551-552,关于个人主义和“集体生活”,并提及国际法人格。
  33. 温迪·布朗,“苦难权利的悖论”(2000年)7 Constellations 230, 238。
  34. 安东尼奥·奥古斯托·坎萨多·特林达德,“个人从其自身国家中解放:以人类为国际法主体的历史复原”[2006年] Revista do Instituto Brasileiro de Direitos Humanos 11, 25;另见简妮·伊丽莎白·奈曼,《国际法人格概念:对国际法历史与理论的探究》(阿瑟出版社,2004年),第473页。
  35. 克里斯托弗·巴巴拉,“国际法人格:灵丹妙药还是混乱之源?在全球化时代对个人和国家进行理论化”(2007年)12 ARIEL 17, 47。
  36. 这种缺乏影响力在凯尔森传统中“事后”的主体性概念中得到了强调,特别参见阿斯特丽德·吉尔德加德-佩德森,《个人的国际法人格》(牛津大学出版社,2018年)。
  37. 关于这种联系,另见尼哈尔·布塔,“国家以外的国际行为者在新的世界秩序中可以发挥的作用”,载安东尼奥·卡塞斯(编),《实现乌托邦:国际法的未来》(牛津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61页。
  38. 例如,安妮·彼得斯,“我们是否正走向世界共同体的宪政化?”,载安东尼奥·卡塞斯(编),《实现乌托邦:国际法的未来》(牛津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22页和129页;对于批判性概述,参见阿斯特丽德·吉尔德加德-佩德森,“全球宪政主义与个人的国际法人格”(2019年)66 NILR 271;叶卡捷琳娜·亚雅乌伊·克里文科,《重新思考人权与全球宪政主义》(剑桥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19页等。
  39. 马蒂亚斯·库姆等,“全球宪政主义的世界有多大?”(2014年)3 Global Constitutionalism 1, 3。
  40. 维迪亚·库马尔,“走向悲惨者的宪政主义。全球宪政主义、国际法与全球南方”,Völkerrechtsblog,2017年7月27日.
  41. 西格丽德·博伊森,“后殖民全球宪政主义”,载安东尼·F·朗和安杰·维纳(编),《全球宪政主义手册》(爱德华·埃尔加出版社,第二版即将出版);对于对全球宪政主义更广泛的批评,另见克里斯汀·E.J.施沃贝尔,《国际法视角下的全球宪政主义》(马丁努斯·尼霍夫出版社,2011年)。
  42. 安妮·彼得斯,《超越人权。国际法中个人的法律地位》(剑桥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553页(原文强调);另见奥利弗·多尔,“‘私有化’的国际法”(2005年)60 JZ 905, 908,将《市场公民权利》(字面意思是“市场公民的权利”)视为区域一体化法的参照点,用于个人权利。
  43. 克里斯托弗·巴巴拉,“国际法人格:灵丹妙药还是混乱之源?在全球化时代对个人和国家进行理论化”(2007年)12 ARIEL 17, 44-46。
  44. 凯特·迈尔斯,《国际投资法的起源。帝国、环境与资本保障》(剑桥大学出版社,2013年);大卫·施奈德曼,《投资法的借口。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债务与发展》(剑桥大学出版社,2022年);穆图库马拉斯瓦米·索纳拉哈,“新自由主义在国际投资法中的变异”(2011年)3 Trade, Law and Development 203;卡纳德·巴奇,“BIT 的抵抗”,Völkerrechtsblog,2019年1月26日.
  45. 参见安妮·格里尔对批判性评论,“挑战企业‘人性’:法律上的非具身化、具身化与人权”(2007年)7 HRLR 511。
  46. 另见罗兰·波特曼,《国际法中的法人格》(剑桥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74页。
  47. 对于此类怀疑的起点,参见罗斯·帕菲特,“理论化承认与国际人格”,载安妮·奥福德和弗洛里安·霍夫曼与马丁·克拉克(编),《国际法理论牛津手册》(牛津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583页,599页。
华夏公益教科书